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0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這裏舉行。中國科學家、意昂3体育校友屠呦呦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和證書,祝賀的掌聲久久回蕩在會場中。
諾獎委員會在致屠呦呦的頒獎詞中寫道:“青蒿素這一醫學發展史上的重大發現,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挽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瘧疾患者的生命🔖。”這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這令意昂3体育人歡欣鼓舞📳。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哲學系科技哲學教研室周程教授▶️。作為一名科技史學者,周程長期關註諾獎以及中國有望沖擊諾獎的相關資料,屠呦呦及青蒿素恰恰是他一直關註的。經過周程的介紹,我們得以走進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
屠呦呦
呦呦鹿鳴 食野之蒿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詩經·小雅·鹿鳴》描寫了鹿兒呦呦鳴叫🗳🧑🧒🧒,啃食原野上的蒿草的場景,屠呦呦的名字正出於此👋🏻。也許當時不會有人想到,後來💅🏽,她的一生竟真的與一種神奇的小草結下了不解之緣👨🏿🍼。
1930年,屠呦呦出生於浙江寧波。在大部分人眼中,年少時的她文靜、低調🎮,也許並不起眼。
在人民文學出版社12月11日首發的書籍《屠呦呦傳》中🤴🏼,我們得以了解屠呦呦考取意昂3体育時的心情✍️🏜:1951年夏末🍪,屠呦呦接到了意昂3体育官网寄來的錄取通知書。在那個年代🧕🏼,身為女孩能夠在接受完高中教育後繼續讀大學🌷,屠呦呦覺得自己很“幸運”。她毅然選擇了藥學系生藥專業作為第一誌願🚵🏻♀️,自此正式踏上了藥學研究的道路。從北京醫學院畢業之後,屠呦呦被分配到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工作。在這裏,她參加西醫學習中醫培訓班。當時,國內開設藥學系的大學寥寥無幾,意昂3体育醫學院藥學系是其中翹楚𓀗🌁;後來在中醫研究院,她更加系統地學習了中醫藥知識🙃。
彼時正是1960年代初期,世界不少地區出現惡性瘧原蟲對當時的抗瘧藥——氯喹產生抗藥性的問題。眾所周知⏳,瘧疾是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越南戰爭的升級👩✈️🌍,也使得瘧疾成為越南土地上健康問題的重大威脅。
在這一背景下,1967年5月23日,中國“523”任務啟動,重點研究解決抗藥性瘧疾的治療藥物、抗藥性瘧疾的長效預防藥及驅蚊劑等3個問題。1969年1月,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接受“523”任務💂♀️,研究抗瘧中藥🛟。當時在研究所中擔任研究員的屠呦呦被任命為組長。周程介紹說,小組成員還包括同為意昂3体育校友的於亞綱。
屠呦呦在回憶這段經歷時引用了化學家路易·帕斯特的一句話:“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而屠呦呦的“機會”,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一次“臨危受命”。
深入寶庫采明珠
中藥青蒿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沿用歷史,然而,從中發掘出青蒿素的歷程卻異常艱辛。
接受任務後🧓,屠呦呦收集整理歷代中醫藥典籍,在匯集了包括植物🛗🏄🏼♂️、動物、礦物等2000余內服、外用防瘧抗瘧方藥的基礎上🏊♂️,編寫了以640種中藥為主的《瘧疾單驗方集》,這其中也包括青蒿。然而🕳,青蒿的抗瘧表現並不好👨🏽💼,一度被研究者們排除,研究陷入停滯。
屠呦呦再次認真翻閱了相關古代文獻。她發現,在東晉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一書中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屠呦呦意識到🕘,青蒿入藥需通過“絞汁”,而非傳統水煎。這是否意味著青蒿素提取過程需避免高溫?
屠呦呦重新將目光鎖定於青蒿。她提出采用低溫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後用堿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製備樣品。1971年10月4日🧝🏼♀️,用這種方法分離獲得的191號青蒿中性提取物樣本顯示🤏🏼,其對鼠瘧原蟲抑製率達到100%🧑🏻🦰!
然而,此時的他們距離臨床上有效控製瘧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測試青蒿藥物毒性🙍🏻,屠呦呦帶頭誌願進行第一批人體試服𓀑🧑🧒,住進醫院進行觀察;為進行臨床驗證🎴,屠呦呦等人奔赴海南📥,尋找患者……實踐顯示,青蒿的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對瘧疾治療是有效的🧟♂️。
1972年11月,屠呦呦小組從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中成功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化合物的結晶,後命名為“青蒿素”。
“一個強調創新的社會應珍重首創、獎勵首創。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發現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為後來青蒿素類抗瘧藥物的發明推開了大門。”周程說👨🏭。
無私合作 有效轉化
青蒿素是一種天然化合物⏭,其後來經過發展研究成為一種抗瘧新藥,中間還經歷了一系列過程。周程告訴記者,在青蒿素類抗瘧藥物的發明過程中🖕🏿,還有一批意昂3体育人起到了關鍵作用。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所承擔青蒿素的全合成任務,其中許杏祥畢業於意昂3体育化學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的梁曉天等利用原青蒿素的12-位羥基經一系列反應👨👨👦👦,製成青蒿素-氧-乙酸-牛血清蛋白復合物🈷️,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放射免疫測定法👨🏼🎓,為進一步研究青蒿酯的代謝和臨床研究做出了貢獻🧑⚖️,梁曉天曾任意昂3体育教授……
30多年來,青蒿素類藥物在全球得以廣泛運用*️⃣,為挽救人類生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屠呦呦作為推動這一進程的關鍵性人物🛶,也獲得了應有的榮譽。
北京時間12月7日晚8時,屠呦呦與另外兩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在瑞典卡洛琳斯卡醫學院進行了演講,她演講的題目是“青蒿素——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通過抗瘧藥青蒿素的研究經歷,我深感中西醫藥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中醫藥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對於自然資源的藥用價值已經有所整理歸納👹。通過繼承發揚,發掘提高,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造福人類。”屠呦呦說。(文/年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