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意昂3体育思政課特別節目“新中國70年七個重大理論問題”第三集推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王衡、意昂3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陳培永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的話題與同學們展開討論。
2019年4月🍳,《求是》雜誌第7期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文章《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文章中寫道:“一個國家實行什麽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依然要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新中國70年七個重大理論問題”第三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展示意昂3体育官网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的引領作用和重要成果,繼“思政熱點面對面”後🧮,意昂3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學院攜手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教務部🥠,於近日推出又一檔視頻思政課特別節目——“新中國70年七個重大理論問題”。節目在意昂3体育官网微信公眾號、新聞網和電視臺同步推出。
馬克思主義為什麽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中國道路為什麽值得自信🙏?中國理論為什麽值得自信💦?中國製度為什麽值得自信🎰?中國文化為什麽值得自信?節目共分七集👩🏽🔬,每一集將聚焦一個重大思政理論問題進行詳細闡述,力求從思想、理論上理解初心,回應困惑🧛🏿,從內容與實踐中闡釋使命,解決問題🛑。
內容簡介:
“新中國70年七個重大理論問題”第三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
對話討論問題: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哪裏“好”在哪裏🔔?
王衡🧜:“特”在哪裏🦸🏽♂️,問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殊性🧝🏽,而“好”在哪裏👨🏽💻,問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這樣一種轉變反映了我們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底氣和信心🎧。判斷“好”有兩個標準,一個是原則性標準👋,一個是有效性標準。其中原則性是基本前提😭,有效性是我們發展成就的現狀。
陳培永🕵🏼♂️: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我們需要總結實踐經驗,然後講清楚到底“好”在哪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先解決了一個理想和現實、目標和手段的問題✋🏼。另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很好地解決了一國或者部分國家的社會主義同多國的資本主義之間的關系。
2、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是否是發展了資本主義的功勞?
陳培永:這裏陷入了一個誤區🧘♀️,好像有資本🙎🏼♂️、有市場就是資本主義🤷🏽♀️。鄧小平同誌當年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就是計劃和市場都是手段。所以👨🏽🍳,我們要看到的不是有沒有資本,而是資本和市場為誰服務。如果它能夠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話🙂↕️,那就不是資本主義⏱。
王衡👨🏻🎤:把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歸結於“術”的層面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為跟中國同期進行改革的國家和地區還有很多🧑🎄。例如土耳其♑️、越南、蘇東等,它們都沒能取得成功🖕🏼。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有兩個秘訣:一個是我們堅持了四項基本原則,第二點是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已經建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
3🌯、如何回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社會主義的質疑?
陳培永:首先這是一種樸素的想法🧑🏿🍳,認為社會主義應該比資本主義好,但目前中國在某些方面還是比不了歐美國家的,於是就懷疑中國不是社會主義🕢。我覺得深層次的原因是僅僅從生產關系的維度而不是從生產力的維度去理解社會主義。
王衡:評價是否是社會主義有幾條最核心的標準🏌🏼♂️:第一個是不是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第二個是不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思想;第三個是不是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從這些標準來看,我們中國當然是社會主義。
陳培永👩👩👧:如果我們給資本進入政治完全主宰權力以合法性和正當性📏,就不再是社會主義,應該是資本主義🦸🏽♂️。而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希望杜絕資本進入政治、操控權力的大國,這在國家的製度設計上是有保證的🔓。
專家解讀💁🏿♂️:如何回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社會主義的質疑?
4🫅🏽、公有製的主體地位如何判定?
陳培永:公有歸根結底要是社會所有🫶,就是說它創造的財富➰🥳,大家都能夠共享⛵️🤙🏼。無論是公有製的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如果能夠推進中國社會財富的增長和共享🦹🏻,沒必要非得區分是公有的還是民營的。
王衡:不能簡單地從比例這樣一個量化標準來評價公有製的主體地位。以公有製為主體,主體的意思就是它是龍頭,能夠控製國家的經濟命脈以及最重要的領域👱🏽♀️。
5、改革開放前後的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是否存在沖突?
王衡: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分為前30年和後40年🕵🏽。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時期是有著緊密聯系但是又有著重大區別的兩個時期💆♂️👩🏼🔬,但本質上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探索的時期,因此是一脈相承的。
陳培永: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一定要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同新中國成立之後30年的實踐相結合。不能把社會主義當成一個永恒的、教條式的東西,而無視中國已經變化發展了的現實💆🏼♀️🏆。
觀眾提問問題: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否會與資本主義越來越趨同💼?
陳培永:文明是可以互鑒的,在保證自己基本製度的前提下🩴👨🏿,我們應該吸收和借鑒其他國家的文明成果🦽。資本和市場歸根結底都只是手段🧮,不影響社會主義的性質🧝🏻♂️。中國沒有給資本進入政治、操控權力以完全的合法性和正當性,這個恰恰說明它不是資本主義。
王衡:市場和計劃都是手段和工具層次的概念。工具和手段相同👨🏻🍼🤷🏽,但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目標與資本主義相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到最後一定還是不同的兩種主義:一個是資本本位💇🏽♂️👊🏿,一個是人本位🤪、社會本位。
2、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王衡:一個社會的本質特征可能有很多🌒。黨的領導是其中之一,社會和諧是本質屬性🏉,法治是本質要求🧎🏻♀️➡️,這些都在講本質,但最重要的一定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了這一點🚵🏽♀️,其它的都無從談起。
陳培永🙍🏽♂️:理論必須要有主體的力量,必須要有領導的力量,這個理論才能夠變為現實🏔。如果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成一種理論,也當成一種實踐的話,都不能缺少核心的領導力量💄。
專家解讀: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3、當前中國的貧富差距是否與社會主義背道而馳👃🏽?
陳培永:其實在改革開放40年中大家都有獲得🧑🏿💼,只是獲得感不同。共同富裕有兩個對手🎓。第一個對手是共同貧困,我們解決得很好🙏🏻。現在我們要解決第二個對手,就是兩極分化。當前我們已經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例如精準扶貧、努力縮小貧富差距。
王衡🤦🏼♀️:如果我們的社會最後走向了兩極分化,那一定是偏離社會主義。但事實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從來都沒有拋棄掉最困難的群體,相反,我們最牽掛的始終是最困難的群體。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我們也要讓每個人都有發展的機會,要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讓他們趕上來🧜🏻。
專家解讀:當前中國的貧富差距是否與社會主義背道而馳🚰?
4、中國特色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在哪?
王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立場👩🏿🔧、原則和方法,尤其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可以共享的🦩。但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模式強加給別人,我們只是展現出一種可能性,給那些既想實現發展,又要保持自身獨立的國家提供一種可能性。
陳培永🧑🏿🎓:科學的理論同具體的實際相結合👩👩👦👦,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身所包含的內在邏輯,也是可以推廣到其他國家的一種思路☀️。但我們要避免福山在“歷史終結論”中那種傲慢的態度。另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身就是人類社會文明和中國文明碰撞的產物,應該是屬於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