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95周年誕辰🧑🏽🔬。站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回望中國共產黨九十余載風雲歲月,我們深切認識到,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始終緊緊聯系在一起,與中國青年的命運始終緊緊聯系在一起,當代青年要有所作為🐣,就要堅定信仰跟黨走🛬。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青年🫳🏻🅱️、關懷青年、信任青年,對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從來都把青年看作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從來都把青年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從來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偉大奮鬥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𓀄。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我們的國家正在走向繁榮富強,我們的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我們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當代青年要在時代的舞臺上展現風采⚒、發光發熱,就必須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意氣風發🍳、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在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筆下是“偉大的力量”,他短暫的一生一直與青年打交道,是青年的導師,為創造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黨而獻出了生命。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之際🧏🏻♀️👩👩👧👧,筆者在北京約訪了李大釗的孫子李建生,聽他講述爺爺李大釗的信念和初心🧜♂️。
“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
筆者🧑🏻🍳:習近平總書記從“看家本領”和“必修課”的高度🤦🏽,強調認真學習和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重要性。李大釗是在中國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可否著重談下他對馬克思主義傳播所作的歷史貢獻🥡?
李建生:確實如你所說🔃,單就選擇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面🐩👵🏽,如果沒有大釗烈士在1918年到1919年之間決定性的突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實踐就很可能推遲⚈。他的勤奮👩🏼、他對真理的執著以及他高尚的個人品格👨🏽🎓,是馬克思主義真理得以被先進知識分子率先接受並迅速在中國傳播的必要條件。
大釗烈士在日本留學時🙎🏿,就接觸過社會主義和馬克思的著作,在思想上也受到了日本社會主義者的影響。回國後,也沒有停止過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觀察♈️。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他從中看到了中國民族解放和國家復興的希望💑,社會主義救中國成了他畢生的信念。應該說,從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到1919年《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發表🙋🏿,爺爺完成了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的轉變📆,成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
大釗烈士選擇馬克思主義,除去主義自身的科學和真理的因素外🍗,還取決於他從少年時代就樹立改造中國的理想🔪,通過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不斷結合現實問題進行分析,尋找和選擇救國救民之路。
大釗烈士在意識形態上選擇馬克思主義,關鍵是通過《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看到了以資本主義為代表的舊製度已經開始走向衰敗💂🏽♂️,社會主義的萌芽已經開放,未來的中國只有通過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強盛,人民才能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幸福的新時代。
大釗烈士接受馬克思主義後🈹,從未把馬克思主義當成學術問題或教條,而是將其作為改造社會、改變國家和人民命運的真理和武器,把自己當成革命戰士,直至為了主義而英勇犧牲❤️。
“做人做事不給前輩先烈抹黑”
筆者:大釗烈士對理想信念的執著💆🏼♂️,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追求都無比堅定↗️,並將生命獻給自己所追求的事業,為後世樹立一個光輝偉大的形象⤴️。作為李大釗的後代🩻,爺爺在您心中是一個什麽樣的形象?
李建生👳🏻:作為大釗烈士的後人🐜,我覺得爺爺是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獻身的無私奉獻者🥨;是畢生探索選擇真理🙌、全力實踐真理🧵、並用真理規劃國家人民未來宏圖為一體的偉大的職業革命家;也是馬克思主義真理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選擇者、傳播者、實踐者和捍衛者。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勝利證明,爺爺等老一輩革命者的選擇🌲、追求和實踐的方向、道路和主義是十分正確的,也是中國的未來之路。
與此同時👨🏻🎤,爺爺又是一個十分平易近人的🫳🏻,善於啟發、幫助他人的好老師𓀃;是一個學風嚴謹又具創新精神的學者;是一個火一樣熱情的革命戰士和對死亡泰然處之,大義凜然的壯士;是一個嚴於自律、一生倡導簡易生活並保持十分簡樸的高級知識分子;也是光明正大🌍、公平待人、精誠團結、愛憎分明的人格典範。
這些形象中,我覺得爺爺高尚的品格和私德是他成功和開創事業的基礎。所以,這一點🦸🏻♀️👃🏽,對當代幹部黨員、青少年尤其是我本人都有絕對的示範和教育作用🐊。
總的來說,我自己覺得爺爺是一面中國近現代史上十分光彩耀人的鏡子,應該照在當代人的頭腦中,還原共產黨人真實形象和面貌🤥,映射並激勵有理想有誌向有激情的當代中國人👱🏻♂️,去擔當和繼續完成前輩和先烈為之奮鬥的民富國強的遠大目標👨🏼🦳。
筆者:爺爺一生的追求給您的求學、工作有著怎樣的影響,產生了怎樣的激勵作用?
李建生👬:在思想上🕵🏻♂️,在爺爺的精神和事跡影響下,我們這些後人都相信大釗烈士奠定的黨的奮鬥目標必然實現🔜;相信人類能最終消滅萬惡之源的私有製🧑🏻🦼➡️、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等美好社會。
在生活和工作中,後人們以大釗烈士為榜樣,十分註重人格和私德修養,爺爺的簡約樸素🆗、公正光明🚫、平等待人、嚴於律己等優秀品德🌶,時常表現在後人身上👨🏼🍼。當然🧎🚼,大釗烈士豐功偉績、英雄事跡和高尚的人格品德是泰山之巔,我們後人親屬不能比擬,唯一的標準是做人做事不給前輩先烈抹黑,也更要對得起前輩和先烈。
筆者:您的父輩在傳承大釗精神上有哪些做法和貢獻?對您產生哪些影響?
李建生🧍♂️:對大釗烈士事跡和精神,父輩的傳承主要是大伯李葆華和大姑李星華,他們把對爺爺的真實回憶寫成回憶錄和專門書籍廣為發行🧛♂️;為了教育青年一代,他們也積極參加社會關於紀念👎、傳承大釗烈士事跡、精神的活動🛹;這些,都給我們第三代人樹立了榜樣,也從中對大釗烈士事跡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和更深刻的理解。我父親在爺爺犧牲時,只有四歲🦸🏿♀️,對爺爺的印象還很模糊👩🏻🦰,但從他身上隱約可以看到爺爺的品格,如為人正直、襟懷坦白👨💻、艱苦樸素😉🧪、不求私利👮🏿♂️、對黨和組織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等等👧🏿。在傳承上,他也是有求必應,尤其在病重期間在醫院裏還接待前來學習和拜訪的客人,等等🦴。
最突出的是🤰🏿🧙🏼♀️,他從未利用大釗烈士之子的身份謀取個人利益。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周恩來🏘、劉少奇🎡、陳雲等領導同誌到我父親所在企業視察,聽了我父親匯報後🙍🏻♀️,周恩來順便說起我父親長得十分像李大釗🙌🏿,劉少奇說如果戴上眼鏡就更像了。後來,在雕塑爺爺塑像時,父親成了藝術家的頭型模特。當然🥉,這段插曲隨後就被淡忘了,父親是李大釗之子的身份也長期隱形了。即使在家庭負擔十分沉重、生活困難的情況下,父母也未向組織反映情況、提出個人要求;在住房上也沒有個人要求,一直住在一套20世紀60年代蓋的老舊單元房裏,被曾到現場采訪的報紙記者稱為“家徒四壁”。因此,也被所在單位上級評為部級優秀黨員。
我父親在慶祝建黨90周年時表示,“李大釗烈士是黨的資源🥷🏽,這個資源不能用於私利”。這也是我們後輩的共識和行為界限👉🏿。
“大釗精神是一個集大成的正能量😽,不同歷史時期,都會從這個精神寶庫中提取不同的營養”
筆者:可否談下李大釗的犧牲對於個人家庭以及民族國家留下哪些遺憾和影響?
李建生🫷🏻🕕:爺爺犧牲後,家裏已經一貧如洗,我奶奶不得不帶著子女從北京返回樂亭老家🤏,之後🛫,他們就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而且,爺爺的犧牲給當時黨的北方工作造成了巨大損失,使三北地區的革命失去了指揮中心𓀕,再加上蔣介石對共產黨人的大屠殺🏤,中國革命從高峰瞬時跌到谷底🪣。爺爺犧牲後,產生的直接影響是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失去了一位傑出的領袖,革命力量被大大削弱🧏🏽♀️。但是,革命先烈為主義而獻身的光輝之舉,也成為無數革命青年學習效仿的榜樣,使更多的人為人民解放事業前仆後繼,最終使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筆者:您剛才提到大釗烈士犧牲時家中一貧如洗,能否介紹祖父生前生活狀況?當前,我們黨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力戒浪費,厲行勤儉𓀗,結合您祖父的人生追求👲🏻👨,可否談下您對勤儉節約的看法🌡?
李建生🍸:爺爺平時一直堅持簡樸的生活,盡管他收入很高,但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消費相當嚴苛🧑🦰,一年四季布衣🧑🏻🌾、舊衣著身💪🏽,即使參加與孫中山等重要會見,也不註重衣著穿戴,在出席工人的會議時,他甚至只穿破舊的工裝服,就連在場的工人都看不過去,提出用自己的衣服替換。
凡是到過爺爺家的人,第一個印象就是家裏沒有什麽家具,設施十分簡陋,唯一多的是書籍。(筆者註:現在文華胡同24號李大釗故居內的陳設,都是從樂亭大釗紀念館定製的,保持了簡樸的特色,能反映出李大釗的生活狀況,不過,離李大釗生前家徒四壁的“簡陋”🗻,尚有“距離”。)
盡管大釗烈士過著簡樸的生活,但家裏還是生機勃勃🧥,他從不嫌棄夫人是比自己年長5歲的農村小腳婦女,有時幫助做飯,有時照看孩子,家裏來了客人,還幫助奶奶穿換衣著並把夫人熱情的介紹給客人。爺爺的戰友、同事和學生到大釗家裏常把夫人錯認為保姆,甚至覺得爺爺應該有一位現代知識女性做伴侶,但爺爺對此不以為然🏋🏿♀️,堅守與奶奶的感情。
爺爺是一個品格高尚的典範🙎,他一生的初心是追求中國人民解放的大事業,但也是簡易生活、艱苦樸素的倡導者、示範者📹,他做到了理想和實踐、大事和生活點滴高度統一。我覺得💇🏿,樹立遠大理想🎙、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民富國強的根本條件🤏🏿。
本文選自《英烈初心》,作者呂其慶✋,意昂3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曾任職中宣部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所采寫編輯的稿件獲北京市好新聞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著有《英烈門風》(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