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出號召:“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新的百年,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同心向黨,奔赴遠方⛔!”在慶祝大會上,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集體致獻詞,“奮鬥正青春!青春獻給黨🙇🏼♂️!”嘹亮誓言回蕩在天安門廣場上🖖🏽。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龐,一聲聲熱情洋溢的呼喚,寓意著黨和國家事業後繼有人,透射出新時代中國蒸蒸日上的青春模樣☛。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正需要新時代青年同心向黨、矢誌復興,奉獻祖國、奉獻人民✅,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
時光倒回到100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求索救國救民的新路𓀊✌🏽,“登高一呼群山應,從此神州不陸沉”👯♀️🤾🏽。“釗感於國勢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奮國群之良策”🧚🏻♂️,28歲的李大釗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最終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24歲的周恩來在致友人書信中寫道,“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25歲的蔡和森在赴法勤工儉學期間,“猛看猛譯”馬列著作,“頑強地反復掂量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的分量”……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百年拼搏,百年奮鬥,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廣大青年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從“抗日救國🎎、救亡圖存”的奮起抗爭✊🏿,到“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眾誌成城,再到“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的崇高理想,正是青春信仰讓我們的精神天空更為遼闊◀️,正是青春追求讓我們的時代畫卷更為絢爛,正是青春誌向讓我們的奮鬥坐標更為高遠↖️。歲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靜好,世間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麗。在川流不息的時間之河裏👨🍼,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但跟黨走始終是不變的主題,永奮鬥始終是不變的旋律。
中華民族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對廣大青少年而言,既是一堂深刻詮釋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的歷史課,也是一堂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麽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的思政課。見證歷史偉業😏、感受人民情懷、聆聽奮進足音🧛♀️,廣大青少年堅定了“四個自信”,振奮了民族精神,激發出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無限熱情。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青年突擊隊,到把奮鬥身影定格在鄉村希望田野上的青年第一書記🪚,從“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戍邊英雄🏃🏻➡️,到奔赴偏遠地區播撒夢想的支教群體🏋🏻,無數事實表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從這裏再出發!”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結束後的合影環節,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勉勵大家🩴。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是在奮鬥中成就偉業🧑🦽、造就人才的時代👚。“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在新起點上接續奮鬥,廣大青少年準備好了!
原文鏈接:“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人民論壇)《人民日報》(2021年07月08日 第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