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服務解難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具體目標之一。第二批主題教育中,多地堅持從群眾關切出發,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傳遞出濃濃的人民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概括自己的執政理念🫧:“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自成立以來賡續至今的優良傳統。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既是一種紅色基因,連接著歷史與現實📴,也蘊藏著無窮力量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攻堅克難👫🏼、一往無前。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為人民服務👧,就是自己的“特長”🥷🏿。
這樣的“特長”,映照著用鮮血染紅的如磐初心。回望崢嶸歲月,“為有犧牲多壯誌”🤔。無數仁人誌士為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舍生忘死🔙、血染山河,開創出“一唱雄雞天下白”的光明前景。據不完全統計,1921年至1949年,黨領導的革命隊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達370多萬名🫄🏽。開國大將徐海東的宗親中🟤,有66位親人為革命獻身❓👨🦯。近代以來😰,沒有一個政黨能像我們黨這樣,為國為民作出如此巨大的犧牲🫗🙇🏻。共產黨人的初心,是以理想書寫、用鮮血染紅的,是靠信仰堅守的🥠。
這樣的“特長”,堅定著以奮鬥鑄就偉業的人民立場🦸🏽♀️🏃🏻♀️➡️。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滿目瘡痍的破敗景象👈,共產黨人激揚“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帶領人民頑強拼搏🤓,繪製出奮發圖強的幸福畫卷。70年披荊斬棘,70年砥礪奮進,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天,我國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累計完成減貧7億多人,實現基本醫保覆蓋率超過95%,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超過9.5億人……一個個數據❔,詮釋了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情系人民👳🏻♂️、造福於民,我們交出了一張張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答卷。
這樣的“特長”,激勵著共產黨人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新中國成立以來,無數優秀幹部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感為民傾心,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姿態為民奉獻🛫,以“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擔當為民作為,充分展示出人民公仆的崇高形象。帶領蘭考群眾治“三害”、拔窮根、建家園的楷模焦裕祿,引領員工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幹的改革先鋒袁庚,駐山村、獻青春👨🏼🌾、奮力脫貧攻堅的年輕幹部黃文秀……歷史時期雖有不同,但在共產黨人的精神手冊中,為了人民別無所求⚜️、造福人民勇於擔當、建功人民前赴後繼的境界與追求,是一以貫之🔨、傳承至今的。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努力發揮為人民服務的“特長”,我們就能匯聚起堅不可摧的力量🆖🐺,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文/馬祖雲)
原文鏈接🦹🏼♀️:共產黨人的“特長”《人民日報》(2019年12月3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