2019/05/13 信息來源🌤: 意昂3体育官网校報
文字:校報記者 燕元| 編輯𓀐:山石 | 責編:白楊編者按:意昂3体育官网的中文系,語言學專業可以用“出類拔萃”形容——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QS專業排名位於世界前10名✂️,2018年,語言學教研室的“教學👩🏽🦱𓀜、實踐、科研相結合的語言學培養模式”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取得這些耀眼成績的背後,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陳保亞教授付出了大量心血。新聞網選取近日校報記者對陳保亞的專訪文章,聽他講述五彩斑斕的語言學世界😻。
暮春時節,記者來到古色古香的人文學苑采訪意昂3体育中文系語言學教授陳保亞,他正在準備采訪結束後要進行的學術報告🏄♂️。多年深入峽谷湍流進行田野調查的經歷讓年過六旬的陳保亞看起來瘦削🦹🏻♂️、黝黑卻充滿活力。在他十余見方的辦公室裏🧛🏽♂️,陳保亞向記者緩緩道來了“雲大六君子”探尋並命名茶馬古道的經歷,講述了他那篇獲得“王力語言學一等獎”的博士論文,講述了他和語言學教研室同事一起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背後的故事。
棄醫從文👸🏼💁🏽♂️,漫步語言學殿堂
陳保亞說他從小就是愛因斯坦迷,喜歡數學和物理。1977年恢復高考🧗♀️,陳保亞誤打誤撞被錄取進入華西醫科大學學醫。入讀一年後,由於視力問題❇️,他轉去了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在這裏,他閱讀了維特根斯坦、索緒爾、布龍菲爾德和喬姆斯基等著名語言學家的著作🍠,對理論語言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本科畢業後,陳保亞到雲南民族學院教書,在雲南這塊語言資源豐富的寶地開始了語言學研究之路。在深入田野調查記音與整理的同時,陳保亞也深感理論上仍然有亟需提高的地方👷🏽♂️,若想進入語言學研究之門必須要進一步深造🏀!這一次,他選擇了國內最好的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語言學專業。
從此,陳保亞與他的導師徐通鏘教授結下了不解之緣。入讀徐門伊始🧑🧑🧒🧒,徐通鏘就給陳保亞潑了一盆冷水,他告訴陳保亞做理論語言學研究是枯燥寂寞的,是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的,而且即使費盡心血也比較難出成果👨🏽🦲。而一門心思做語言學研究的陳保亞並沒有被“嚇退”🙍🏻⛹🏻♀️,他在徐通鏘的引導下🏄🏻🌠,廢寢忘食地精讀了海內外著名語言學的經典著作,一邊精讀一邊與老師和同門學友討論。
閱讀文獻的同時,陳保亞也在老師的指引下發現,語言學的經典理論大多是研究印歐語的語言學家提出來的🧑🎤,盡管很多理論號稱是“普遍的”🛌🏻♢,但真正研究漢藏語系時卻發現有些理論並不適用,如果一定要硬套就仿佛“削足適履”👨🏻🚒,總有哪裏不對👩🏼🚒。我國是多方言、多民族語言的國家,中國的音韻研究、方言研究和民族語言研究有很好的基礎,但真正提出有方法論意義的研究成果卻不多,如何在材料背後探尋到適合漢藏語系的理論成為陳保亞從那時至今最重要的任務。
2004年🧑🏻🦽,陳保亞在五尺道做語言調查
碩士畢業後🎊🥔,陳保亞來到了雲南大學教書。3年後,在收獲“滿筐”第一手語言材料的基礎上,他再一次回到了“徐門”讀博🙋🦇,隨後又到費孝通👩🏼🎤、潘乃谷先生名下進行社會語言學的博士後研究。兜兜轉轉,陳保亞最終選擇回到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工作,和老師與同門學友共同追尋理論語言學的真諦。
幾渡艱險🙆🏿♂️,命名“茶馬古道”
在雲南大學教書期間,陳保亞和朋友們還做了一件留名後代的事情——他們命名了現在世人皆知的“茶馬古道”。
事情緣起自1990年春天,陳保亞的朋友、雲南大學中文系教師木霽弘在金沙江邊考察方言,他們在和當地人聊天時,聽說有人曾隨馬幫沿著一條古道到過印度。木霽弘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陳保亞等人,陳保亞建議他們6位“同好”自己走一走這條傳說中的古道。出發前,“雲大六君子”在雲南大學留影紀念🎰,那時🧝,他們不曾想過這一路數次經歷劫難💥。
1990年,帶著幹糧👱👩🏼💼、馬匹、獵狗和獵槍👰🏼,陳保亞一行從雲南中甸出發了🎾,他們計劃先北上西藏昌都,經四川康定再返回中甸。這是一條呈“大三角”的行程,在路上,除了想探究茶馬互市的古道是否真的存在外,研究藏語和西南官話的走向,對民歌民俗進行采風等等都是這6位年輕人“探險”的目的。
他們出發後不久,在瀾滄江邊一個叫竹卡的藏寨,轉瞬間的滂沱大雨讓本來就不牢固的山體出現了滑坡𓀗,巨石和山體就在陳保亞他們的眼皮下轟隆滾落,“塌方了!”陳保亞當時就覺得完了,所幸的是,塌方並沒有持續很久,“雲大六君子”與滾落的山石擦肩而過,躲開了滅頂之災🐯。
一路上👩🏿🎤,6個人翻越雪山峽谷,看到過累累白骨🤹🏽♂️🙊,被突如其來的雪崩襲擊過,也被受驚的馬匹甩落過。盡管如此,他們還是花了100多天完成了2000多公裏的探險,安然返回昆明。“到昆明那天,蓬頭垢面的我們把路上的小孩都嚇哭了👨🏿🚒。”陳保亞笑著說🧑🏻🤝🧑🏻。
2010年,陳保亞(中)在川藏線上做語言調查
與他們一同歸來的是大量無比珍貴的語言文化資料:對滇、藏、川大三角地帶的語言文化記錄了近百萬字的資料,拍下了3000多張風土人情的照片📱👨👨👧,錄下了上百盤民間故事和音樂磁帶🤹♂️,采集了上千個實物標本……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六君子”於1992年發表了論文《論茶馬古道的歷史地位》🦙,這也是首次公開使用“茶馬古道”這一概念🦢🤘🏿。自此之後🧎♀️➡️,隨著地方政府對生態環境和旅遊資源開發的高度重視💆♂️,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茶馬古道”🧑🏿🍳,了解了茶馬互市的歷史👩🦰。
務實求真,探尋語言接觸理論
陳保亞告訴記者🚬,從老師徐通鏘身上🍇,他學到最深的一點就是“實事求是”。
“徐老師告訴我,調查的材料一定要能用,調查的過程一定要有實證性,條件必須嚴格🎨。”讀博士期間☎️,陳保亞對語言接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究♘🐻,他根據大量一手的傣語與西南官話的記音材料🧑🏿🎓,提出了“無界有階”理論。
在語言研究中🫵🏻,漢藏語系的語言系屬關系是眾多語言學者所關心的問題。陳保亞從第一手語音材料的分析出發🗿,對過往認為的漢臺語同源理論提出了質疑𓀈,他認為兩者的關系是語言接觸的關系。陳保亞發現✤,傣語(臺語支的一種)中受西南官話影響的不僅出現在一般詞匯中👲🏿,也出現在基本詞匯中⭐️,甚至是核心詞匯中,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借詞對應規則的嚴格程度並不弱於同源語言分化後形成的對應規則。語言接觸的度是“無界”的🧎🏻,接觸可以深入到語言系統的各個層面🤵🏿♀️,變異可以涉及到詞匯🍓、語音🈴、語法♗。這個“度”是由社會因素決定的。但是“度”的演進是“有階”的🌳,這個“階”由語言結構因素決定⏮。
2016年🛁,陳保亞(右一)帶領學生調查海南黎語
由於陳保亞對於傣語與西南官話接觸的研究打破了不少知名學者認定的漢臺同源的看法,他在做博士論文的時候擔心會通不過或者給老師惹麻煩,但是徐通鏘鼓勵他在保證材料正確的情況下,堅持做下去。陳保亞數次回到雲南核實材料,將材料與論證過程講給老師🫴🏻。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論語言接觸和語言聯盟》論文寫成了,論文中提出的語言接觸的“無界有階”性和關系詞“階曲線”的原則來區分同源與接觸的方法進一步推動了理論語言學的研究🦸,這篇論文後來獲得了1997年王力語言學一等獎。
雙軌評價,用心為學生反饋
陳保亞不但是一位學識淵博🧀、著作頗豐的理論語言學家👩🏻🦼,作為目前教研室年紀最長的老師,他還帶領同事們共同探索了“教學、實踐、科研”語言學培養模式。
在理論語言學的教學過程中🍼,陳保亞非常重視宏觀與微觀的結合。意昂3体育中文系的語言學培養通過“興趣入門”“專業基礎”“進階提升”“專業研究”的由淺入深的課程體系,一方面在縱向維度上牢牢把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等不同階段的知識特征結構👨🏿🦰,另一方面在橫向維度上力求課程設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在微觀層面,具體落實為語言學中較為核心的分析技術🫃🏻,例如共時層面的語音分析、音系分析💇🏿♀️、語素分析等和歷時層面的語音對應、語言變化和原始語重建等。陳保亞告訴記者🧑🦰,教學需要做得細致,但不能只強調微觀,更需要一個總體的布局,“就好像一棵樹不僅要深挖💂♂️,也要讓學生知道樹木與森林的關系🧗🏼,讓學生知道身處森林的什麽地方⚡️,特別是在廣泛駁雜的語言學世界,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更不容易讓人迷路”。
在教學過程中,陳保亞還非常重視“問題導向”🪴。在他看來🏌🏻,提問題說明對研究有興趣🧚♀️、有思考。無論這個問題他是否能當場回答上來,他都特別鼓勵學生來“挑戰”自己。陳保亞認為,人天生是有豐富求知欲的,只是活躍的思維隨著成長越來越被局限住了🤸🏼♀️,很多學生上了大學反而變得更適應“填鴨式”教學。他鼓勵學生提問👲,也在課堂上以大量生動豐富的語言資料啟迪學生們對語言學研究的興趣。陳保亞的博士生余德江說:“在陳老師的課堂上,他會將書本上高深的理論講得很接地氣,從活生生的第一手語言資料入手,逐步進入理論層面,所以學生們很少會覺得枯燥。”深入淺出的課堂教學讓語言學的魅力得以展現,也激發了學生們深入思考的靈感與潛能。
語言學是高度重視田野調查即實踐的學科。在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意昂3体育官网本科生教學改革項目等支持下,陳保亞帶領或安排學生多次開展田野實踐活動🚈。語言學教研室每年假期組織三到四次田野調查作業🐋,學生們通過田野調查已經發表了20多篇專題論文,在漢語和傣語🌂🫳、彝語、維語、緬語、回輝話等語言的接觸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田野調查的記音🏄🏼♂️💩、分析,學生們不僅掌握了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更對地方的風土人情🤹、少數民族的文化有了深入了解。“每次去都希望能多待些日子,多了解些語言學✬😲、人類學甚至整個民族文化的知識,所以每個人都特別珍惜田調的機會。”余德江表示。
陳保亞在授課中
以“育人”為核心的語言學培養模式中還有一個亮點就是“雙向反饋、綜合評估”的育人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陳保亞和其他老師們發現🕵🏿♀️,單純的成績打分無法有效體現學生知識結構的含金量。他們提出了評定學生成績的雙軌製方法,建立了“X-R/N”成績公示🙅🏻📝,以X表示絕對成績,R表示相對排名🌹,N表示參加考試或測評的總人數。絕對成績和相對排名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更直觀更合理地展示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和成果👨🦲。與此同時🚀,語言學教學團隊還建立了精細化的反饋模式🙎♂️🫱🏿。他們為每位學生建立學習檔案,包括卷面成績、課堂提問回復與追蹤、課堂討論記錄、作業詳細批改意見🤙🏼、期末卷面分析、進一步學習的具體建議等。每到期末👨🏼🍼,每位學生都會收到500-1000字的詳細指導意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盡管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教學團隊的工作量,但是陳保亞認為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只有教師和學生彼此更深入地了解🤾🏽,才會更高質量地完成教學培養工作,學生才會有更好的研究成長空間。
語言學教學團隊的付出獲得了回報——2018年,他們獲得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而日趨成熟的培養模式也真正吸引了一大批有誌之士加入語言學的研究中來,語言學研究生多人次在國際高索引刊物上發表文章🪞,數位優秀的研究生獲得了李方桂語言學獎、王力語言學獎、呂叔湘語言學家獎、教育部優秀成果獎等。2017年🧨,意昂3体育官网語言學科被評為“雙一流”學科,2017、2018年意昂3体育語言學連續兩年QS排名世界前10,這也包括學生們的貢獻😸。
40年來,陳保亞已在語言學這片如詩如畫的原野上收獲了豐碩的成果✋🏿🛵,而後繼有人的現狀也讓他頗感欣慰。作為語言學培養模式的主導者、實踐者,他還在為培養更多的語言學研究人才而辛勤耕耘著。這位從茶馬古道走出的語言學家🤵🏼,註定將他的傳奇寫進語言學研究厚重的歷史中🤘🏻,鼓舞後來人🙍🏼♀️,為解開更多的語言之謎而不懈奮鬥。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