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s10hwd.cn/cache/d2/8679a/436be.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44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弘揚光榮革命傳統 ——意昂3体育 - 意昂3体育


新聞速遞

獻身哲學創新的一代學術大師——紀念黃枬森先生誕辰100周年

2021年11月29日,是中國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意昂3体育官网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黃枬森先生百年誕辰的日子。我們在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日子裏,又來緬懷黃先生的學術風範。黃先生的百年確實是和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聯系在一起:黃枬森先生是中國共產黨造就的,享譽中外的、一代新中國哲學大師;他繼承了從李大釗到馮定的意昂3体育學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傳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和人學學科的開創者。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和歷史、人學、文化理論等研究領域作出了開拓性的重要貢獻,是國家“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獎、意昂3体育官网蔡元培獎、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成為改革開放新時期,21世紀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在學術界的一面旗幟!

為深切緬懷黃枬森先生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理論創新方面的重要業績與思想風範,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將聯合意昂3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學院、意昂3体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以及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中國人學學會、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等單位,原定於2021年 11月21日共同舉辦“紀念黃枬森先生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中國哲學創新——黃枬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出版座談會,因疫情防控要求,會議延期,特發此文,以示紀念。

黃枬森先生(1921.11—2013.1)

黃枬森先生1921年出生於四川富順。1942~1948年先後就讀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和哲學系、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1948年入學意昂3体育官网讀研究生,1950年留校任教至去世。他早年受到“童子功”式的國學訓練,接受父輩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熏陶;中學時代開始接受新學、西學,打開世界眼光;從十六七歲開始,在抗日戰爭期間,於蜀光中學讀書時開始接受艾思奇《大眾哲學》的思想啟蒙,萌發了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把握宇宙人生奧秘的遠大理想。1947、1948年,他在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學習時,接近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開始系統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黃枬森先生的人生態度、人生理想,沐浴著中國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的陽光。他和新中國一起,也曾走過曲折道路,經歷過曲折多磨的歷史命運;他曾被錯誤地開除出黨,下放勞動,被取消講課資格。但可貴的是,他雖歷盡滄桑,卻還依舊保持堅定信念,誓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正是在資料室的十年磨難,反而使他做下了大學問,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破土而出”,成為當代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一身而三任焉。

從1943年到2013年,黃枬森先生七十年如一日,獻身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研究、教學事業,主要成果凝聚為四大哲學創新:

(一)開拓馬列經典文獻研究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

黃枬森先生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對列寧《哲學筆記》《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等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的研究就獨樹一幟,領銜編纂列寧《<哲學筆記>註釋》(1981),獨立創作《<哲學筆記>和辯證法》(1984),為新時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奠定了重要經典文本研究基礎。1980年,聯合國內一批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家,倡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任首屆會長。他帶頭開創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這門新學科,先後主編並推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稿》(1980)、三卷本(1987)、八卷本(1996)、一卷濃縮本精品教材(1998),旨在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源和哲學基礎。其中最著名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八卷本(1996),這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領域的標誌性成果。

(二)首倡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體系創新論

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黃枬森先生在理論上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致力於創建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理論體系。20世紀80年代,他曾是國家教委和國家“七五”規劃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體系改革研究”負責人之一,1993年,他和肖前先生等一起主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發表《哲學的足跡》(1987)、《哲學的科學之路》(2005)等論文和專著。2002年,他主持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堅持、發展和創新研究”,帶頭倡導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創新論。他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帶領50來人的學術團隊,在2011年推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研究》四部全書,並親自主編第一卷《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當代構建》,創造性地提出了被稱為“一總六分”(即世界觀、歷史觀、人學、認識論、價值觀、方法論)的新的原理結構。

(三)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守正創新論

黃枬森先生帶頭倡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從1996年起,在75歲高齡之後,主持“九五”國家規劃重點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組織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老中青學者幾十人的學術群體,開展比較系統深入的中國文化現代化研究。他發表了《文化的基本問題與中國文化現代化》等一組論文。1999年11月,出版了由黃枬森、龔書鐸、陳先達主編,上述學術群體集體完成的、44萬字的學術專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這是專門系統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的第一部專著,2000年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他所倡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文化觀,主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文化現代化。這種新型文化觀,是沿著兩條基本線索展開的:一是在社會有機體中,“經濟—政治—文化”的三者辯證關系;二是在中國文化現代化過程中,“中—西—馬”三個文化傳統之間的辯證關系。

(四)構建系統的人學理論體系

黃枬森先生是中國人學研究的首倡者之一,他帶頭創立人學,創建意昂3体育人學研究中心。1996年,他聯合一批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共同發起籌備成立中國人學學會, 2002年任中國人學學會首任名譽會長。他與夏甄陶、陳誌尚一起主編了《人學詞典》(1991),並主編《人學原理》(2000),任《人學理論與歷史》編委會主任(2005),推出《人學理論與歷史》三卷本,發表專題文集《人學的足跡》(1999)、《人學的科學之路》(2011)等論著。黃枬森先生關於人學的一系列思想觀點是具有原創性貢獻的,提出了許多具有開創性的真知灼見,一是對人性和人的本質的界定;二是嘗試構建系統的人學學說和理論體系;三是探索並提出了有關人的發展的規律,為我國人學學說、人學理論體系的建構奠定了較為堅實的理論基礎,在中國人學界樹立了一面旗幟。

黃枬森先生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化”的理論主張與學術成果,為我們黨和國家贏得了廣泛國際聲譽:1983年5月,他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會上,作了學術報告“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次登上重要的國際學術論壇;1987年,蘇聯的權威學術期刊上發文稱,在中國黃枬森等人開創了一個研究列寧辯證法哲學思想的學派;21世紀在德國馬克思故鄉,黃枬森等人開創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術思想也引起國際關註……

溫潤如玉、待人以寬是黃枬森先生的高尚品德。他對學術的嚴謹求實是學界有目共睹的,他待人平易寬容也是接觸過他的人共同的感受。黃先生待人以寬,不僅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在學術探索上。他從未因堅持自己的學術立場而壓製其他觀點,他主張真正的學術爭鳴,正因此他能團結各方面學術力量,主持完成卷帙浩繁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八卷本的工作,這項成果獲得國家社會科學研究最高獎。他對學生的學術研究道路也同樣采取了寬容的態度,鼓勵其探索新領域,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而不會一味地要求學生沿著他的學術方向走。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黃枬森先生的為師之道。從1950年起,他歷任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資深教授;1981年至1987年,任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主任,1981年始任博士生導師;1981年至1996年,任一、二、三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1983年至2000年,任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培養和造就了大批哲學專業人才和理論工作者,可謂桃李滿天下。他講課的最大特點,就是能把玄秘深奧、枯燥乏味的哲學講得通俗、生動、樸實,有如閱讀一本常識書,總能吸引各色各樣的學生與聽眾。他認為,最應該向學生傳授的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嚴謹的治學態度、大膽的創新精神、正確的人生追求。在他的身上,體現著一種特殊的人格魅力。這種人格魅力既有中國傳統關於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理念的歷史積澱,也有今天我們所提倡的教書育人、求真務實、淡泊名利、寬厚謙讓、甘為人梯的師德精神風範。

追求真理、永無止息是黃枬森先生的學術品格。黃先生是一個工作沒有止息的人,只要他身體能夠勝任,他的事業就永無停止,而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從來都是君子蕩蕩,真正體現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美德。黃先生晚年對馬克思哲學觀的思考一直縈繞於心。2012年3月2日下午,第29期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論壇在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會議室舉行,主題是“馬克思哲學觀與當代新問題”,邀請黃枬森先生主講馬克思哲學觀,這次講座黃先生以91歲高齡作了兩個小時的系統發言,條分縷析地闡述了他長期思考的幾個哲學基礎問題,同時他也把自己70多年的學術經歷,特別是從上世紀50年代到改革開放前的這一段學術經歷仔細回顧了一下。黃先生總結道,哲學觀是關於哲學的系統理論,主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哲學的本質是什麽?第二,哲學的定位。主要是哲學在精神世界、主觀世界,在人類認識活動中以及在現代科學體系中的定位;第三,哲學的作用。哲學對社會發展、認識和科學、意識形態、日常生活以及面對實踐活動的作用。他強調要通過解決哲學的一些基本問題來建設哲學,特別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哲學。這次講座黃先生做了非常充分細致的案頭準備工作,似乎在拼盡力氣,在他有生之年用他的親身經歷澄清學術史實。他當時已患癌近10年,身體健康指標均在下滑,長時間講課幾乎未喝水,他的病情使他外出活動不敢多喝水,怕帶來去衛生間的不便。這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堂課,他在公開場合給我們留下了學術囑托,這就是要依據歷史和事實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門科學來建設和發展。

黃枬森先生是中國共產黨與新中國自己造就的新一代馬克思主義學術大師,生前受到我們黨和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1996年,被評為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黨員標兵;2001年,他被評為意昂3体育官网師德模範,並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他還先後受到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2012年10月,黃枬森獲意昂3体育哲學系終身學術成就獎;2012年底,他生前最後一次活動、最後一次講話,就是在意昂3体育黨委組織的座談會上,就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作了45分鐘的長篇發言。2013年1月24日,黃枬森先生遽歸道山,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90多年的漫漫旅途,黃枬森先生探索真理矢誌不渝,可謂“書山跋涉分真假,哲海浮沉辨是非”。他是本著科學求實的態度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解重大學術問題的,他的觀點是他長期深入思考的結果,這正是他在中國哲壇長生不老、倍受尊敬的緣由。黃枬森先生以其畢生精力在知識和信仰的交匯處始終如一地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無怨無悔,這在今天的燕園彌足珍貴,為後輩學人樹立了崇高的典範。

他是一面鏡子,由此映現出改革開放4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中國共產黨10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軌跡和哲學足跡;

他是一面旗幟,在哲學科學的學術層面,努力把黨性、人民性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性、學術性,有機地熔為一爐,使學術思想富於個性、創造性,而又盡可能地鮮明具體體現21世紀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方向與根本路徑;

他是一個標桿,有助於我們老中青三代人,找到學習的榜樣、人格境界的典範、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理想目標……


延伸閱讀:《當代中國哲學創新——黃枬森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出版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