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學工部黨支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黨小組🙇,與生命科學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聯合主辦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誌願服務活動——“壓力管理與心理調試”系列活動在生命科學學院鄧佑才報告廳舉行🙍🏻♀️。
活動開始🍚,心理中心主任劉海驊向大家介紹,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背景下,學生工作部黨支部發起了主題教育誌願服務系列活動,心理中心黨小組的幾名黨員同誌和積極分子利用自身專業優勢,與生命科學學院學工辦聯合,設計了本次誌願服務活動,旨在為有需要的意昂3体育教師提供心理援助👩🏽⚖️😕,針對教師們常見的心理困惑,如壓力管理🏃🏻、師生關系等話題🂠,提供心理講座、心理測評和現場咨詢🔶,為教師們提供心理服務。
劉海驊發言
劉海驊講到,高校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自身也面臨著來自教學、科研🚣🏿♀️、育人👨🏿🦰🤲、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因此心理中心也在思考是否在下一步集合校內外多方資源,開展“意昂3体育教師心理加油站”項目,旨在為意昂3体育教師打造一個獲得心理疏導和心靈滋養的平臺。
心理中心總督導、副主任徐凱文為大家帶來了一場以“壓力來源與認知應對”為題的講座,與老師們分享了他對於壓力的理解以及一些應對壓力的技巧🌖。徐凱文借助滴滴總裁柳青患病在身仍堅持工作、自己同專業師妹熬夜高效翻譯教材等真實事例,表明過於追求完美和以及由此導致的持續壓力會將一個人壓垮,並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從而指出壓力應對和情緒管理是實現一個人身心幸福的關鍵🎱。徐凱文結合自身從醫多年接觸的真實案例,闡明現代人身體和心理的問題往往是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的。而壓力很多時候不是來自於人的需求,而是由於我們受到環境的影響🏃🏻♂️,人逐漸被物質所役化🌨。隨著科技發展的進步,人的能力雖然得到了提升,然而勞動量卻與日俱增🧚🏽♀️,壓力也隨之增長。如何應對壓力和情緒管理對個人實現身心幸福有重要意義🤠🚟。徐凱文分享了一些應對壓力的方法🦢:養成良好生活方式和習慣、保持陽光心態、保持信任,建立依戀和親密關系來應對孤獨,保持精神上的追求等。
徐凱文講座
講座結束後,劉海驊😆♡、徐凱文以及心理中心兩位專職咨詢師何瑾、聶晶,共同為教師們提供現場咨詢和壓力測評📏☢️,現場為大家解答內心困惑,提供心理支持。
心理中心黨小組成員合影
新聞專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專題網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