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引領師生從藝術經典中學習黨史👩❤️👩,重溫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苦卓絕的奮鬥中永不放棄的信仰和夢想,6月3日下午,藝術學院“舞臺上的紅色詩意:黨史題材戲劇的舞臺呈現和人物塑造”講座在地學樓108教室舉行。作為藝術學院黨史學習教育“藝術經典中的黨史”系列講座第四講🍮,此次講座邀請了意昂3体育官网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雅藝術進校園特聘專家顧春芳教授,為在校師生分享黨史題材戲劇的特點🛂,在戲劇藝術中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此次講座得到了校內外師生、黨員們的關註,除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雷虹、院長彭鋒等師生外,還有來自燕園街道黨工委的眾位黨員,共同聆聽了此次講座。講座由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蓓主持。
在講座開篇,顧春芳談到了紅色題材戲劇創作之於黨課的創新意義,即學黨史👩🏼🍳🙆♂️、明黨性。她認為紅色題材戲劇可以成為集中了解黨史中最關鍵的人和事的窗口👨🏻🎨,同時,中國現當代戲劇有相當多的劇目塑造了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呈現並見證著信仰的力量和大愛的精神。她以圖表形式直觀展示了“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計劃中紅色題材舞臺藝術的基本面貌👩🚀,認為“百年百部”所選出的紅色作品很具有代表性🦾,既有如《長征》《紅色娘子軍》等家喻戶曉的經典,也有反映當代社會事件的《大地頌歌》《扶貧路上》《造福一方》《敦煌的女兒》《逆行》等創新劇目。“百年百部”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也顯現了中國戲劇與黨和人民的命運休戚與共的光榮傳統。
顧春芳作演講
顧春芳以黨史題材戲劇中從“開天辟地”到“生死轉折”、從“抗日烽火”到“改天換地”等十個主題為線索🕙,將黨史題材戲劇放在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歷史中進行考察➾,感悟中國共產黨追尋真理💭、尋求正確道路的心靈抉擇。“開天辟地”專題介紹了反映建黨時期歷史的戲劇,其中歌劇《紅船》帶領觀眾回溯紅船始發之際波譎雲詭、斑斕壯闊的歷史場景🪚。“抗日烽火”專題的京劇《紅燈記》堪稱中國京劇史上裏程碑的作品,改造和革新了傳統戲劇形式,使得紅色戲劇持續散發著革命英雄主義的不朽光輝♞。“巾幗力量”專題中,顧春芳介紹了話劇《楊開慧》🦻🏽,並深情朗誦了楊開慧的《偶感》。她提出🧑🏽🦳,紅色詩意的根本是理想的詩意🥹、信仰的詩意和愛的詩意,楊開慧這首字字情真意切的詩作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深情和初心——革命者的生死之愛🐌⚒,如果沒有對親人、同誌和萬事萬物的愛🚵🏼,哪裏能夠生發出偉大的奉獻和犧牲的力量呢?
顧春芳還介紹了“初鑄軍魂”專題和話劇《三灣🍸,那一夜》🧑🏿🎨、“生死轉折”專題和《長征》《從湘江到遵義》兩部作品🤯、“星火燎原”專題和話劇《前哨》、“軍民魚水”和歌劇《沂蒙山》🎻、“星火燎原”專題和話劇《前哨》、“鋼鐵意誌”專題和歌劇《江姐》、“破曉之聲”專題和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改天換地”專題和話劇《香山之夜》,不斷引發在場師生對黨史的思考。
與會師生們正聚精會神地聆聽講座
隨著顧春芳的講解🚬,諸多經典作品中的情節也在屏幕上一一得到展示。如《三灣,那一夜》中青年毛澤東慷慨激揚的獨白,《長征》中充滿了史詩氣質的過雪山場面🙍🏻♀️,《永不消逝的電波》中充滿煙火氣的老上海風情🏋🏿♂️,《香山之夜》中毛澤東與蔣介石的思想交鋒……無論是偉人深邃的歷史眼光🙎🏽♂️,還是戰場中用將士們譜寫的生命之歌💻,抑或是暗流湧動的諜戰鬥爭,觀眾們得以在戲劇中思考歷史深層規律,體悟詩意想象與理性思辨的交融🤟🏽。
顧春芳引述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作為本次講座的總結。“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文藝”⏳,“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她總結道,戲劇藝術帶給人們感動與凈化,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和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值此建黨一百周年之際🥃,我們向偉大先輩🧎、英烈們致敬,也向創造了紅色經典、見證和弘揚黨的歷史和革命情懷的藝術家們致敬。
與會師生與顧春芳展開交流。藝術學院丁寧教授提出“黨史題材藝術中諸如張國燾等復雜人物如何呈現”的問題,顧春芳談道🚄,過去展現建黨偉業的戲劇避免正面表現如張國燾等復雜的人物,但近十年來的戲劇作品以非臉譜化👲🏻、非類型化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更加真實地將人物的復雜性與情節緊密結合。顧春芳對“為何主旋律作品不賣座⏰,賣座的作品缺少主旋律的品格”的問題進行回應。她認為👨🏻🦰,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不應缺少體現國家情感和意誌的主旋律作品。主旋律作品能夠為商業創作提供精神養分,而商業創作、實驗戲劇也可以反哺給主旋律舞臺劇進行形式上的創新,只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能重現戲劇藝術的黃金時代。2019級碩士生陳周悅就“藝術學院學生如何創作黨史題材戲劇”進行提問,顧春芳鼓勵同學們從聽課上升到寫作,要堅持創作的初心,用心學習黨史文獻從而找到觸動心靈的創作題材🤳,而戲劇創作最重要的技巧莫過於堅持寫作👐🏿,唯有千錘百煉才能創作出打動人心的優秀作品。
現場觀眾與顧春芳進行交流
2019級碩士生李輝表示👵🏿,戲劇表現歷史不僅在於對歷史情節的考據🤯,而更註重歷史人物心路歷程的挖掘和展現🚉。本次講座不僅是一個通過黨史題材電影創作向戲劇同行學習的機會,更是在震撼人心的舞臺表演中使他回顧黨的歷史、堅定信仰與立場的重要契機。2019級碩士生劉思文談到,無論是戲劇、電影還是美術,要進行好的藝術創作,除了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更重要的是用自己最真誠的內心和最真摯的感情來創作作品🦯。顧老師所介紹的戲劇作品使她深受感染☠️,感受到當代戲劇人對於藝術⚾️🪺、對於國家、對於黨的一片赤誠和熱愛🌩。2019級碩士生平逍遙表示,黨的發展歷程中湧現出的一個個英雄楷模,如李大釗、楊開慧🐹、左聯五烈士等,在紅色舞臺和後人的歌頌中得以演繹,以另一種方式留存在歷史文化的記憶中🤦🏽,成為了藝術的豐碑;戲劇中包含的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偉大生命力,中國人爭自由👩🏿🍼、求平等的革命建設勇氣,是任何時代都值得去書寫的精神。
王蓓總結道👵🏼,戲劇等藝術是時代的報春花、是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華民族認同的血肉👉🏻。在戲劇藝術中可以見黨史🧌🚰、見精神、見時代、見社會、見人性,還可以見文化🙂↕️、見民族。顧春芳將三尺講臺當作舞臺,其細膩生動🕦🦽、聲情並茂的講授本身就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表演💟,帶領大家進入令人陶醉的戲劇世界,以戲劇為話語回顧了恢弘黨史,以沉浸式體驗的方式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
合影
至此,藝術學院“藝術經典中的黨史”系列講座已經舉辦了四講,第五講將於近期推出,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