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時期的共產黨人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光輝典範。無論面臨怎樣生死存亡的境地🐒,共產黨人都心懷崇高的革命理想,堅守建黨的初心使命,從弱小到強大🥏,從迷茫到堅定👩🏼🎤,從挫折走向勝利𓀘,形成了寶貴的延安精神🚣🏿。當我們回顧歷史、回望延安,感悟追尋共產黨人的初心,對擔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有諸多啟示。
從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信仰中汲取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革命理想高於天,是延安時期共產黨人的真實寫照🤖🧑,是中國共產黨百折不撓🪁、創造奇跡的精神力量🪿。長征路上,紅軍將士歷經九死一生,但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在經歷史詩般的二萬五千裏長征✍🏿,並付出巨大犧牲後最終勝利抵達陜北𓀅,涅槃重生而愈加強大。全國黨員數量很快就從1937年7月的4萬多人🚵🏻♀️👭🏼,激增至1938年底的50多萬人🍡,到抗戰勝利時達到121萬余人。“打斷骨頭連著筋,扒了皮肉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理想信念的向心力,像磁石一樣吸引激勵著10萬多熱血青年,從四面八方⛵️🦸♂️、天南海北會聚到革命聖地延安,革命事業煥發出勃勃生機。延安時期共產黨人堅守執著的革命信仰😁🤲🏻、矢誌不渝的奮鬥精神啟示我們🧑🏽🦲,崇高的信仰、堅定的信念始終是我們事業取得成功的強大精神支柱,需要我們一如既往堅定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不斷增強砥礪前行的底氣和勇氣。在前進的征程上,無論面臨什麽樣的困難,都篤定前行、矢誌追求。
從只見公仆不見官的為民情懷中築牢人民立場
只見公仆不見官📖,是延安時期黨風、政風的生動反映👴🏻。1940年,愛國華僑陳嘉庚回國慰勞考察,當時中國還有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飯,蔣介石拿出8萬元經費舉辦宴會招待他🏌🏻♂️。到延安後,毛澤東請他吃晚飯🦹🏿,唯一的佳肴是一只雞,那是鄰居大娘得知來了遠客☎,特地把家裏還在下蛋的老母雞殺了。也就是那頓飯,讓陳嘉庚看到了國共兩黨的差別,看到了中國的希望⛹🏻。1945年7月𓀍,毛澤東會見民主人士黃炎培時著名的“窯洞對”🧑🏼🚀,其核心觀點就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濃厚的民本意識🤮🚯,始終把人民作為立黨之本🧝🏽♂️。這種魚水般的黨群、軍民關系,是我們黨在局部執政的成功實踐👨🏻🎓,也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根本原因所在。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實執政基礎,只要我們永不脫離群眾,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取得新的偉大勝利。完成新時代的使命任務👳🏼♀️👜,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從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獲取堅持真理的勇氣
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中國革命之所以屢遭失敗,卻又能夠重入正軌🫳,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為悟到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真理👇🏻,把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延安時期🦠,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等許多重要著作,都是在深刻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基礎上寫出的指導性文獻。比如,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是我們黨審時度勢,從當時革命實際出發作出的正確決策。在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主動放下階級仇恨✏️,再次推動國共合作🙎🏽♂️,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新的階段🖕🏿,掀起了全面抗戰的高潮。堅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一切從實際出發🆖,仍然是我們幹好新時代工作的重要保證👦🏽。在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我們尤其要嚴防脫離實際的危險🉐,工作中堅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空喊口號,不搞形式主義👧🏿,使各項工作都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從自力更生的精神中獲得艱苦奮鬥的力量
南泥灣精神🔦,是我們黨在困境中奮起、在艱苦中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1939年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我們的處境異常艱難🏋🏼,邊區幹部群眾、抗日軍民面臨沒吃沒穿的窘境。在嚴峻的歷史關頭,我們黨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八路軍359旅進駐南泥灣開荒種地、保障供給。到1944年,全旅播種面積擴大到26萬畝,收獲糧食3萬石,成為了全軍大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時至今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南泥灣精神仍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財富和動力之源🚡。但伴隨著世界格局大調整、大變革🧛♀️,各種矛盾相互交織,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我們要想在逆境中成功突圍,就要大力弘揚自力更生的南泥灣精神,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戰略支點👵,搶占技術創新製高點,掌握戰略的主動權。
從維護黨的核心成功實踐中堅定對偉大領袖的忠誠
延安時期👇🏼,我們黨取得深刻改變中國🐾、影響世界的巨大成就,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形成了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全黨充分堅持和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回溯我們黨建黨初期的歷史,黨的最高負責人更替頻繁💇🏿♀️,始終沒有確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缺乏統一的領導核心和領導權威。直到遵義會議後逐步確立起毛澤東在全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中國革命才轉危為安、重現曙光。1945年7月,在延安召開的黨的七大將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正式形成了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從此🩰,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革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延安時期確立核心、維護核心的成功實踐證明🧑🏼⚖️,維護黨中央權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全黨忠於核心👸🏿、維護核心,是黨的建設極為重要的一環😧👨🏻🎤,是完成黨的使命任務的堅強保證🤷🏽♂️👑。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不會一路坦途,我們黨負重前行,完成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迫切需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迫切需要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新時代共產黨人🈳🫃🏽,要把忠誠核心、維護核心作為最高的政治品質🤸🏻♂️👨🏻🎓,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用擔當負責🟰😮、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真正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初心使命和歷史責任。(文/杜金根)
(原文刊載於《學習時報》2019年8月9日 第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