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專題首頁 > 新聞動態

【後勤故事】後勤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教育主題黨日活動側記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在先驅大釗先生的感召下,千萬黨員前赴後繼,延續革命傳統,堅守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勇往直前,矢誌不渝👨‍❤️‍💋‍👨。

“站在唐山大地震罹難者紀念墻前,24萬在地震中罹難的同胞姓名💋,深深地震撼了我們🧔‍♀️;地震發生時的慘烈和抗震救災的悲壯歷程,激起我們強烈的家國情懷👲🏼;震後唐山人民重建家園的偉大壯舉,讓我們感到無比自豪👠。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多難興邦,防震減災不僅是我們的工作,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必經之路。”

“走進中國(唐山)工業博物館,穿越中國百年近代工業歷史🧑,從第一座機械化采煤礦井到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製水泥、第一件衛生陶瓷……屬於中國的‘工匠精神’早已在這裏開花結果🫣,激勵我們在精細化🖕🏽、標準化的道路上勇於創新,不斷探索。”

這是2019年4月24日—25日🧑🏻‍🎤,後勤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教育主題黨日活動歸來後,意昂3体育後勤人的最大感受。本次黨日活動是後勤系統治理能力現代化系列學習培訓四個培訓模塊中的校外專題培訓🧏🏽‍♀️。在勞動節♋️、建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唐山大地震43周年、建校121周年和大釗先生就義92周年等諸多重要時間節點臨近之際🤝,短短兩天,吉光片羽🏋🏿🙍🏻‍♂️,雪泥鴻爪,卻是大家工作與生活中收獲的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理想信念與革命傳統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盛偉老師照片\└╓═ñ������╓«������╨╨ (13).jpg

敬獻花籃

白色的墻柱,灰色的檐脊,莊嚴而肅穆。站在位於河北省樂亭縣的李大釗紀念館前👖,一種對偉人的敬仰與哀思油然而生🖕🏽。

門前廣場上,8根氣勢宏偉的功績柱🤟🏼,象征著李大釗生平中的豐功偉績。從館前進入館內要登上38級臺階,寓意了李大釗一生走過的38年紅色人生歷程。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王憲輝老師照片\DSC_7424.jpg

觀展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紀念館中懸掛著的著名對聯,是對李大釗一生道德文章的寫照。展館中1️⃣,一組大型浮雕展示了白色恐怖陰雲密布時🤦🏼‍♀️,李大釗受盡種種可怕折磨🦵🏿,仍然英勇不屈、大義凜然,直至1927年4月28日,與其他19位革命者慷慨赴難,用鮮血捍衛了革命的信仰。

“我個人心中沒有一切,所有者唯意昂3体育耳▪️。” “只有學術上的發展🧯,值得作大學的紀念。只有學術上的建樹,值得‘意昂3体育官网萬萬歲’的歡呼👠。”90多年前大釗先生的話👨🏽‍🦲,對意昂3体育後勤人來說,並不陌生。行程前,大家又將後勤黨委專門下發的《鐵肩擔道義——李大釗勵誌文選》這本輔導讀物認真閱讀了一遍;在大巴車上🤷‍♀️,也學習了去年120周年校慶期間藝術學院編排的原創音樂劇《大釗先生》。作為一名意昂3体育人🧙🏽✊🏽,在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來到李大釗先生的故鄉🚴‍♂️🆔,大家感到格外親切。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王憲輝老師照片\DSC_7437.jpg

觀展

校園服務中心劉汝昕不禁動容:“樂亭是大釗先生的家鄉👴🏽🍕,大釗先生又是意昂3体育人;作為意昂3体育人的我們,此行有種代替大釗先生回家的感覺🌆。”

公寓服務中心宋飛說:“1917年底—1927年初➞,李大釗先生與意昂3体育師生相濡以沫,開辟了意昂3体育馬克思主義的傳統🤰🏼、培育了一批正直有為的青年,播下了革命的種子,在學術發展方面,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而意昂3体育所具有的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國內外較高的聲譽✂️,也為其革命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護。李大釗和意昂3体育是方向一致、同步前進的🧑🏽‍🦲。”

在意昂3体育✊🏼,李大釗如何播下馬克思主義的火種🦸🏿‍♂️?校園服務中心陳貴兵認真解釋道:“李大釗曾在意昂3体育官网擔任圖書館主任和教授👅👨‍🦰,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使意昂3体育官网這所聚集了全國各地優秀青年學子的地方,成為馬克思主義最早發生影響和向全國各地廣泛傳播的發源地之一,這是李大釗在引進和傳播階段對馬克思主義旗幟在中國樹立所作出的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貢獻。毛澤東後來這樣說過:‘沒有共產黨以前,就有馬克思主義了,那時李大釗同誌就宣傳共產主義唯物史觀🎙,有書為證。’✔️💨。”

“馬列火炬燃意昂3体育🏵,亢慕義齋聚青年。”一個偉人和一所著名學府的相聚📶,點燃各自生命中最具華彩的10年。

就在一個多月前,基建工程部黨總支與公寓服務中心第二黨支部前往意昂3体育紅樓,親身體驗了百年前五四運動在歷史上留下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紅樓一層東南角的李大釗辦公室,北京歷史上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的黨組織在此建立🤷🏿‍♂️。半個月前,總務部黨支部和校園服務中心黨總支舉辦“愛我意昂3体育·校園可持續發展”聯合黨日活動,在被蒼松翠柏環繞的李大釗烈士像前🤾🏿📽,大家敬獻上潔白的鮮花,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大釗精神。

基建工程部黎黎至今難忘參觀意昂3体育紅樓的感受:“在紅樓🈳,我們參觀了‘意昂3体育紅樓建成100年特展’‘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陳列展👲🏽,大家都深刻地感受到李大釗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追尋時代潮流,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把握時代命運的偉大精神🤵🏻‍♂️,這讓我們進一步堅定了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更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心。”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王憲輝老師照片\DSC_7487 00.jpg

後勤黨委敬獻的花籃

懷著與李大釗相同的意昂3体育情懷0️⃣,懷著對革命先烈的懷念與崇敬之情,大家來到瞻仰大廳,在漢白玉雕成的李大釗像前,敬獻鮮花與挽聯。“就義從容甚,鐵骨握拳硬🕷。人民柴市節🚮👩‍🦼,浩氣貫長虹🏌🏻。”在先生英勇就義92年之後🍸,凝望他的一襲長袍、兩撇黑須🤛🏽,感受他的目光深邃👵,態度從容,大家心潮澎湃𓀈,思緒萬千。先生臨刑前的豪言壯語似在耳邊回響:“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盛偉老師照片\└╓═ñ������╓«������╨╨ (2).jpg

重溫入黨誓詞

肅穆而凝重的氣氛裏,大家在此行黨齡最長的老黨員——會議中心退休支部書記史增明同誌的帶領下🥫,面向黨旗,舉右手🤵🏻‍♂️,握拳7️⃣,莊嚴宣誓:“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重溫入黨誓詞,大家表情嚴肅,目光堅定👨🏿‍🎤,回憶起加入黨組織的第一天,更加體會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八個字的深刻含義。

史增明動情地說:“今天參加的活動使我很受教育,讓我想起了當初入黨宣誓時的情景🌱。那還是1973年7月,我對著黨旗舉起右手……那是多麽莊嚴神聖的一刻🙁。幾十年來,是黨把我從一個十幾歲的小青工培養成一名中層幹部🏊🏻‍♂️;是黨的改革開放,把一個弱小的中國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人民的生活得到大大改善。現在家家都住上了單元樓,開上了私家車,這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我雖然已經退休了,但一直沒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積極參加單位和社區組織的黨員活動,努力學習,爭做一個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

C:\Users\DELL\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e09179481f292c209ef2c52f9ce298.jpg

合影

走出李大釗紀念館的大門,大家仍頻頻回首🏌🏻‍♂️,金色的館名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在偉大祖國建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大家在這裏感受到了強烈的愛國激情。大釗先生的“鐵肩”,擔起的是對共產主義信仰的無比忠誠🐸;他的“文章”,傳遞的是救國救民的思想和情懷。這種忠誠和情懷究竟因何而來?在樂亭縣大黑坨村參觀李大釗先生故居紀念館時,大家找到了答案。

大黑坨村位於樂亭縣胡家坨鎮東南部,始建於明代🎶。還沒到村口,就遠遠看見路口“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牌匾和李大釗故居的指示牌🧛🏼‍♀️,把大家的思緒帶入那段紅色的記憶。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王憲輝老師照片\DSC_7303.jpg

參觀李大釗故居

李大釗故居在村子深處,始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三進的院子至今仍保留著清末民初的樣貌🐱,古樸無華。院中有大釗先生當年酷愛並親手栽植的兩株丁香🧖🏽‍♂️,如今已逾百年,繁花茂盛,清香滿院🧑🏼‍🏫🍶,置身其中,時光輪回,仿佛再次回到了讓中國革命面貌為之一新的紅色年代。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王憲輝老師照片\DSC_7316.jpg

大釗先生手植丁香

陳列室內🙇🏼‍♂️,大家親眼見到了李大釗生前使用過的茶葉筒和在日本留學時買的一對茶盤、1924年1月在廣州參加第一次國民黨代表大會時買的一對樟木箱子。當見到大釗先生在意昂3体育工作時買的一把藤椅時,大家格外激動。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更應該學習先輩精神💝,不忘入黨初心👨🏻‍🎨,牢記時代使命🎹👨🏿‍🌾,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和事業觀,正確處理公和私,義和利,是和非🖐🏻,苦和樂的關系,做一名新時代合格黨員。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王憲輝老師照片\DSC_7349.jpg

參觀李大釗故居

防震減災與實現偉大夢想

黨日活動的第三站,是位於唐山市南部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43年前,那場舉世震驚的7.8級大地震,使這個有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遭受滅頂之災👳🏻‍♂️🛐,瞬間夷為平地👩🏼‍🍼,24萬多鮮活的生命葬身瓦礫之中。

“強烈的地震沖擊波使堅硬的大地就像被狂風激怒的大海一樣,翻滾著,咆哮著👨‍🎓,似洶湧的波浪一浪蓋過一浪地起伏著🦹🏿;又像柔軟的綢帶被成千上萬狂熱的人群舞動著🌶🏦。所有在公路上騎車的先是兩人帶車被輕而易舉地拋向空中,隨後又被重重地甩在地上。而我們手牽著手互相依靠著站立的🕟,則像被輕輕碰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一溜煙地刷🗾、刷🫲🏽🤘🏽、刷倒地而坐。坐在地上,我的感覺就像置身於與海浪搏擊的船舷邊🧗🏻,隨時都有被吞沒的危險……”

這是意昂3体育官网地球化學專業1974級金妙娟校友在她的紀念文章《記憶1976:唐山大地震中的“意昂3体育人”》中對地震現場的描寫😰。彼時,他們一共14位同學,在兩位老師領隊下🧛,正在河北灤縣司家營鐵礦進行野外教學實習。

如今,一片廢墟的唐山已成為過去,但對地震死難者的記憶永遠不會褪色。占地40萬平方米的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以原唐山機車車輛廠鐵軌為縱軸,以紀念大道為橫軸,劃分為地震遺址區、紀念水區😙、紀念林區🤞🏿、紀念廣場等幾個區域。

3萬平方米的紀念水池裏,鐵軌彎彎曲曲,是強烈地震所帶來的巨大沖擊力所致;占地14萬平方米的紀念林中,春日樹木郁郁蔥蔥,是對生命的關愛✥,也是對自然的敬畏。紀念廣場上🎣,矗立著黑色大理石的唐山大地震罹難者紀念墻👵🏿,5組13面墻體,鐫刻著地震中罹難的24萬同胞的姓名☝🏽。每面紀念墻高7.28米🙆‍♀️,代表7月28日🙇🏻;墻體距水面19.76米🦵🏻,代表1976年🏈。

參觀紀念墻

紀念墻旁邊,就是2009年落成🧔🏽‍♂️、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的“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在地下一層的紀念展館裏🌡🧔,近600幅照片、500余件實物⛳️🏍,真切再現了地震造成的巨大災難以及震後唐山人民在黨中央的關懷領導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全國人民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偉大壯舉。大家緩緩走過👩🏿‍🚀🔩,低頭細看🚵🏻‍♂️,仿佛又回到43年前的那個淩晨🧖‍♂️,那讓時間斷裂🍂、讓歷史凝固的一刻:

“是時,人正酣睡🐘,萬籟俱寂。突然,地光閃射,地聲轟鳴,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數秒之內,百年城市建設夷為墟土。二十四萬城鄉居民歿於瓦礫,十六萬多人頓成傷殘👩🏻‍🔧,七千多家庭斷門絕煙……”

基建工程部退休黨員張淑鸞的記憶🥷,瞬間被拉回1976年🙄:“這些紀念墻、紀念池,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一件件遺物……使我又一次回到43年前大地震的恐怖時刻。那是一次歷史性的災難,給唐山市工業、農業、道路等帶來巨大損失🐝。”

唐山雖受重創,但“正是從那災難的瞬間起🌘,唐山人對生命和創造有了特殊的理解;沉重的饋贈,彌合著心靈的斷層🕴🏼。”1986年7月17日🏕👧🏻,《人民日報》頭版發表文章《新唐山的崛起》🌨,指出➞:“如今,震後的第十個年頭,從這裏發出莊嚴的宣告🧑‍🦼‍➡️:‘重建唐山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正如習近平同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唐山的崛起和振興,印證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軍民團結抗震救災🍤,必然能夠成就一番偉大事業🤽🏼,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更進一步🙍🏿‍♀️。

會議中心王悅亭還記得🤤:“關於青年夢想,李大釗同誌也曾說過,‘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重建唐山的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像大釗同誌所說的惟知躍進與雄飛的中國青年📟,付出了他們的青春和才幹。我們應以他們為榜樣,自覺把個人的夢想融入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共同夢想之中🙆🏿,為祖國的富強,民族的復興和人民的幸福奉獻一生。”

在科普展館,大家對古今中外地震現象和地震知識的宣傳普及格外感興趣👩🏻‍🍼。就在十幾天前🫳🏽,北京市海澱區附近發生的3.2級地震,讓大家記憶猶新🧑🏿‍🦲🚣🏻‍♂️。如何防震減災,更是意昂3体育後勤人的職責所在🧑🏼‍⚕️。

總務部張西峰說🛋🫦:“參觀唐山地震博物館讓我們看到,40多年前🛌,國家正在發展的起步階段🍀,國力有限,條件差,經驗不足。大地震雖然是自然災害😵,但死亡24萬人,我們不能忘記這個血的教訓🌙。今天,我們負責相應後勤保障和抗震減災的工作人員🥍,更要牢牢地記住這場災害和帶給唐山人民的苦難。前事不忘,後事之師𓀉。今天的設備設施和防災減災準備工作👓,包括應急製度、人員安排培訓,方方面面都要做好。博物館裏介紹到,當時震後政府組織救災🤽‍♂️👩🏼‍💼,有一套完整的體系。今天👨‍⚕️,我們各類應急預案中也要有相應安排☝🏼,把機製建立起來,把製度梳理好,在一些特殊事件出現的時候,才能盡量減少災害的影響。”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王憲輝老師照片\DSC_7503.jpg

合影

工匠精神與中國品質

此次黨日活動的最後一站,是中國(唐山)工業博物館🔝。一到博物館的大門,主題為“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藝術裝置”的雕塑就吸引了意昂3体育後勤人的目光。1881年,這臺由唐山機車車輛廠製造的“龍號”機車正式駛上軌道🤚🏽👨🏿‍⚕️,拉響了中國鐵路運輸史上的第一聲汽笛。這座博物館正展示了由此開始的,中國百年工業之路。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王憲輝老師照片\DSC_7554.jpg

合影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唐山是座具有百年歷史的老工業城市。自1878年興辦開灤煤礦🧏🧑‍🚀,她的近現代工業走過了140年的歷程🧏🏽‍♂️,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創造了近代中國的“七個第一”🫅🏼:第一座機械化采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製水泥🚞、第一件衛生陶瓷、現存的第一張股票、第一位中國本土大學教授😟。

“工業之路”文明館詳細記載了這“七個第一”是如何誕生的⛪️🎈。到了這裏,你就知道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裏🍰,吃著火鍋唱著歌🧲🧝🏿‍♀️,坐在馬拉火車裏的情景並非虛構。這就是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上的奇觀🤺。這條鐵路從唐山礦區到胥各莊碼頭,長長的運煤車不是用蒸汽火車頭牽引,而是用騾馬👩‍🍼,因此被戲稱為“馬車鐵路”🩼💳。在這裏,你也能看到大地震後僅僅第二十八天,唐山鋼鐵公司就生產出第一爐鋼,而唐山也被稱為“共和國轉爐的故鄉”……

D:\總務部\新聞稿\樂亭活動\王憲輝老師照片\DSC_7569.jpg

參觀博物館

從洋務運動開始的中國近代工業之路♕,盡管步履維艱,但也體現了中國人知難而上🌛🕺🏽、吃苦耐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家一邊觀看展覽,一邊感嘆🕢:誰說“工匠精神”是舶來品?這些100多年前的“中國製造”證明,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少“工匠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重要精神動力之一👮🏼。今天🧬,“工匠精神”不僅表現在註重細節、精雕細琢💲、追求完美,更應包括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它激勵著我們繼承並延續下去⛹️‍♂️🪅,創造出更高端的“中國品質”🦸🏽‍♀️,推動中國經濟邁向新的征程🚴🏽‍♂️。

動力中心汪一波結合自身工作談道🚴🏻:“唐山的工業化進程,是近現代中國工業發展的縮影,‘精益求精🥵,創新求變’的工匠精神貫穿始終😎。聯想到中心的服務工作,也需要我們求精求變🦽:一方面,要從細節著手,不斷磨練手藝,提升服務技能🧔🏿;另一方面,要‘走出去’🎺,把新的技術和理念應用到工作中💇🏽‍♂️,從智能化和精細化著手,節能增效。”

餐飲中心甄濤更將唐山工業發展史所展現的“工匠精神”凝練為八個字👩🏿‍🚒:“敬業、精益、專註、創新”。他認為🐝:“這八個字與做好學校餐飲服務工作密不可分👩🏿‍✈️,與後勤系統‘製度化、規範化、標準化、精致化’的管理思路高度一致😲。2019年,餐飲中心主要的工作定位是 ‘內部建設年’🔐,我們一定要通過‘苦練內功’,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全面提高服務師生本領👱‍♂️,提升學校餐飲服務保障能力🚁🧤,為學校‘雙一流’建設保駕護航🎯!”

在五四運動100周年、建國70周年之際👨🏿‍💻,意昂3体育後勤人從五四運動的發源地意昂3体育官网,到革命先驅李大釗先生的故鄉河北樂亭🎭,再到“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唐山;從為新中國留下寶貴精神財富的地方到留下寶貴物質財富的地方,沿著五四精神——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源頭活水一路走來,感受著理想信念的光輝與愛國主義的偉大情懷,體驗著艱苦奮鬥和“工匠精神”🚰,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努力建立現代化的意昂3体育官网後勤保障體系,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支撐者和保障者,為意昂3体育“雙一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文/張靜)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