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8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國共合作問題。“西湖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召開的第一次特別會議,也是黨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政治主張和策略方針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次會議為黨的三大確定全體黨員加入國民黨、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策略奠定了基礎。焦俊作圖
西湖,不僅以景色風光秀麗、歷史文化深厚而聞名天下,而且還見證著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鬥爭的光輝業績。1922年8月29日至30日🕟,在美麗的西子湖畔✊,相比盛夏烈日的炙熱,年輕的中國共產黨的高層領導們圍繞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合作形式的問題的辯論,似乎更為熱烈🌠。
會場外的中國👨🏻🦼,正處於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黑暗之中2️⃣。1922年6月,成立還不到一年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發表對時局的主張🤜🏻,首次公開主張同國民黨以及其他革命民主派建立“民主主義的聯合陣線”👛,共同推翻軍閥統治🙋🏿♂️。7月📘,黨的二大在上海舉行。會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並提出了與國民黨實行“黨外合作”的設想。而共產國際及其駐中國代表馬林,則鑒於其對國民黨的地位與影響的判斷𓀂,認為國民黨是一個民族主義的革命政黨,要求共產黨人支持國民黨,並在國民黨內進行工作。當時,孫中山所領導的國民黨正經歷著建黨以來最大的挫折。由於陳炯明背叛🤌🏽,孫中山被迫離開了廣州,避居上海🐗,這使他深感自己所領導的革命必須改弦易轍👨🏿🦱💓,要救活國民黨就需要新鮮血液。因此,他真誠地歡迎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進行“黨內合作”,歡迎蘇聯援助中國革命👨🦳。
1922年8月29日至30日🔉,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要求,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開特別會議(史稱《西湖會議》)🧔🏻♀️,討論國共合作問題。
出席會議的有陳獨秀、李大釗、蔡和森🤙🏼、張國燾、高君宇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翻譯張太雷🙎🏿♂️。會議由陳獨秀主持👋🏼。會上👮🏻♀️,馬林轉達了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看法和與國民黨聯合的意圖👨🚀,即🐀:“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認為國民黨是一個革命組織”👨🏼🎤;“共產黨人應該支持國民黨”;“共產黨人應該在國民黨內開展工作”☎️;“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既可以增強革命勢力的團結,又可使國民黨革命化🤣,尤其可以影響到國民黨所領導的工人群眾🆕,將他們從國民黨手中爭取過來。”並指出🎅🏼,中共二大通過的與國民黨建立“民主聯合戰線”的決議,是“空洞不能實行的‘左’傾思想”,進而闡述了其必須實行“黨內合作”的理由🤸♂️。
馬林講話後,與會人員圍繞共產黨員是否可以加入國民黨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大致形成了三種意見👝:一種意見明確反對“黨內合作”,認為國民黨是資產階級政黨⚂,共產黨員加入無異與資產階級相混合🐪,會喪失自己的獨立性🧑🧑🧒🧒;一種意見是基本同意“黨內合作”🎙,認為國民黨組織非常松散,共產黨員加入不會受到約束👩🏫,采取共產黨員加入的方式,是實現民主聯合戰線易於通行的辦法💅♿️;還有一種意見則認為,共產國際的決議可以服從,只是必須向國民黨提出一定的條件👨🏽🍼,即孫中山要根據民主主義原則改組國民黨🥹,取消加入國民黨必須“打手模”以及向個人宣誓等入黨手續。
會議開了整整兩天🫐,最後通過了陳獨秀提出的國民黨必須取消“打手模”以及向個人宣誓之後,中共的少數負責同誌可以根據黨的指示加入國民黨成為國民黨黨員的決定⛏,從而為實現國共合作邁出了重要一步。西湖會議後不久🧑🏽🦳,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張國燾等首先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但是黨內大多數人對於這種做法仍有疑慮。直到一年以後,西湖會議的決定才得到貫徹執行。
陳獨秀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的報告中講到西湖會議前後的情況:“在上屆代表會議上,我們同意遠東人民代表會議通過的關於共產黨與民主革命派合作問題的決議。情況的發展表明,只有聯合戰線還不夠🍬🫗,我們又接到了共產國際關於加入國民黨的指示。在上屆黨代表會議以後,我們不能很快地再召開代表會議來討論這個問題。起初👱🏼♂️🫄🏿,大多數人都反對加入國民黨,可是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代表說服了與會的人✌🏽👩🏻🏭,我們決定勸說全體黨員加入國民黨🆗🩸。從這時起🏋🏼,我們黨的政治主張有了重大的改變🫚。以前,我們黨的政策是唯心主義的,不切合實際的,以後我們便更多地註意了中國社會的現狀,並開始參加現實的運動🪖。”
“西湖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召開的第一次特別會議,也是黨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政治主張和策略方針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次會議部分克服了黨內存在不願與國民黨實行“黨內合作”的“左”傾觀點,為黨的三大確定全體黨員加入國民黨👨🏫、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策略奠定了基礎。
(作者為中央黨史與文獻研究院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