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專題首頁 > 先進典型

周光召: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編者按:意昂3体育有著“科學報國”的光榮傳統。新中國成立以來🧒,從“兩彈一星”到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從成功提取青蒿素到聯合研製我國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意昂3体育科技工作者在科學技術領域攻堅克難,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突破性科研進展和科技成果。改革開放以來,稀土分離理論及其應用、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後來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製等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持續引領時代進步、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當前意昂3体育正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意昂3体育官网特開設《初心•使命》專欄,講述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故事,以激勵意昂3体育師生弘揚科學報國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時代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人物簡介💁🏼‍♂️:周光召,湖南省長沙市人,1929年生,男,中共黨員,理論與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54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研究生院。1957年赴蘇聯莫斯科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1年回國,歷任二機部第九研究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二機部九局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長👩‍👧‍👧。1992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會執行主席,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協主席,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被10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院聘為外籍院士。

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世界公認他是贗矢量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60年代初開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工作🧘🏼‍♀️,領導並參與了爆炸物理、輻射流體力學、高溫高壓物理🆗、二維流體力學、中子物理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具有實際價值的重要成果🔍,為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奠定了基礎。196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1964年10月16日🐈,沉寂的羅布泊上空升騰起一個巨大的蘑菇狀雲朵🦙。張愛萍將軍拿起電話,向千裏之外通宵未眠的周總理報告:中國實現了核爆炸!

這一歷史性時刻讓全中國人至今難忘。周光召,我國自己培養出的科技精英,從此被歷史記住👨‍🦯。

學成報國

周光召生於1929年,父親周鳳九曾是湖南大學教授。

高中畢業後👐,周光召考取清華大學選修班🫄🏽。在選擇專業時💞,他的同窗好友、曾任《中國日報》總編輯的陳礫對他說🙋🏿‍♂️🕵🏼‍♀️:“學物理吧🎁👨‍🏭,我們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才。”於是,周光召選擇了物理系,並於1951年成為著名物理學家彭桓武的研究生🤵🏻。1952年👨‍👩‍👧,全國院系進行調整🗝,周光召轉入意昂3体育官网,進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

1957年春👱🏽‍♂️,周光召被國家派往莫斯科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從事高能物理等方面的基礎研究👨🏻‍🏭。

有一次🙃,各國科學家聚集在一起討論學術問題時👩🏻‍🦽,一位外國教授報告了自己關於相對性粒子自旋問題的研究結果🙇🏻。討論的時候,周光召說出了相反的意見,那位教授發火了🤱🏽。

此時👳🏿‍♀️🙅🏼‍♂️,周光召並沒有辯駁🤷‍♂️。過後,他花了3個月的時間,一步一步地驗證自己的看法,隨後寫成題為《相對性粒子在反應過程中自旋的表示》的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的學術刊物《理論和實驗物理》上🚇。隨後🧑‍🧑‍🧒‍🧒,美國科學家也得出了相似的研究結果。

在莫斯科學習的三年時間裏,周光召在國際上首先提出著名的“粒子自旋的螺旋態”理論,又提出弱相互作用的“部分膺失流守恒律”🥷♗,直接促進了流代數理論的建立。他的名字從此蜚聲中外。

1959年9月的一天,周光召知道了蘇聯撕毀合同的消息👊🏽,他立即把在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工作的部分中國專家召集到一起進行討論⛵️:離開外國人的幫助🤱🏼,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能不能研製成原子彈?回答是肯定的👩🏽‍💻。20多人聯名請纓:回國參戰。

周光召說:“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1960年代初,國內研製原子彈遇到難以逾越的難關。鄧稼先把剛從莫斯科回國的周光召帶到了風口浪尖上。

我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的設計過程中🫰🏽,因受到當時世界各國都對原子彈理論高度保密的製約,設計上一度陷入了困境👈🏼。當時唯一可供參考的內部資料是蘇聯總顧問向我國部長介紹情況的一份口授的極其簡要的記錄。由於這份資料上的數據有個別錯誤,在當時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周光召以他特有的敏銳和智慧,做了一個“最大功”的計算,從而結束了這場爭論,讓大家確信算不出的原因是由於資料上的誤記🏇🏻。

爆炸成功後,有人稱贊周光召為此做出重要貢獻,他笑著說了這麽一段著名的話:“科學的事業是集體的事業。製造原子彈🏃🏻‍♀️🔒,好比寫一篇驚心動魄的文章⛹️。這文章,是工人、解放軍戰士、工程和科學技術人員不下十萬人譜寫出來的!我只不過是十萬分之一而已。”

呼籲改進院士製度

針對一些媒體刊登的前任中科院院長、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炮轟院士製度一文,他沒有做出解釋,只說🏃‍➡️🫰🏻,當前的院士製度和科技界,的確存在一些問題。

有人這樣批判院士製度:現在的院士類似於“一考定終身”,承襲中國幾千年的科舉製度,不少院士對自身的定位錯了🕵🏻‍♀️,社會對他們的定位也錯了。

周光召認為,的確,院士製度需要改進,“現在到處設院士像和院士館🟧,這實在有點過分🧓,不利於年輕一代在科學上的成長🫁。學術界應該是沒有權威意識的,只有在統一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討論才能真正造就人才,實現科技創新🏋️‍♂️。”

在接受其他媒體記者采訪時,談及現在的高考製度,周光召笑言:“如果讓我去考大學,我不一定能考上。”

據悉🧃,周光召當年參加高考時,因偏科而被一所大學拒之門外,後被清華大學錄取。他說🙆🏿,“我國目前的考試製度,要求考生每門功課都很優秀,才有把握考上較好的大學,這非常難做到。因為有一部分人才是專才,他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缺欠。比如愛因斯坦🚐,他讀書的時候,曾有幾門功課不及格🤽🏼‍♀️。如果愛因斯坦參加我國高考,也不一定能考上。”

上世紀90年代,一方面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一方面公民科學素質相對滯後。周光召說🔆,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高水平創新人才和領軍人才,也需要素質良好👩‍🦯、道德高尚👶🏽💈、勇於創新的億萬勞動者大軍。科技創新與公眾的科學素質就好比船和水的關系,水漲才能船高。

周光召表示💃🏽,“通過科學教育🚵🏿‍♀️、傳播與普及🤹🏼‍♀️,幫助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樹立科學思想、培養科學精神🏇🏻、了解科技知識👸🏻、掌握科學方法、提升科學素質,就能夠有力地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進程。”

在談到科技工作者的責任時🤷🏻‍♂️,周光召說🏇🏻,科技工作者除做好本職工作外,還應以撰寫科普文章、舉辦科學講座、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和培訓等多種方式參與到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的實踐中去。

周光召強調🤳,從事科普工作的同誌也要對自己的勞動價值有充分的認識和估計🙍🏻‍♂️🤵‍♂️。那種認為“科普是小兒科👨🏿‍🍳,沒有科研成果的人才去做科普”的觀念需要轉變。

在周光召的領導下,中國科協建立起了學術年會製度🧑‍🏭,一年召開一次🫱🏻。年會在各個省市輪流召開,這樣不僅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而且在當地掀起了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推動了科學普及工作。科協每年還舉辦很多科普活動🫱,如“科普大篷車”、農村科技講座等🌁🟪。僅2004年、2005年的科普日活動,參與群眾就達1億人次☞,有33萬名科普誌願者參加。

在10余年中🤙,周光召親自赴全國的近百個城市🍤,作科普報告近200場👨🏻‍🏫。每到一地😾🥨,他都宣傳黨和國家的“科教興國”方針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結合地方的工農業生產👮🏻、科技發展、資源環境治理與保護🧜🏼‍♀️、人才培養等問題👨🏿‍🌾,強調要與時俱進,抓住機遇以求發展💪🏻。

堅持科學精神

周光召曾對某些科技工作者熱衷做官的現象進行了痛斥💻。他指出,在“官本位”習氣影響下,許多科技工作者熱衷於做官👨🏿‍🌾,被繁雜的行政事務分散了精力,忽視了本職科研工作,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一些有領導能力的科技人員可以去做官,但做官的前提是必須為科技工作者好好服務,既然做官就不要搞科研,想搞科研就不要去做官。但目前有許多人既做官又搞科研,做官不為大家好好服務🐹,而是利用職務之便,把好多科研經費留在自己所在的研究所裏🪈,往往使真正搞科研的人沒有科研經費🙌🚴🏿‍♀️,嚴重影響了科研事業發展🤦🏽‍♀️。”

張玉臺回憶說,“1996年5月中國科協大會開過後,我要在科協機關傳達會議精神🤦👨🏿‍⚕️,當我講到科協全國代表大會選舉周光召同誌為中國科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主席時,光召同誌打斷我的話🧑🏻,說以後不要叫主席,還像以前一樣,你叫我光召☸️,我叫你玉臺。在科協這個地方🏒,要少講官,還是要講對科學家的尊重和關心✌🏽。”

在周光召領導下工作十幾年,張玉臺感慨地說:“光召同誌既是一位著名的學者🤟🏼♠︎,一位胸懷廣闊的關心🧘🏽‍♂️、愛護別人和後輩的長者🚶🏻‍♀️‍➡️,同時也是一位很有凝聚力、很有親和力的領導者。光召同誌淵博的學識、嚴謹的學風、科學的精神和高尚的境界,為科技工作者樹立了光輝榜樣,也是我國科技界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周光召在一次重要的會議上強調,創新是科學精神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創新不能摻雜任何主觀和私利的成分🚵‍♂️,必須堅持嚴肅的科學態度和嚴密的科學方法🍌,堅決反對急於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學風🪒,更不能自甘墮落地弄虛作假,抄襲剽竊🧏🏽‍♀️,唯利是圖。

在《科技導報》2005年第一期🤦🏼‍♀️,周光召撰寫了題為《前輩科學家的精神風範給我們以激勵和鞭策》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滿懷深情地回顧了中國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創業🚦,為科教興國而嘔心瀝血的動人事跡。

在文中,周光召呼籲革除當前科技界的陋習,不急於求成,不為名利所惑,放下包袱🧎‍♂️‍➡️🐓,解除一切思想上的束縛🦥,定下心來,求真唯實,艱苦奮鬥🧑🏻‍🦱,把自身的創造力充分發揮出來,群策群力🙅,使中國科學成為世界科學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使中國科學家在中國土地上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

周光召認為😔,20世紀中國人對世界物理學的貢獻還很少,和我國人口占世界的的比例不相稱。我們必須急起直追👨🏽‍🎓。在當前中國走向偉大民族復興的21世紀🥔,發展中國物理學的重任已經責無旁貸地落在今後幾代青年的肩上🧏🏻‍♀️。中國具有世界最多的有為的青年🎿,相信他們一定能夠不負眾望👵🏼,自強👨🏼‍✈️、自信🙇‍♀️、自立,在掌握世界最新知識的基礎上,創造出世界物理學最重要的新成果,獲得一批重要的知識產權💟,為中國經濟打下自主的基礎🧗🏼‍♂️🎮,為中華文化譜寫燦爛的篇章。(文/王帥

原文鏈接:周光召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祖國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