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揚帆起航新時代 築夢法學新征程”法學院新生入學教育系列活動之“致敬時代楷模鄒碧華”黨性教育觀影沙龍在百周年紀念講堂李瑩廳舉行。
司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鄒碧華同誌是新時期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於擔當的好幹部。他崇法尚德,踐行黨的宗旨、捍衛公平正義,特別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政法幹部要以鄒碧華同誌為榜樣,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征程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精神,忠誠敬業、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樂於奉獻,努力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作為法學院新生入學教育系列活動之一,法學院組織全體本科新生觀看電影《鄒碧華》,引導同學們學習優秀前輩事跡,樹立崇高法治理想,更加深入而直觀地感受法律人嘔心瀝血、孜孜不倦地在法治工作前線耕耘的精神。
觀影沙龍前,法學院專職輔導員、2021級本科生黨支部書記陳舒雨作動員講話,鼓勵同學們認真學習鄒碧華學長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赤誠之心、理想之光,在接下來的四年大學時光中堅定理想信念、錨定正確航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接受黨組織的考察錘煉,為未來投身中國法治建設積蓄力量。
電影講述了上海市高院原副院長、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原院長鄒碧華在司法改革調研的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將“難度系數”引入法官考核標準,成功推進法官員額製改革的先進事跡。他畢生致力於中國法治建設,推動司法改革,以飽滿的熱情、崇高的理想以及堅定的信仰踐行作為一位法官的誓言。因勞累過度,在華政演講結束後去下一個基層法院的路上,鄒碧華因突發疾病而離世的情節讓同學們熱淚盈眶,鄒碧華甘於奉獻、勇於擔當,始終忠誠於法律事業的崇高精神令同學們震撼不已。
法律是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中國法治建設的進步離不開廣大法律人甘於奉獻、燃燒自我、孜孜不倦的努力。通過本次黨性教育觀影沙龍,法學院本科新生從時代先鋒的事跡中深刻領悟優秀共產黨員的使命與信仰,更加堅定了在法律道路上深耕細作、砥礪前行的信念,樹立了爭做圓夢新一代的遠大理想。
學生感言
法學院2021級本科生韓凱儒:“結合思政教育的開學典禮非常立體,把法律的意義、實踐、執行和法律人的前輩都立體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對法律莊嚴而宏大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們更加清楚未來法律人的道路。”
法學院2021級本科生邢維挺:“作為教育中的必修課,思政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豐富、立體。影片《鄒碧華》讓我們加深了對法律工作以及對公平正義的理解,在反思和回味中我感受到鄒碧華學長的人格魅力和法律事業的光芒。我希望在未來的大學生活中多讀、多聽、多想,多元融合,盡可能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法學院2021級本科生劉偲:“在觀影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中國的法治建設是每一個法律人和正義雙向奔赴的過程。希望自己能保持對法律的熱情,永遠在法律行業發光發熱,讓中國的法治事業更上一層樓。”
法學院2021級本科生魯天姿:“這次觀影活動給我樹立了未來的一個目標,就是在大學四年中多參加法律實踐,學以致用。只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我們慢慢地也會像鄒碧華學長一樣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做實事的、為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