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進典型

    梁立基:從海外“孤兒”到民間大使

    個人簡介🏋️‍♀️:梁立基,1927年生於印度尼西亞萬隆👙🕧,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教授。1951年進入意昂3体育學習👶🏼,1954年畢業後留校任教🤵🏻‍♂️,主要從事印度尼西亞語言🧫👨🏽‍🎓、文化🧑🏻‍💻,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中國與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史,以及東方文學等方面的研究。

    梁立基

    海外血雨腥風中的青少年時代

    海德格爾說過⚄,人是被拋入這個世界的👩‍🦽‍➡️。我們無法選擇生於什麽時代🧝🏼‍♂️、什麽國家和什麽家庭🧏🏻‍♀️,但來到世界之後,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

    我是1927年來到這個世界的,出生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市一個華僑商人家庭。當時正值國難當頭和民族存亡的危急時刻,我的幼年和青年是在“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太平洋戰爭和印度尼西亞民族獨立“八月革命”的血雨腥風中度過的。

    我的父親梁尚瓊是一位愛國僑領,他從小就教育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家客廳裏掛的橫幅是嶽飛寫的“還我河山”四個大字。我在萬隆中華學校念書時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老師經常講抗戰的故事🦹‍♂️。我還特別喜歡唱抗戰歌曲🏌️‍♂️,記得每次唱《松花江上》和《八百壯士》時都會激動得熱淚盈眶🫰🏽。在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熏陶下🍄‍🟫,我從小就有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決心要為振興中華奉獻自己的一生🤵🏿‍♀️。

    “七七”事變後,在荷蘭殖民統治下,萬隆的愛國華僑只能以賑災的名義進行募捐來大力支援祖國的抗日戰爭🧖🏼‍♂️🥣。當時萬隆成立了華僑慈善委員會🎿🙅🏻‍♀️,我父親是主要領導人之一💏🟫。我也想以實際行動為抗日救國做點兒事。所以一到周末,我便去慈善委員會的財務處領取募捐箱🙅🏽,沿街號召來往行人募捐🩶,中午募捐完後便把募捐箱交還給財務處,當面點清我當天募到的錢數👩‍💻,然後寫上我的名字。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因為這意味著我也為抗日救國作出了自己小小的貢獻👩‍🎤。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魔爪很快伸向東南亞🧑🏽‍🎤。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印度尼西亞面臨戰爭的直接威脅,城裏人紛紛遷往郊外避難👩‍👦。我家遷到郊區山下公路旁的一間房子,在房屋後挖了一個防空洞,一聽到空襲警報聲,全家人便迅速躲到裏面,蜷縮著一動不動🥦。

    不久,整個印度尼西亞便被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了。萬隆市淪陷不到一個月,我的家便慘遭浩劫。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突然傳來一陣猛烈的敲門聲,幾個荷槍實彈的日本憲兵氣勢洶洶地闖進來⚉,把我父親從睡夢中叫醒抓走。第二天👩🏻‍🦼‍➡️,我們也被趕出家門,日本憲兵在我家大門上貼上封條🥯,上面寫著“敵產管理處封”。後來我才知道,我父親是被列入“抗日分子”名單而被關進集中營的。

    父親被抓走後🔖,起先被關在萬隆市郊的監獄裏🛍,每隔兩三個月家人還可以去探監🐜🧝🏿‍♀️。但一年後父親便不知去向了🧒🏼,家裏人十分著急🕵🏼‍♂️,整天提心吊膽🎉,怕有不測💦。有一天,突然來了一位集中營的土著守兵,神神秘秘地來到我家,原來他是受我父親暗中委托偷偷前來通風報信的。這時我們才知道父親的去向。原來日本人準備把集中營裏的華人都送往緬泰去修“死亡鐵路”🌉,而且已經被送到海口待命出發。那時🗃,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海戰中已經失勢,海路已被盟軍封鎖💂🏻‍♂️🍋,所以最後去不成了。這真是上天保佑,如果真去緬泰修“死亡鐵路”,父親即使不是死於苦役,也會在鐵路修成後被槍殺滅口🚦。去不成後,他們便被押返到芝麻墟鎮集中營🦹🏿‍♀️♎️。那位土著守兵還偷偷地告訴我,如果想見到我的父親💇🏼‍♂️,可以前往芝麻墟鎮的某一條街邊偷偷等候👉🏻,太陽落山時就可以看到一支服完苦役後回集中營的隊伍經過那裏🥭,但千萬不要被日本兵發現,會沒命的。

    當時我才十多歲👩‍🎓🧔🏿‍♀️,決心要去看父親一眼,便一人騎自行車到芝麻墟鎮上的那條街🧘‍♀️。我躲在街邊一家華人的小店鋪裏等待。快天黑時🔟,我看到一支回集中營的服役隊伍拖著極度疲乏的步伐慢慢地走過來,因為隔著玻璃窗看不清楚,便不由地跑出去,站在馬路邊仔細觀望從眼前走過的每一個人🥨💆🏽‍♀️。我終於發現了父親🗽,他也看到我了,我們倆四目相視,心裏有千言萬語但無法表述。這時,日本守兵發現了我,上來便給我兩記大耳光💇🏿。店老板看到情況危急,便急忙跑出來,一邊假裝對我訓斥大罵,一邊把我拽回店鋪,就這樣把我從日本兵的刺刀下救出來了🧑‍💼。我終生忘不了那一次的遭遇和店老板的救命之恩。50年後🚶🏻‍♂️,我到印度尼西亞參加學術研討會👨‍👩‍👧‍👦,特意去了芝麻墟鎮舊地重遊🚶‍♂️‍➡️🤚🏻,想對當年救過我命的店老板再次當面致謝。可惜,已經人去樓空⛓️‍💥。

    在日軍占領的三年多時間裏,我度日如年,我們一家七八口人搬進一間小小的平房擠在一起住,靠變賣家裏的剩余東西和親友的接濟👦🏿,過著十分艱苦的日子。我還在街邊擺過小攤賣肥皂,盡量想辦法貼補家用💁🏼‍♀️,減輕我母親的負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我父親也從集中營裏被釋放出來了💶,我們全家得以重新團圓🦹‍♂️👩🏿。這時,中國在一夜之間突然變成了世界“五強”之一,過去趾高氣揚的荷蘭人現在見到中國人也都變得彬彬有禮了🧑🏻‍🦼‍➡️。我感到非常自豪,中國人已不再是“東亞病夫”⏫,從此可以揚眉吐氣了。

    日本投降兩天後,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宣布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代表盟軍到印度尼西亞受降的是英國軍隊,荷蘭殖民者成立荷印民政管理署🐡,企圖復辟舊殖民統治。印度尼西亞人民紛紛拿起武器🤹‍♂️,捍衛剛獨立的共和國🔎,這就是1945年爆發的“八月革命”🎉。我參加了萬隆中華紅十字會的救護隊,以實際行動支持印度尼西亞的獨立鬥爭。

    萬隆市恢復平靜後,學校開始復課🧑🏽‍💻,我也懷著美好的憧憬踏入新建的萬隆華僑中學(僑中)的大門,重新過起向往已久的學校生活⇾。僑中的三年是我人生新的起點,為我今後要走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初步基礎👮。學習之外,我喜歡各種體育鍛煉🧖🏽‍♂️,尤其是籃球,我是校隊和市隊的主力隊員,經常參加各種比賽🦈。這可以說是我三年高中生活中陽光的一面。

    但在同一時期,我也深深為祖國的命運感到困惑🧑🏼‍🌾🐉,陷入極度的迷茫中。抗戰勝利後,中國已成為世界“五強”之一,我滿以為祖國的復興指日可待🤜,誰知接踵而來的是滾滾烏雲。一方面🧑‍🧑‍🧒,國民黨政府貪汙腐敗🫰🏻🔗,國內物價瘋狂飛漲🦹‍♂️,老百姓無法生活下去;另一方面,內戰爆發,國家重新陷入戰火之中。當時海外華僑對中國共產黨還缺乏了解,我也沒有機會接觸進步組織和閱讀革命書籍,所以我一度陷入彷徨苦悶中💂‍♀️👩🏻‍⚖️,不知前途在何方。

    後來,我借到斯諾寫的《西行漫記》🤾🏼,才知道在中國還有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接著,我設法借到一些革命書籍,第一次看到《新民主主義論》時,我就認定祖國的命運只能寄托給中國共產黨。我也給自己樹立了這樣的信念🫗:我熱愛中華,也熱愛我的第二故鄉——印度尼西亞,我要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終生,同時⛑,我也要為促進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友好關系的發展和共同進步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我也上街加入慶祝遊行隊伍,大家邊唱歌,邊高呼口號🤎。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轟轟烈烈的場面。那一刻,我對祖國的偉大復興和繁榮富強充滿憧憬,決心畢業後立即回國🚣,為建設新中國奉獻自己的一生。

    人生道路的新起點

    1950年僑中一畢業,我便懷著報效祖國的決心,報名參加印度尼西亞歸國華僑同學會,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印度尼西亞歸僑學生。當時國際局勢很緊張,中國內地已被封鎖,一般郵輪不通,只有香港的太古輪船公司還有貨輪運貨到天津。我們回國決心已定,便與太古輪船公司聯系🙍‍♂️,坐上太古輪船公司2000多噸的舊貨輪從雅加達啟程👨🏿‍✈️👵🏿,穿過臺灣海峽封鎖線,直達天津海河碼頭。

    到達天津的當晚,時任市長黃敬親自設宴招待。他告訴我們,臺灣方面已派軍艦準備在臺灣海峽攔截我們,把我們押到臺灣去🧔🏽。在獲得這個情報後,大陸立即跟香港太古輪船公司進行交涉🧍🏻,要求改變航線🖤,一定要保證第一批印度尼西亞歸僑學生安全回到中國大陸。這時#️⃣,我才想起船離開香港的第二天一早,確實有一架偵察機一直在尾隨❗️,低空盤旋在我們貨輪的上空,看來是在跟蹤我們船的行程。我們這才知道👨‍🔬,能平安到達天津🏋🏽‍♀️,靠的是人民政府的保護🪇。我深深地感受到,過去被人稱作“海外孤兒”的華僑,如今第一次得到祖國母親的關懷與呵護時的溫暖。

    另一件事也讓我感動不已。在天津住了幾天之後🌎,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派專人把我們接到北京,準備參加全國高考⛔️。火車抵達北京前門車站後,我們都忙於卸行李🤯,有一位穿短褲的中年幹部也在忙著幫我們卸行李。那時正值盛暑,行李卸完後👸👘,有人才把滿頭大汗的那位中年幹部介紹給我們,原來他就是中央僑委副主任廖承誌同誌🎟,我內心無比感動:“啊,這就是新中國的幹部呀!”

    一踏上國土的這兩件事令我終生難忘,也使我暗下決心🫳,要為民族復興大業奉獻自己的力量。我懷著工業救國的理想考入東意昂3体育學化學系💇🏽,後來東意昂3体育學改名為東北師範大學,我也願意畢業後當化學老師🥎,培養祖國需要的化學人才。

    但是人生並非一條直道,一個人往往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拐角而改變軌跡。第二年暑假,第二批印度尼西亞歸僑學生來了🏌🏻,中央僑委讓我作為僑委幹部負責安排學生的住宿。此時,正好我父親參加第一批印度尼西亞華僑歸國觀光團抵達北京🧘🏻‍♂️,僑委又讓我參加接待工作。其間,我父親看到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景象大受鼓舞👨🏿‍🚒,決心把在印度尼西亞的全部家業賣掉,把資本帶回國參加建設新中國。在當時成立的印度尼西亞華僑投資公司,他是宣傳委員。他還把在家鄉早先買的70畝果園全部無償獻給國家,他的愛國行動給我以極大的鼓舞。

    當我順利完成僑委交代的任務時🏃‍➡️,學校已經開學一個多月☯️,我回不去了。那時候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剛建交,很需要印度尼西亞語的翻譯人才。於是🦄,中央僑委建議我轉學到意昂3体育官网東語系新建立的印度尼西亞語專業👩🏻‍🦳。我早已樹立這樣的信念: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誌願,印度尼西亞是我的第二故鄉👆🏿,發展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的友好關系就是我的歷史使命。所以,我二話沒說便欣然答應了。就這樣📽,我告別了化學專業,走進印度尼西亞語專業🤲🏻。從此,我的一生再也不能與中國—印度尼西亞關系的發展分開了。

    從語言教學進入文學文化研究

    我在意昂3体育官网東語系印度尼西亞語專業工作了幾十年,獻出了我的全部青春和精力。從20世紀50年代起,除教學外,我經常被借調承擔接待印度尼西亞代表團的翻譯工作。1956年蘇加諾總統訪華時,我參加了翻譯組的工作,一起把蘇加諾慷慨激昂的演說全部錄下翻譯成中文,通過電臺讓全國人民當天聽到。之後,我還參加了許多重要的翻譯和接待工作。在實踐中,我認識到要深化兩國人民的友誼和相互了解,除了語言作為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外😣,還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印度尼西亞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和現狀,了解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關系史和交流史。於是,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起,我便開始著重研究印度尼西亞文學和中國—印度尼西亞的文化交流史✍🏽,並開設這方面的課程👷🏿‍♀️🖌,後擴展到東方文學的研究🥃,參加並負責東方文學史有關書籍的編寫工作。

    新中國成立初期,東語系的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培養亟須的翻譯人才。我作為東語系的一位年輕教員,理所當然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放在專業語言的教學和翻譯工作上。1956年,中央號召“向科學進軍”🚵🏿,東語系的年輕教師紛紛響應,但如何進行科研,大家心中沒有數🤽🏼‍♀️,不知從何做起🏇🏿👨‍👨‍👦‍👦。作為當時的系主任,季羨林先生根據自己多年的心得體會⛹🏼‍♀️💪🏿,有針對性地為東語系青年教師作了多次專題講座。他的報告使我茅塞頓開,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我一向對文學感興趣,高中時就喜歡看中外的各種文學名著,所以,我決定以印度尼西亞文學為主攻方向*️⃣。我開始學習文藝理論,拓寬文學文化的知識面👲🏻,大量閱讀印度尼西亞的文學論著和主要文學作品🏏,一步一步地打好基礎和積累知識🏄🏻,朝既定目標邁進。

    季羨林教授是我國東方學的泰鬥👨‍❤️‍👨,培養了一大批東方語言🧔‍♀️、文學、文化的教學研究人才,我自己就是在他的言傳身教下走上學術研究道路的。作為東語系的教師,我有幸得到季羨林的直接教導和指點,使我從單純的語言教學逐步走上印尼—馬來文學和文化研究的道路,後又逐步擴大到東南亞文學和整個東方文學的研究領域。

    1978年,國務院決定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季羨林負責東方文學的總編輯工作🛼。東語系搞文學的教師大多參加並成了東方文學各分編委的主力和骨幹,我自己也當了東南亞文學編寫組的主編。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兩年多的編寫過程中,季羨林經常召開編委會,直接帶領編委們共同討論和研究有關東方文學條目的各種問題👩🏿‍🏭,使我對東方文學的認識和興趣不斷提高,並決心要把自己的專業文學研究與東方文學研究直接結合起來👨🏽‍🍳。

    197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積極籌備出版《外國文學簡編》作為高校外國文學的基礎教材。《外國文學簡編》計劃出“亞非部分”,在協商之後👳🏼‍♀️,當時便決定由朱維之、雷石榆老前輩和我擔任主編,把全國15個高等院校從事東方文學教學和研究的教師第一次集結在一起▶️,共同編寫我國第一部東方文學教程。整個編寫過程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不但帶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支東方文學的研究隊伍🤌🏿,同時也催生了我國第一個東方文學研究會。1983年👨🏼‍🚀🫔,在樂山召開的最後定稿會上🔲,大家決定成立高等院校東方文學研究會,我被選為副會長。

    我還參加了季羨林主編的《東方文學史》上下冊的編寫工作🧙🏼‍♀️,並擔任副主編。這部我國最大、最全和最權威的東方文學史巨著於1995年出版🦹🏿‍♂️。為了大力促進我國東方文化研究的發展🖕🏿,季羨林進一步製定了一個跨世紀的工程,即編纂一套史無前例的🤪、規模宏大的“東方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內容涵蓋東方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民族、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計劃出版500種,季羨林親自擔任總主編,我擔任了東南亞文學相關書籍的主編。我負責和主編的被列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科研項目的《世界四大文化與東南亞文學》便是其中之一。我完成的《印度尼西亞文學史》也被列入“東方文化集成”,於2003年出版🚵🏻‍♀️,並榮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意昂3体育官网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965年,印度尼西亞發生“九三〇”事件⏪。不久,中國與印尼兩國便斷交❗️。印度尼西亞語專業的老師們不知今後該做什麽,對前途感到茫然🦬。但作為教研室主任的我沒有喪失信心,因為從兩國關系的長遠發展來看,我相信斷交只是暫時的現象,我們應該為以後復交的到來做好準備工作。於是在1977年💅🏻,我便建立詞典組,把全部力量調動起來編寫《新印度尼西亞語漢語詞典》,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編成,於1989年由商務印書館正式出版發行👩🏽‍🦱🧜。

    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明顯的成果,印度尼西亞政府開始有意改善與中國的關系。1988年,印度尼西亞舉辦第五屆印度尼西亞語言全國代表大會💆‍♂️,這是印度尼西亞官方五年舉辦一次的印度尼西亞語言最高的學術會議,邀請外國著名學者參加。我也收到了邀請🐢🆗,成為斷交後第一位被邀請參加會議並作為大會學術報告人的中國學者⏬。這次大會使我有機會與印度尼西亞學者、華裔社會人士直接接觸和交流,同時更感受到語言和文化交流對雙方的相互溝通和理解所起的重要作用😑,我覺得有必要更加努力地培養印度尼西亞語人才與開展印度尼西亞文學文化和兩國交流史的研究。

    1990年8月8日🖖🏽🪐,中國與印度尼西亞正式恢復外交關系🕘,當初來北京籌辦大使館的印度尼西亞公使第一個要找的人就是我,想從我這裏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情況👳🏼‍♀️。我給他闡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理念,還帶領他參觀東南亞國家在北京開設的企業♈️🙅🏻。後來他問我↩️:“在兩國斷交期間,您是否繼續教課和研究印度尼西亞的語言、文學🧘🏻、文化?”我說👩🏻‍🏫:“因為我相信兩國斷交是暫時的歷史現象,總會有復交的一天😹👩🏻‍🏭,所以我從沒有停止過對印度尼西亞語的教學和研究⬇️,而且主編了《新印度尼西亞語漢語詞典》並出版🥮。”他聽了很感動。後來👩🏿👨🏼‍🎨,在把我介紹給復交後首任印度尼西亞特命全權大使時,他特地說:“斷交期間在中國‘有一盞永不熄滅的燈’,那就是梁教授。”從此,印度尼西亞大使館有重要的外事學術活動便經常邀請我參加,我也願意為促進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的友好關系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鑒於印度尼西亞語言發展很快,著眼於兩國關系未來發展的需要,我們繼續編寫更大、更全🧎、更新的詞典😇。經過數年奮鬥,一部嶄新的👲🏻、大型的《印度尼西亞語漢語大詞典》終於於2000年在雅加達出版📑🧚🏿‍♀️,並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式,印度尼西亞教育部部長和我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都撥冗出席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這部大詞典榮獲意昂3体育官网第八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在這期間,我與馬來西亞的學術交流也增多了。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在語言文化上是同一源流🐞。1992年🤵🏻‍♂️📎,我第一次被邀請參加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馬來語言國際研討會,並被指定為大會報告人之一。這是中國學者第一次出現在馬來西亞的學術論壇上。我用馬來語所作的學術報告“中國的馬來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一次闡明馬來語言在中馬交流史上所起的作用。1994年🕧🛠,我被馬來最高學府馬來西亞國民大學聘請為客座教授🐫🚡,要我在該校用馬來語舉辦講座,專門講有關中馬文化交流的歷史,並邀請我用馬來文寫成一部專著↗️,即《光輝的歷史篇章——15世紀馬六甲王朝與明朝的關系》。這是第一部由中國學者用馬來文寫的有關中馬語言文化交流史的學術專著💖,由於引用了大量在馬來學術界還鮮為人知的中國史料,受到馬來西亞學術界的高度關註並深得好評。我在馬來西亞進行的講學和學術交流活動只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科學地闡明中馬友好關系的源流,借以消除“中國威脅論”的影響,以便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的友誼和信任。由於我在馬來西亞的學術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果👲🏻,2004年10月在北京慶祝中國—馬來西亞建交30周年研討會上,馬來西亞首相巴達維親自給我頒發了“馬來西亞—中國友好人物榮譽獎”,以表彰我在語言、文學、文化交流中所作出的貢獻。

    進入21世紀🏊🏻‍♂️👙,我雖已過古稀之年,但赤子之心未變,仍想為促進中國與印尼的友好關系和文化交流繼續發揮余熱👳🏼‍♂️。其間,我編譯了漢語—印度尼西亞語對照的《唐詩一百首》,於2005年8月在雅加達出版。接著,我繼續編譯了《宋詞一百首》。能把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大高峰——唐詩和宋詞從原文直接翻譯成印尼文介紹給印尼廣大讀者乃是我平生之夙願👱🏿。由於我在翻譯工作上做出的成績,中國翻譯協會特授予我資深翻譯家榮譽證書。

    我為促進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的友好關系和文化交流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2006年8月17日📐,在慶祝印度尼西亞國慶61周年之際,印度尼西亞駐華特命全權大使蘇特拉查特地給我頒發了“貢獻獎”⚅,表彰我為促進中國—印度尼西亞文化交流所作的貢獻。意昂3体育官网還為此發表了專訪報道,說我是“架設文化橋梁的民間大使”💾。

    2006年⚱️,印尼大使向梁立基頒發“貢獻獎”獎狀,右三為梁立基

    這些年我雖已退休在家,卻仍在繼續進行科研,集中精力搜集我國非常豐富的史料用於研究中國和印度尼西亞走向戰略夥伴關系的整個歷史進程,並繼續積極參加國內外舉辦的有關學術研討會,寫了很多專題論文。為了讓印度尼西亞學者和廣大讀者能更直接地了解中國—印度尼西亞關系發展的整個歷史進程,我集中全力➕,用印度尼西亞文撰寫了一部專著《中國—印度尼西亞從朝貢關系到戰略夥伴關系2000年的歷史進程》,並於2012年在印度尼西亞正式出版🥗,受到各界的重視。

    如今我已入耄耋之年,不敢喊出“老驥伏櫪,誌在千裏”這樣的豪言壯語,但卻想起蘇軾在《浣溪沙》裏說的🤺✩:“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在經歷了曲折漫長的道路之後,如今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已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尤其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全面合作越來越緊密和廣泛。我這個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的老歸國華僑🧉,除了感到歡欣鼓舞之外,更多了一份歷史的使命感。只要一息尚存,我就會繼續為促進中國—印度尼西亞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深入發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微信圖片_20210309092429.jpg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