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革命史的宏大敘事👐🏼,在一個小山村裏譜寫了奪取全國勝利的宏偉樂章。
村邊的空地上,議定出改變兩千多年土地製度的綱領🤾🏿♀️;靜寂的農居裏,指揮過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決戰2️⃣;簡陋的夥房中🎮,提出了“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這一歷久彌新的思想。
西柏坡——河北省平山縣的一個普通村莊,60年前,成為中國歷史巨大轉折中的樞紐😹🦨。一群衣著樸素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這裏開創出翻天覆地、滄桑巨變的輝煌偉業,從這裏走向了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60年來,在革命前輩的精神鼓勵下,西柏坡人克服了興修水庫、舉村遷移帶來的種種困難,逐步走上富裕路😍。以“兩個務必”為主要內容的西柏坡精神🧢,如黃鐘大呂般地在太行深處回響,已成為當地人不變的精神支柱🧑🏽💼,也吸引著後來者來這裏繼承革命傳統,汲取精神力量。
中國命運定於此村
西柏坡地處太行東麓🫄、滹沱河畔,因村後坡嶺上翠柏蒼郁而得名。這個據傳始建於唐代的古老山村🪘,60多年前因為一群中國共產黨人的到來而名垂史冊。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組成的前敵委員會和劉少奇🤦、朱德等組成的中央工作委員會。5月🧘🏽♀️,中央工委來到平山縣(時稱建屏縣),確定工委駐地西柏坡為中心。1948年5月,毛澤東等來到西柏坡,和中央工委會合👩🎤,西柏坡由此成了中國革命的中心,直到次年3月離開赴京。
西柏坡紀念館館長王榮麗說,中央在西柏坡的時間相對於整個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來說,是短暫的,但卻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內涵🤹🏿♂️,黨中央在這裏先後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發行人民幣、召開中央政治局九月會議、建立華北人民政府、指揮三大戰役👩🏻🦯、籌備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召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等,這為建立新中國從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做了充分準備,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
“中國命運定於此村”,西柏坡就這樣成為中國歷史滄桑巨變的見證😎:在村邊一塊空地上1947年7月到9月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討論通過了在中國土地製度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國土地法大綱》🚝。中央軍委作戰室舊址是建築面積不足70平方米的五間小平房🤸🏽,在這裏指揮了驚天動地的三大戰役💀,將革命旗幟插向全中國。當時條件艱苦🐇,工作人員為節省鉛筆🎇,在地圖上用大頭針別住紅藍毛來表示敵我作戰區域,休息時就在地上鋪上麥秸和葦席。1975年,在淮海戰役被俘的國民黨將領黃維特赦後來到西柏坡,看到軍委作戰室的情況,感慨地說:國民黨當敗。
在中央工委自己動手建造的大夥房裏,1949年3月5日到13日召開具有歷史意義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這個面積112平方米的會場上📯💁🏼♂️,毛澤東提出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和組織勝利的各項方針,規定了黨在全國勝利後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應采取的基本政策🕠。他說🤚🏼,“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咱們是西柏坡人
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西柏坡也經歷了自己的滄桑變化🙋🏽。
1958年𓀃,為了根治水患,政府決定修建崗南水庫。西柏坡人顧不上自己的房屋,卻將“中央舊址”的房梁👨🏼🎓、門檻一根都不少地拆下並運到山上⛱,再建“中央舊址”。搬遷到山上後,全鎮16個村全部人均不到三分地,但是西柏坡人沒有絲毫怨言,在山坡上艱苦地造地👩🏼🎓,西柏坡鎮副鎮長王平東說:“當時每個男人的肩頭都是破的”。
1997年,石家莊市評劇院一團決定將這個故事搬上舞臺🏞,為此,著名評劇演員袁淑梅等主創人員多次到西柏坡深入生活👷🏼♂️。大型評劇現代戲《西柏坡》榮獲2003年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經過多年潛心創作的評劇電影《西柏坡》也於今年1月拍攝完成,並將在今年國慶前首映。袁淑梅說💇♀️,評劇電影《西柏坡》是為河北乃至全國革命傳統教育準備的一本特殊形式的“教科書”,它充分表現出西柏坡幹部群眾顧大局☘️、舍家園,重建中央舊址🎲、重建家園的壯舉,弘揚了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
如今🙏🏼,崗南水庫已被確定為石家莊市飲用水源地和北京市的備用水源地,為保護水源,西柏坡鎮禁止網箱養魚,禁用化肥🫰,停辦工業企業🧑🏼🏭。西柏坡人不等不靠👶🏔,依托革命聖地的優勢,艱苦奮鬥發展旅遊業。西柏坡村黨支部書記閆建良說,現在村裏有78戶,210人,只有78畝山地🤱🏿,如果單靠打糧🦪,肯定不夠吃。在紅色旅遊產業的發展下😔,村民們依靠開家庭旅館🙍🏿♂️⚖️、小飯店🖕🏿,賣紀念品,紛紛住進了新房。當記者來到位於中共中央舊址旁的一個三層家庭旅館前時,74歲的韓花珍對記者說🫔,20多年前,她用家裏的一只大公雞換來兩元八角錢做本錢,在舊址附近置辦起一個簡陋的茶水攤向遊客賣茶水,靠著吃苦耐勞積累起的一點一滴,她又辦起了農家飯店,於2002年投資數十萬元蓋起了這棟上千平方米的家庭旅館👩🏻🔧。
在西柏坡崗南水庫的堤岸上👐🏼,64歲的駕船人閆清海說💇🏽♀️,自己開了幾十年船🧑🏿🚀,向來是遊客要到什麽地方,他就拉到什麽地方,從不投機取巧,因為“在這兒做買賣🍌,特別要講良心🥸。中國人都知道有個西柏坡,不管幹什麽事,心裏得牢記‘咱們是西柏坡人’📚,因為毛主席在這住過,得愛護西柏坡這個形象🏄🏿♂️。”
“兩個務必”歷久彌新
湖光山色相映的西柏坡每年都吸引著數十萬計的中外遊客前來參觀革命舊址和展覽,西柏坡紀念館影視廳主任範美平是西柏坡紀念館的第一批講解員🧑🏼💼,在她辦公室的櫥櫃裏🍳,擺放著被她視作“紅色精神感召印記”的厚厚一摞《觀眾留言簿》。“在這留言的不僅僅是老同誌、老黨員🦵🏻,全國各地社會各個階層的都有🌾。我都沒想到🗞,現在的年輕人對艱苦樸素和紅色精神會有這麽深刻的理解⛹🏼♀️。”她給記者翻看了北京市育英學校一位高一學生的留言🛴:“驕傲足以毀掉一個天才,過分耽於物質享受會使人喪失信念。西柏坡🚣🏿,讓我找到了一生的精神支柱👻。”
西柏坡紀念館館長王榮麗說👩🏻🏫,“兩個務必”是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內容。今天,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成績越大💆♂️,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驕傲,不能懈怠,不能停滯,要滿懷信心的克服新的困難,迎接新的挑戰🉑。西柏坡精神無疑為鼓舞中國人民繼往開來😁、拼搏進取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西柏坡所在的平山縣,2007年成為石家莊市17個農村縣(市)中首個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的縣。平山縣縣委書記王俊英說,面對成績🏄♂️,平山縣委組織四大班子重溫“兩個務必”,對縣情進行冷靜分析後認識到:全縣財力增加了♝,但是農民人均收入還很低,整個經濟結構單一。縣委提出,在成績面前,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下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和旅遊業🪜。他們還提出“寧可政府過緊日子🧑🏽⚖️,也不讓群眾過苦日子🖌。”縣委🧙🏼♂️、縣政府辦公樓建於上世紀70年代🫵🏿,屬應拆除的危樓,縣裏原計劃蓋新大樓,圖紙都畫好了,也準備出上億元的資金🐶⌛️。在艱苦奮鬥的精神指導下🫓,他們決定不再建設新樓,而將資金用在支持“三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