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都莫日根,蒙古族,1983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生物系,1991年於日本東京大學獲得農學博士學位後回國任教於意昂3体育官网生物系(現為生命科學學院),1999年聘為教授。蘇都莫日根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2003年起先後擔任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現任院黨委統戰委員。在2008年至2013年擔任學院黨委副書記期間蘇都莫日根同時兼任學院工會主席的工作。
從事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十余年來,蘇都莫日根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他顧全大局,能夠針對學院發展和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匯集老師們的意見和建議,如教授會製度的倡議、院級教代會製度的實施、崗位聘任申述製度的建立、離退休職工的幫扶與寬慰等等。這些工作維護了黨內和黨外同誌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緩解了學院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矛盾,得到了學院黨委和老師們的肯定。
作為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蘇都莫日根還承擔著重要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其科研工作獲得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教學工作曾獲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的獎勵,他2012年被評為學院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認真做好工會工作,做教職工信賴的人
在兼任學院工會主席期間,蘇都莫日根關心學院教職工的生活,尤其關註離退休教職工的生活及困難。
那時,學院從中級職稱崗位退休的幾位老職工因為退休早、職稱低,每月退休工資才3000多元,如果生病看醫生,微薄的退休工資使得生活難以為繼。這些老職工生活有了困難,心裏也就生出一些怨氣。
蘇都莫日根把他們請到自己辦公室,認真地傾聽他們的心聲,耐心了解他們的實際生活困難。他了解到,學校類似情況的退休教職工有五六十人,於是就幫助他們把情況反映給學校相關部門。當年年底,學校就通過自籌資金增加了離退休教職工的工資,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離退休教職工的困難問題。
同時,蘇都莫日根也與生命科學學院的領導班子溝通,在院裏資金也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學院還是想辦法對個別困難退休教職工給予補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解決了退休老師的困難,他們的心情舒暢之後,正能量才能顯現出來,才能來理解學院的困難,關心學院的發展。”蘇都莫日根如是說。
蘇都莫日根每年都會帶領院工會的老師,去離退休老教職工家裏慰問,聊聊家常。蘇都莫日根很謙虛地說:“其實我也沒做什麽,主要就是傾聽,讓他們有一個地方可以說說話。”蘇都莫日根與院裏很多老師特別是離退休老師建立了相互信任的關系,他們來到學院時,都會到他辦公室坐坐,聊上幾句。看到老師們高興,蘇都莫日根說他心情也會很好。
兢兢業業,為學院教代會工作常態化盡一份力
幾年前,為了讓老師們民主參與和監督學院的管理,集思廣益為學院的發展出謀劃策,蘇都莫日根就與幾位教授一起提出了建立學院教授會製度的倡議。沒過多久,教育部發布了《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以依法保障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的權利。2014年,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等在《關於加強新形勢下高等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意見》中提出,凡教職工人數在80人(含)以上的學校及二級單位,都應建立教代會製度。
對於像生命科學學院這樣有著一百六七十名教職員工的大院,建立二級單位教代會製度已經勢在必行。蘇都莫日根與白書農、王世強等幾位教授開始著手籌備學院教代會。蘇都莫日根說:“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各位老師紛紛出點子,我只是幫著記錄下來,形成書面材料。”
學院的教師代表選出來了,第一次教代會順利召開了,但工作遠沒有結束,怎樣使得教代會常態化,真正發揮教代會民主參與學院管理和監督的作用,是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蘇都莫日根介紹說,教代會常態化就是平時也要定期開展活動,作為教職工和學院管理層溝通的平臺,教代會將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收集匯總並討論形成書面提案,報給院務會參考。生命科學學院教代會下設七個分會,分別負責研究生招生、學生培養、學術交流、公共儀器管理等學院各方面的工作。教代會把學院和老師的想法融合起來,形成了良性互動,對於緩解學院的一些矛盾、促進學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記者采訪過程中,蘇都莫日根接到一個電話,他放下電話說:“中午學院教代會有個活動。”他一直在為學院教代會工作盡著一份力。
給學生講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蘇都莫日根曾獲得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的獎勵,2012年被評為學院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蘇都老師是怎麽上課的呢?當記者提出這個問題,蘇都老師笑了笑說:“我上的課不多,‘細胞生物學’課我上一部分,主要帶‘細胞生物學實驗’,是比較難上的課。”
蘇都老師所謂的“難上”,是說上課時一看見有同學看手機或者做別的,他就覺得頭“嗡”地一下:怎麽才能讓同學們感興趣認真聽講呢?蘇都老師說,他不斷地變換講課的角度,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去編排講課的邏輯,從而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我給同學們講生物學發展史上的故事,要講到他們心坎上,他們才會對這門課產生興趣”。
蘇都老師以他主講的“細胞生物學實驗”為例,他說,顯微顯示和觀察是細胞學實驗中最重要的兩個技能。為了說明顯微顯示在生物學發展中的貢獻以及觀察的重要性,蘇都老師給同學們講了幾個故事。其中之一就是1951年Barbara Mclintock首先在玉米中發現轉座子的故事,而這個重大的發現就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1983年,Barbara Mclintock獲得生理學和醫學諾貝爾獎,成為在遺傳學研究領域第一位獨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也是世界上第三位獨立獲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另外,細胞程序化死亡(又稱細胞凋亡)也是利用顯微鏡觀察到的一種生命現象。蘇都老師通過這些故事告訴同學們:要做一個顯微顯示的達人,從顯微鏡裏觀察到別人看不到的現象,並且找到規律。(文/新聞網記者 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