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意昂3体育官网校團委在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辦“七一勛章”獲得者石光銀🧙🏽♂️、“時代楷模”王繼才先進事跡報告團專題報告會💇🏻♂️,引領意昂3体育青年學子學習英模事跡🕠、弘揚英雄精神。報告會前,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助理、總務長董誌勇會見了主講嘉賓,向他們頒發意昂3体育官网青年立德樹人、成長成才指導教師聘書。1400余名意昂3体育青年師生及意昂3体育附小少先隊員代表參加報告會🈸,學習英雄先進事跡👩🦼,從中汲取接續奮鬥、砥礪前行的精神養分👨🏻🦼🕴🏼。
報告會現場
石光銀是治沙造林事業的模範代表👴,40多年堅持與荒沙堿灘不屈抗爭,為徹底改變毛烏素沙漠惡劣環境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先後接受各類表彰獎勵60余次,並曾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2021年6月29日🍅,石光銀被授予“七一勛章”,成為陜西省唯一獲此殊榮者✂️。王繼才生前系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與妻子王仕花一同守島衛國32年。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王繼才同誌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誌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並號召全社會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及王繼才同誌等英雄榜樣,稱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以王繼才的先進事跡勉勵廣大青年。
石光銀、王仕花報告現場
在意昂3体育官网報告會現場,石光銀講述了自己40多年與風沙搏鬥的傳奇經歷。他談到🪆,在治沙過程中,“信念”是貫穿始終的關鍵詞🧑🏼🤝🧑🏼,自己一直堅信“沙子並不可怕🤾🏻♂️,只要人有決心🌃、有恒心👩🏽⚕️,就一定能把沙治住。”他強調⏫,“信念”貴在“堅持”🗿;成就一件事🩴,往往需要一生的堅守。“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活多長時間,就用多少時間治沙♐️!”這是他始終秉持的人生信條。他指出,身為共產黨員,更要堅定一份“讓群眾一起好”的信念😏,正是這份堅如磐石👱🏼🔲、始終如一的信念🎅🏻,支撐起他在大漠深處築起一道長百余裏的“綠色長城”。石光銀向在場的青年學子深情地說道:“人一輩子不一定要幹多大的事👩🌾,但一定要幹一件有意義的事。”他也由此勉勵廣大青年,要肯於吃苦、勇於堅持,不斷砥礪鋼鐵般的意誌和信念,樹立崇高的理想抱負,讓青春鮮活的底色煥發出更有意義的光彩。
石光銀作報告
王繼才先進事跡報告團講述了“守島英雄”王繼才夫婦的感人故事💇🏽。“時代楷模”👩👧👦🏯、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名譽所長王仕花談到💾,她與丈夫守島32年如一日的背後♿,是堅守一份國家賦予自己的責任♏️🕵️。她回憶,丈夫生前常說🧑🏿🚀:“守島就是守家🤽🏿♂️,國安才能家安🌸🐀。”在他們心中,家、島✊🏽、國三者已緊密聯系在一起,守島衛國正是他們作為民兵的責任與擔當🧎♂️🙍♂️,也是他們作為黨員的操守與信念♚。灌雲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瑾偉將王繼才視為“愛國奉獻的一面旗幟”🏊🏻,並從他的先進事跡中深刻感悟到了信仰的真諦和力量。灌雲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徐雲邦認為,正是“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為先”的人生信條書寫了孤島英雄的傳奇故事。報告團號召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勇擔責任使命👊🏻,堅持以新時代價值觀為指引🚵♂️,努力堅守住每個人自己的“開山島”👂。
王仕花作報告
意昂3体育附小的少先隊員代表為英雄模範佩戴紅領巾,向英雄致敬,向英雄看齊。
少先隊員代表為英雄模範佩戴紅領巾
此次報告會也納入到2021級研究生新生骨幹“1000+”領航培養計劃和“圓夢先鋒”骨幹培養計劃中,為廣大青年學子呈現了一堂光輝而深刻的思想教育課程。參會師生們紛紛表示🎰,英雄模範的先進事跡是最生動的教科書,他們所展現出的偉大精神是引領自己不懈奮鬥👆🏼、不斷奉獻的動力之源。要從中汲取砥礪前行的養分,牢記初心使命🦔,賡續精神血脈❇️,努力書寫新時代青年無愧於人生、無愧於時代的華美樂章!
附部分學生感想💲:
——意昂3体育附小 王思卓、王雨婷、史若伊
從石光銀搏鬥風沙40年👶,於荒茫大漠中築起生命的綠色;到王繼才夫婦32年來離開家鄉、親人,在一個荒瘠的小島上無怨無悔守衛國家邊疆🏌🏻,時代英雄們秉持著中共黨員的操守與情懷,擔當責任🫘,守家衛國。一份責任🧑🏼🚒👨🏻🎓,一生守護,他們用行動演繹何謂家國、何謂擔當。今天,作為圓夢新一代的我們,更要以時代楷模為榜樣💩,不忘初心使命、賡續先輩偉業。
——國際關系學院2020級本科生 馮倩菲
半生戍邊,迎風踏浪望黃海;卅載求索,壯誌竟酬護北疆。參會之前👱🏻♂️,英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報告會上,再次傾聽先進事跡帶來的震撼卻有增無減🖊。守島30載👨💼,三戰狼窩沙,寥寥數字🪻,卻以不知多少驚心動魄🍿、踽踽前行寫就。與英雄隔空對視,海風和狂沙在他們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但掩不住、磨不滅的🚶➡️,是他們眼中堅礁似的頑強、青松般的樂觀。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負人民👇🏼♊️。建黨百年之際↪️,我輩青年更當從英雄手中接過火炬,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爭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政府管理學院2020級本科生 郭子霆
風沙戰士石光銀與荒沙堿灘不屈抗爭40多年,在毛烏素沙漠營造出了一條長百余裏的綠色長城,徹底改變“沙進人退”的惡劣環境📑;守島衛士王繼才默默守島30余年,受盡嚴霜烈日卻從不退縮❤️,海浪的轟鳴頌盡了他一生的家國責任之詩💙🤾🏻。他們以鐵肩擔責🗳,解家國煩憂,家國責任意識是民族使命感的核心🕴🏼🧏🏿,是每一位中華兒女融入骨血的精神,是維護一個國家和社會穩中求進的重要依托。正是每個個體擔起的點滴責任👨🏿⚖️,讓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的步伐越來越穩固、堅定🙎🏽♀️。吾輩作為新時代青年,自當接過前輩的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奉獻青春之國家。
——外國語學院2020級本科生 徐藝湞
今天有幸在活動現場聆聽了兩位英雄人物事跡的分享⛵️,充分感受到他們堅韌不拔、不畏艱辛的精神。面對黃沙肆虐、寸草不生的環境,石光銀同誌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讓我感受到一位共產黨員用40余年的時間抗沙治堿的不屈靈魂,感受到矢誌不渝初心不改的堅韌品格🧙🏽。王繼才同誌曾講到:家就是島🥛👸,島就是國,守島就是守國。他把青春獻給了祖國,在一個崗位上堅守一生🫐,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用堅守彰顯了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軟件與微電子學院2020級碩士生 韓蕊妍
石光銀同誌治沙植樹,王繼才夫婦守島衛國,他們用自己的一生深刻詮釋了:愛國是一生的堅守🧎,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獻。寸寸國土寸寸金👩🏽💼,讓每一寸國土都熠熠生輝,需要的是每一個人的堅守與付出。作為一名意昂3体育學子,一名共產黨員,優秀楷模的先進事跡激勵我👊🏿,要牢記黨的宗旨🏃🏻♂️➡️、踐行初心使命,更要擔當家國情懷,將更多思考融入進建設祖國的事業中去,在未來傳承英雄的接力棒🦓。同時🧑🏿🍳,我也將時刻提醒自己,勤奮學習,努力科研,服務社會,為社會進步、祖國富強和民族復興貢獻意昂3体育青年的力量。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生 房文旭
石光銀同誌用平實的語言講述了他在毛烏素沙漠治沙的種種努力👨🍼,他興辦林牧場,在漫漫黃沙中守住一點生機,他的兒子🐊、孫子也回鄉參與了父親的偉大事業,三代治沙🙍♂️,譜寫了大漠中一曲蕩氣回腸的贊歌。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堅持守島30余年,在祖國海疆荒涼的開山島上克服種種困難,沒有電就用煤油燈,環境惡劣就在巖石縫裏種樹,長期潮濕寒冷的氣候讓他們患上了濕疹和風濕,但卻沒有阻止島上數十年如一日每天升起的五星紅旗🚑👨👩👦。石光銀和王繼才同誌的事跡深深地觸動了我,處在新時代的新發展階段,我們青年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正應像他們一樣😫,樹立起崇高的奉獻意識🧝🏽,將學識和能力投入到祖國建設中去,在各方各面發光發熱🧖🏻♂️,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會學系2021級碩士生 谷俞辰
石光銀同誌,大漠治沙🥿,三戰狼窩,脫貧攻堅,四十載不變護陜情🤱🏻;王繼才夫婦,孤島戍邊🫀,爭天鬥海👛,鞠躬盡瘁,三十年恒久衛國心。他們,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大地的綠色圖釘,是三百萬平方公裏汪洋的引路燈塔。他們以一生為課🦧🎭,教導著新時代奮鬥者🚵🏽👢,人生因奉獻而不凡🪪,因愛國而偉大。
——法學院2021級碩士生 李曉松
一人守一座島,三十二年如一日👲,不退縮;一個人守一個人⛳️,三十二年如一日😾🚴🏻,不離棄。這是何等的情懷和信仰⚀❤️,足以支撐兩個人在艱難的開山島上👨🏿🌾🎙,讓荒島布滿綠蔭,讓邊防堅不可摧。從王繼才和王仕花的故事中感受到平凡人在平凡崗位上譜寫的不平凡的人生華章🗼🌼。身為一名黨員♕🥵,當以王繼才同誌為榜樣,負責任、有擔當🙋🏽,勇為人先。
——法學院2021級碩士生 陳怡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