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中共一大高舉鐮刀鐵錘的13位代表,在而後的革命洪流中🏌🏼♂️,或獻身革命,成為人民英雄;或脫黨、叛黨🚣🏼♀️,成為敵人;或見證了新中國誕生🙍♂️,為新中國建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13人人生迥異😧,但紅船精神卻成為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內核𓀋🧝🏼,代代相傳,生生不息。1964年4月5日,黨的一大代表董必武(13位代表中唯一回過南湖的一大代表)重回南湖視察,登上紀念船👨🏽,揮筆題詩《清明節遊嘉興南湖煙雨樓》,一句“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道出了小小紅船所承載的萬鈞之力。凝寄於紅船之上的紅船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更是成為引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原動力”。
何謂“紅船精神”🐦🔥?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其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中,首次公開提出並作了系統闡釋🖐🏼。
第一,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它是紅船精神之魂,是貫穿於中國共產黨人建黨🕖、革命、建設、改革🎋、復興歷程始終的硬核精神。逆境考奇誌🪵,艱難出精神。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人自南湖紅船誕生之日,就敢於破“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天下興亡為己任,肩擔民族大義👧🏻👯♂️,胸懷初心和使命,手握馬克思主義思想武器👮🏽♀️,領導中國人民歷經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克千難破萬險,以建黨初期的星星之火造就今日中國的燎原之勢🧔🏻。從遭受外敵入侵到今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從旨在推翻“三座大山”到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百年屈辱到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飛躍。這是一種 “從來沒有💁🏼♀️,我來開拓👫🏻,言人之未言,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的首創精神3️⃣,是何等的膽略🛹、何等的氣度🙌🏼。
第二,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它是紅船精神之柱🐠,支撐著中國共產黨人百折不撓,砥礪前行👱🏼♂️,奮鬥至今。在革命年代🏰,無論是建立革命政黨、傳播革命思想,還是發展革命事業,沒有一件不是拋頭顱、灑熱血的危險事業。在嚴苛的革命環境中🛹,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誕生並發展壯大💩,離不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它是大革命失敗、革命陷入低潮之時🧑🏽✈️,當國民黨揮起屠刀,面對生死抉擇和願不願、敢不敢堅持革命的時代拷問,夏明翰作出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莊嚴宣誓;它是長征途中🕦,共產黨人“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誌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的鋼鐵意誌;它是建設年代,錢學森、郭永懷、彭桓武等面對誘惑不動搖、心系國家永不悔的中國脊梁;它是改革年代,中華民族齊心協力🌟、勇立潮頭的無畏闖勁和拼搏精神。近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自南湖紅船一晤,便揚帆踏浪,劈波斬浪,勇往無前,駛入井岡山👈🏻、駛入延安、駛入天安門、駛向寰球👩🏽🔬,成就了一項又一項偉業🤳🏿。在這條前後相繼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始終初心如磐👰🏽♂️,奮力拼搏,誓將革命和改革進行到底🐜,開啟走向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第三,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它是紅船精神之本,映射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立場✊🏻、價值取向和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不過數十人,而今已經發展至9000多萬人之眾,紅色的火焰從黑夜中的微弱星火,燃成今日的燎原之勢👐🏿,其中各種艱辛可想而知。總結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其核心就在於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中國共產黨是出於拯救勞苦大眾脫離苦海的公心而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私利,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什麽是共產黨?用徐解秀老人的話說🛌🏽,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棉被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半床被子足以彰顯出共產黨人的政治立場、價值取向和根本宗旨🚴🏽♂️。28年的革命歷史🎅🏽🧝🏽,犧牲了2000多萬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但僅有370多萬英烈有名有姓🌝🦞,革命勝利的背後是一個個不畏犧牲、為國為民的鮮活生命。記得習近平總書記的莊嚴宣誓:“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誓詞振聾發聵,激蕩人心。正是這些一心為黨為人民矢誌不渝奮鬥不止的共產黨人,矗立起了中華民族的一座座精神豐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
“精神傳承、思想升華”,是習近平總書記曾佇立在嘉興南湖瞻仰紅船時的深情之語。這八個字道出了早期共產黨人在追尋革命事業時的革命精神和至高境界,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後人應當根據時代要求傳承和弘揚紅船精神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