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12日專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瞻仰雙清別墅、來青軒等革命舊址,參觀香山革命紀念館✋🏼,觀看《為新中國奠基》主題展覽🏊🏻♀️,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全國勝利和黨中央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歷史,緬懷毛澤東同誌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起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滿懷信心繼續把新中國鞏固好、發展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3月25日入駐香山。9月中旬毛澤東正式遷居中南海🚡。中共中央在香山時期領導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完成了向全國進軍☞、籌備新政協、籌建新中國三件大事,實現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提出的各項戰略任務,完成了歷史賦予的偉大使命💁🏽♂️©️,做出了特殊的歷史貢獻。
中共中央在香山時期領導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
首先🧑🏻🎨,指揮渡江戰役😂,解放全中國👩🏿🦰。三大戰役結束後,國民黨軍隊主力已被消滅,人民解放戰爭取得了基本勝利👨🦽➡️,但“那時天下還沒有定,半個中國還未解放”。
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在香山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要求“堅決、徹底、幹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人民解放軍分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在西起江西九江東至江蘇江陰長達500余公裏的戰線上,強渡長江,一舉突破國民黨軍長江防線。
4月23日,解放南京,結束了國民黨22年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南京解放後,毛澤東在香山雙清別墅寫下《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著名史詩👩🏻🏫,抒發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豪情壯誌。
此次向全國進軍3️⃣,其規模之大、地域之遼闊👨🏻🦳、發展之迅速、指揮之高明、戰果之輝煌,都是中國戰爭史上所沒有的,中國人民最終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實現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這是歷史的壯舉、人民的勝利!
其次♣️,籌備召開新政協😬,建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間,圍繞如何籌建新中國、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領導人、無黨派民主人士及其他各界人士,開誠布公、坦誠相見,進行了真誠的溝通交流。
這期間🥰🙍🏻♀️,毛澤東在香山雙清別墅會見了各界人士,包括: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領導人李濟深、何香凝,中國民主同盟領導人張瀾、沈鈞儒,民主建國會領導人黃炎培,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等民主人士🫅🏻;及國民黨政府的北平和談代表張治中、邵力子、章士釗🧏🏿♂️、黃紹竑、劉斐等人。
毛澤東誠懇地對他們說👨🏻🦯➡️,我們今後要一起長期共事🧏🏿♀️,我們大家既是坐轎者,又都是抬轎者🆗。每一個愛國的誌士仁人🧣,都可以自己的特長參加人民政府的工作,不但要做到盡職盡責,還要做到有職有權👐。
最後💃🏻,籌建新中國👧🏿,確立新中國的“四梁八柱”。在籌備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組織起草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後被認為是新中國的“臨時憲法”。《共同綱領》和毛澤東的《論人民民主專政》,根據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提出的基本構想,確定了新中國內政外交的基本方針政策。
香山革命歷史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雖然只有半年時間🥸,但這裏是我們黨領導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是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重要標誌,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間,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表現出中國共產黨人的獨特精神氣質和崇高思想境界🧛🏼♂️🧑🏻🦳。這段香山革命歷史,厚植於為國為民的初心🤱,孕育於“進京趕考”的征程,凝聚於解放全中國🦹🏿、籌建新中國的偉大壯舉,具有獨特而豐富的歷史價值𓀈🤵🏻♀️。
第一🧝🏿♂️⛽️,能夠啟迪和激勵共產黨人堅定不移地領導和推動“兩個偉大革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接續奮鬥🚳。“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要求,這是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中國革命之所以發生,歸根結底是由於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利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和中國社會的進步🧒🏼,必須通過革命的方式將其徹底打碎⛵️,解放生產力、解放中國人民🧑🏻🦰。在這麽多年的奮鬥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不僅領導完成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而且領導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領導推動著改革開放的“第二次偉大革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改革中面臨著更為深層次的問題和更加嚴峻的挑戰,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弘揚革命到底的奮鬥精神,能夠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而清醒地理解“兩個偉大革命”的辯證關系,勇於自我革命,直面自身存在的問題,敢於刮骨療毒,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保證我們黨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
教育引導全黨更加自覺地用“偉大的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的社會革命”🧎🏻♀️,增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製機製弊端👩🏻💼,更加自信、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的時代洪流👩🏼⚖️。
第二,能夠啟迪和激勵共產黨人以超越自我的大境界👮♀️,團結凝聚起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磅礴力量。“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中共中央在香山👩🏽🖕,以高山大海的胸懷,把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海內外一切愛國僑胞、仁人誌士,集中在自己的旗幟下;把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民主人士優秀代表,吸納進國家機構擔任要職,為有系統✩、有步驟地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和國防的建設工作,建立了廣大而鞏固的統一戰線🏧👩🏿🦲,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在新時代,弘揚海納百川、精誠協商的團結精神,能夠啟迪和警示共產黨人🤙🏿,必須高舉愛國的旗幟,高舉民主的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能夠推動我們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和政治協商製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大力發展人民民主,“在中國社會主義製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人民內部商量好怎麽辦”,從而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第三♕,能夠啟迪和激勵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導向,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大國大黨,正道滄桑”。中國共產黨之“大”,在於人民至上的“大情懷”🦶🏼。中共中央在香山🧙🏿♂️,完成了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任務🧗🏻♀️🪢,出色完成了一張趕考的“考卷”,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堅決實行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獲得土地,有了可靠的生存權,也正因此才有諸如“我送親人過大江”的感人畫面🤜🏽,才能形成“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革命力量🧑🏼🦳,完成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歷史任務🧑🏿🎨。始終牢記為什麽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政權性質的試金石🧑🏽🚀。
新時代👨🏽🔬,必須深刻理解、時刻牢記“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一赤誠初心,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要緊緊圍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深深紮根人民➙、衷心服務人民。(文/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陳誌楣 丁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