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聲音

黨領導人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旗幟下闊步前進

金沖及🫷,1930年12月生,上海人🫳,曾任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中國史學會會長🍍,是中國近代史和中共黨史研究專家,《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主要撰稿人之一🤛🏿。

采訪組❔: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毛澤東同誌作出如此判斷,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了這個判斷🕵️‍♀️🐺。這個“大事變”是如何發生的,有著怎樣的歷史條件?

金沖及🏊🏼‍♀️:“開天辟地”是我們中國人喜愛使用的最高級的形容詞🖕。它至少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它由此開辟了一個以往從未有過的新天地;第二👍🏃‍♀️,既然稱為開辟新天地,那就不是局部性或一時性的變化,而是具有總體性、根本性和長期性意義的變化🙅🏿‍♀️。

中國古代在君主製度下,沒有政黨👩‍❤️‍💋‍👨,只有在某些問題上意見相近😥、有某些共同利益的人群,稱為“朋黨”🐧。到近代,雖然出現了眾多西方式的政黨💄,但並沒有真正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並且有著科學理論指導和嚴密組織的政黨。連辛亥革命時期起過重要進步作用的中國同盟會亦如此。這段歷史👌🏽,大家都比較熟悉了。

只有中國共產黨誕生,才在中國破天荒第一次出現有著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為指導𓀔、能夠依靠和發動最廣大民眾齊心奮鬥,並且形成由民眾中先進分子為核心的政治力量🫲🏼。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堅強有力的政黨來領導🚂,要實現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發生這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當然有著特定的歷史條件。毛澤東指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近代中國在帝國主義壓迫和封建統治下,人民的痛苦實在是太深重了❄️。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救國的真理,都失敗了。國家的情況一天天壞下去🧑🏿‍🎓。巴黎和會上山東問題的悲慘結局,更使許多中國人看清了西方國家的霸權面目。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消息,正在這時逐漸傳到中國,在人們面前展現出一幅以前沒有見到過的新社會的圖景💂🏿‍♂️。毛澤東說:“這時👨🏻‍🏫,也只是在這時,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

采訪組👨🏻‍🦯:您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視為“中國近代歷史的幾個根本問題”之一👧🏽。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作出了哪些貢獻?

金沖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近代以來一百多年歷史的主題。離開這個主題,中國一個多世紀當中發生的大事都難以說清楚。

國家民族是一個整體。個人也好🚐,家庭也好📀,只是它的一個分子🤸‍♀️。習近平總書記講得好🤦🏿‍♂️:“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這是多少年來中國人從切身經歷中體會和認識到的。民族復興中“復興”兩個字🏌️‍♂️,並不是哪裏都可以這樣提的。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果長期處在落後狀態📐,它需要的是民族發展,很難說民族復興;如果是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先進狀態👊,當然還要繼續謀發展,但不會說謀民族復興👩🏿‍🌾。

中國和這兩種狀況都不同📭。大家知道🌌,中華民族曾創造過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並且綿延達幾千年。但在近代🥻☘️,中國卻大大落後了,甚至淪落到邊緣🎍。毛澤東說過🛃:“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而這種貢獻,在過去一個長時期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

鴉片戰爭使中國在外來侵略者面前失去了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開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慘道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悲憤地呼喚“救亡”👩‍👧‍👧。孫中山第一個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當歷史跨入20世紀的時刻🆑,世界上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組成八國聯軍共同向中國開戰,這在世界歷史上還沒有先例。他們武裝占領北京達一年之久,逼迫清朝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這是多麽大的恥辱!鄧小平在1990年會見外賓時還提到這段歷史💭:“我是一個中國人,懂得外國侵略中國的歷史。當我聽到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決定要製裁中國,馬上就聯想到一九〇〇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歷史🧘🏻‍♂️🦸‍♂️。七國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國再加上沙俄和奧地利就是當年組織聯軍的八個國家。要懂得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

進入20世紀後👉🏽,日本軍國主義者又先後發動九一八事變和對華全面侵略戰爭,企圖滅亡中國。1935年👭🏻🐉,《義勇軍進行曲》:“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它發出了我們民族的普遍心聲🥷🎾。新中國成立時把它定為國歌🛀,同樣因為“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

中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始終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面旗幟下闊步前進。

今天的中國,從方方面面都已發生舉世矚目💂🏻‍♀️、令人震驚的根本變化。這個變化🤽🏻‍♂️,都是在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屈不撓的頑強鬥爭中所取得的。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是對中國現實生活的高度而又準確的概括,同時也是有力地鼓舞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努力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頑強奮鬥的“一個精神動力”。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美好生活🥀,而且必將能對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

采訪組:道路決定命運。您在《生死關頭》這本書裏呈現了中國共產黨在一些重大歷史關頭的道路抉擇。請您談談道路的重大意義。我們擁有道路自信的根據和由來是什麽?

金沖及:理想是預期的目標,道路就是怎樣走才能達到預期目標✊。你如果從武漢想到北京,卻選了一直向南走這條道路,那只會越走離北京越遠,如果不及時回頭⏲,走上正路🏄🏽‍♂️,那就永遠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所以說,“道路決定命運”。

但是選擇正確的道路實在並不容易,必須清醒地辨明自己原來所處的方位,了解前進中會遇到哪些不容易繞開的障礙🖖🏽,把情況弄清楚,做好應對的準備。對從來沒有走過的路,更要小心謹慎,邊摸索邊前進。當走到三岔路口時,面對多種選擇,又要不受一時有吸引力的次要因素或假象迷惑而走上歧路。即便有時走錯了,也要及時省悟⚰️,回轉頭來,並且從中得到教訓,不再犯類似錯誤🤴🏻🏠。這樣🛴,就會越走越聰明,越走越順暢👨🏽‍🎤。用今天的話叫作“摸著石頭過河”,最終達到預期的目標💂🏽‍♀️。

對中國共產黨來說,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黨的誕生起,就確定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和目標🍧👨🏻‍💻。隔了短短一年,中共二大分析中國社會情況,就確定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當前的目標是反帝反封建🟫。對中國的實際國情有了新的認識,就比過去大大前進一步,從而迎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這以後,由於對中國革命面對的復雜情況認識不足和“左”右傾錯誤思想的幹擾,道路走歪了,就先後遭遇大革命失敗和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敗兩次嚴重挫折🏍,不少人以為中國共產黨從此翻不了身。但中國共產黨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了這些錯誤🚣🏼,形成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性形成“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經過驚心動魄的頑強鬥爭,終於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取得中國民主革命的完全勝利✈️,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由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自然使中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選擇並實現的道路充滿自信👨🏿‍🚀。

新中國的誕生,標誌著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真正做到“換了人間”。接著,在幾年內又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在中國大地上展開規模空前的社會主義建設。這以後👮🏿‍♂️,由於缺乏經驗,急於求成,走了一些彎路,使人們直到今天回想起來仍深感痛心🚗。但中國共產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人民群眾全力支持下,自我吸取沉痛的教訓,糾正錯誤。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形成以鄧小平同誌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道路上來🤰🏽。40多年來🧑🏼‍🦱,中國的發展和改革取得舉世震驚的巨大成就。中國人民正是在實踐中親身經歷過,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慘痛的教訓📨,才懂得了許多根本道理,因而能充滿自信地沿著選定的這條成功道路努力👇🏿,為實現這個崇高目標而奮鬥✤。

采訪組:革命和改革是中國近代史的兩個關鍵詞,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改革的歷史必然性?

金沖及👨‍🏫:在近代中國👮🏼‍♂️,革命和改革,目的始終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它們始終一貫的共同點👮🏿‍♀️。它們又是一個前後相續、無法繞開的發展過程。不同的歷史階段🛏,自然有不同的使命和條件✏️,這也許是它們之間的不同點🐈‍⬛。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看看近代中國的實際情況,事情就十分清楚:當國家的命運還不掌握在中國人民手裏的時候👭🏼,當統治中國的反動勢力拒絕一切根本社會變革🟩👰🏻、帝國主義正在加緊侵略中國並且企圖滅亡中國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現代化建設只能是一句空話。如果事情真能用和平的辦法來解決,如果這條路還有一點希望能夠走通🤠,怎麽還會有那麽多人奮起革命🧑🏼‍✈️,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作出巨大的犧牲呢🚬?千百萬人奮不顧身投身革命,絕不是任何人想這樣做便能這樣做的,而是由深刻的社會原因造成的。

盡管革命要付出巨大代價‼️,但它在一個不長時間內對阻礙社會發展的舊事物所起的掃蕩作用🚴,是平時多少年也無法比擬的,從而為以後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歷史進程作出了最有力的說明。

在中國近代歷史中💮,革命和現代化不是對立的🧜‍♂️。革命的目標是建成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現代化需要革命為它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急風暴雨式的革命通常是人民被反動統治“逼上梁山”而作出的萬不得已的選擇。這是一種正確的選擇🕵🏿,舍此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已無法忍受的舊秩序和舊生活🧜‍♂️。我們決不能以後者而否定前者🫛,也不能以前者而否定後者。

采訪組:您的少年時代在國民黨統治區度過🤾🏿‍♂️,對白色恐怖有切身體會,但您卻不顧個人安危,在人生的關鍵時刻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加入共產黨🪒,參加了國統區的學生運動。您是解放戰爭時期第二條戰線的親歷者、參與者🏄🏻‍♂️😱。您能跟我們談談這些經歷嗎?

金沖及:新中國成立前,我是一個青年學生,經歷簡單👡🧑‍🦼,講講這段經歷👇🏿,只能作為一個例子🧃🧜‍♂️,向今天的青年介紹一點當年國民黨統治區一部分青年學生思想變化的實際情況🦸‍♀️。

我出生和成長在上海的租界內🚶🏻‍♂️‍➡️,太平洋戰爭發生後👩🏼‍🌾,那裏就變成日軍占領的淪陷區。抗戰勝利時👉🏼,我14歲,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對國民黨當局政府從重慶重回上海,感到的是國土重光,內心充滿了興奮和期望。最初的希望越高,失望帶來的憤怒就越強烈👨🏿‍🎤🆙。現實是無情的🪫,這種希望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完全破滅了。國民黨當局的腐敗不堪令人吃驚,他們的接收被稱為“劫收”。物價飛漲,民怨沸騰🧏🏽‍♀️🤽🏿。更令人強烈憤慨的是,國民黨當局堅持內戰ℹ️👨🏽‍⚖️,國民黨的特務橫行,做了很多壞事。1946年,反對內戰的李公樸、聞一多兩位教授在昆明先後被特務軍警暗殺,震動了全國。我本來是要安心學習的👩🏼‍🎨,但對這樣的事怎麽能無動於衷!我的同班同學、復旦中學地下黨支部書記何誌禹後來告訴我,他就是看到在我宿舍枕邊放著關於李聞慘案的書🐑,才開始接近我,帶領我參加了反饑餓反內戰的抗議罷課活動。後來我加入黨組織🏭,直接同何誌禹有關。那個時期✫,我讀了很多進步書籍👩🏽‍🎤,自己的思想越來越傾向共產黨。

1947年,我進入復旦大學史地系(後來改為歷史系)學習。那時我才16歲,去了才兩三個月🕋,就發生了浙江大學學生自治會主席於子三(副主席是地下黨員谷超豪)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後殺害的慘案,當局還說他是自殺。同學們極為憤慨,宣布罷課,並在校內組織有一半同學參加的抗議遊行🫵🏿,我都參加了。接著,又參加了救助每天都有凍死街頭的難民的救饑救寒的運動🔘🔷,參加了集結在上海外灘英國總領事館門外的抗議英方拆毀九龍城事件的示威活動。這些都是一個有愛國心和正義感的青年學生無法不投入的🧜。我還和一些同學組織讀書會,逐章逐節學習進步書籍。

對我刺激更大的是發生在1948年1月的同濟大學“一·二九”事件。同濟同復旦離得很近🚙,是救饑救寒運動的發起者。校方竟無理開除100多名學生。同濟同學準備坐火車到南京請願(那時同濟地下黨的書記是喬石)。復旦去了幾百名同學聲援🧛🏿‍♀️。國民黨當局竟集結軍警阻攔👁,還有馬隊和鐵甲車👩🏽‍🎓,上海市市長吳國楨也去了。相持到下午🙅🏻‍♂️,軍警的馬隊突然向密集在路上的學生群沖過來🤱🏼,並且用馬刀亂砍🍨,傷了好幾個人。同學們退到同濟大學禮堂舉行抗議晚會,軍警又沖入禮堂將同學們趕到廣場上,分堆坐在水泥地上🧑‍🔬🕑。那時是嚴冬的寒夜,每堆學生周圍是一圈軍警,他們端著上了刺刀的槍。當時我的感覺就像電影中“鬼子進村”那種情景。直到深夜一兩點鐘🏄🏻‍♂️,才由武裝軍警拿著槍將我們押送回校🪳。

這以後不久🚉,復旦大學地下黨便把我發展入了黨🧬。那時我17歲,開始了政治上的新生命。八九月間,國民黨軍警拿著一個30多人的名單到復旦抓人,我也在名單上,但恰好不在學校🩱。國民黨特種刑事法庭便以“擾亂治安👷‍♀️🧔🏽、危害民國”的罪名對我和其他一些同學宣布通緝。我向來性格溫和,連我母親都吃驚怎麽會被通緝。後來,黨組織為了保護我,要我先隱蔽起來,直到上海解放,才根據組織決定回到復旦大學🤦🏿‍♀️。

采訪組🧖‍♀️: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請您為我們講一講這次偉大覺醒的歷史經過👃🏽。

金沖及:實行改革開放👨‍👩‍👦,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以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新的起點,在40多年裏,中國走過了許多發達國家兩三百年所走過的路,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奇跡🎽。取得這樣的成就極不容易👂🏻,它是以黨和人民的偉大覺醒為先導。

大家很容易想起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所講的那番話,隨後形成了全會主題報告。他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在黨內和人民群眾中👼🏼,肯動腦筋、肯想問題的人愈多,對我們的事業就愈有利👏。”這是極大的思想覺悟🤑,是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的問題。

這以後🤱🏼,全黨和全國人民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大膽地邁開步子,探索前進。改革,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作借鑒🙍🏽‍♂️,一切只能在實踐中探索,對的就堅持,不對的就及時改正,做得不夠的就加以補充🍘,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就加緊研究👩‍🦽。如此一步一步前進✅。

看看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並解決的問題☺️,不難看到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怎樣在探索中一步步前進的👨🏼‍🚒。這裏只是舉幾個例子:

黨的十三大指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切工作都要以這個基本國情為出發點,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取代過去實行多年的高度集中而忽視市場作用的計劃經濟體製。黨的十五大把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製度確定下來🧪🕡,並把非公有製經濟確定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織部分🏃🏻‍➡️🍱,同時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旗幟鮮明指出👩‍❤️‍💋‍👩:“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並且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正以一往無前👩🏻‍🏫、不可阻擋的姿態大踏步地向前推進。

事實充分說明🦉,中國的改革一直是在通過確立新的經驗、采取新的措施而不斷推進和深化的。中國的社會主義製度一直是在通過確立新的體製機製而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能夠取得巨大成功和舉世矚目成就的重要的政治和製度保證。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采訪組成員:陳思 儲峰 尹曉徽 李瑞

原文鏈接👏🏻:黨領導人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旗幟下闊步前進——金沖及訪談錄 (《學習時報》2021年04月30日 A5版:特別策劃)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