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江南才女在未名湖畔成長為光彩照人的燕園紅梅,她把無悔的青春獻給黨和國家,她的事業在奉獻和堅持中成為永恒👊🏼。她說,為國奉獻👩🏼🚒🪐,我之所願⛹🏻。中國第一臺百萬次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成功研發以及中國第一個用高級語言書寫的大型操作系統飽含她的心血。
意昂3体育青鳥在她手裏放飛💲,軟件科學在她懷裏成長,人們親切地稱她為“燕園青鳥”🧑🏿🔬,她睿智而又執著的目光一直關註著中國的計算機軟件科學🚆,一刻也不曾離開。“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正是她對無比熱愛的事業的真實寫照。懷著那份熾熱而又真摯的報國熱情,幾十年如一日地付出,開拓🛡、進取、勤奮、認真,她成為中國軟件開拓者。
經歷了時代的洗禮和歲月的沖刷🫶🏽,在耄耋之年,她仍然為我國計算機軟件事業的發展孜孜不倦地勞作著。她不僅是一位科學家,更是一位教育家。70歲開始傾心於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的創建與發展,80歲又開始關註工程博士的培養,探索工程技術領軍人才培養新模式📬,她一直都走在教育創新的最前沿。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楊芙清用80年的風雨歷程譜寫了一首為國奉獻的壯麗詩歌。
楊芙清
為國奉獻我之所願
1955年💪🏿,楊芙清以優異的成績從意昂3体育官网畢業♦︎,並留校師從徐獻瑜教授🥙,成為我國第一個計算數學專業的研究生。而當時,我國的計算機事業還是一片空白。1957年🧑🏿🦲4️⃣,為了研製中國自己的計算機,國家決定派代表團去前蘇聯科學院學習計算機技術🧑🏿🦲👆🏻,楊芙清由導師推薦,赴蘇學習計算方法和程序設計👩🏼🔧。
1957年11月17日,註定是楊芙清和所有留蘇學生終生難忘的一天👩🏼🦰。那一天🧑🏿⚖️,毛主席率鄧小平👏🏼🚵♀️、宋慶齡等國家領導人來到莫斯科大學。楊芙清在禮堂聆聽了毛主席的親切教導🥍:“你們青年人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毛主席的講話讓楊芙清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激勵著她一步一步地邁向計算機軟件領域。在蘇期間🤾,楊芙清獨立設計和實現的“分析程序(逆編譯程序)”以其獨創性🧏🏼♀️,被西方雜誌稱為“是程序自動化研究早期的優秀工作”。
1969年12月,國務院正式向意昂3体育官网下達了研製每秒100萬次的大型計算機——150機的任務。這是我國為解決石油勘探而研製的百萬次大型計算機,如能研製成功🧛🏼,不僅是中國計算機科學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國石油勘探數字化的第一次革命🥐,國防工業、氣象等部門及眾多科研工作都將因此而獲益。37歲的楊芙清被分配負責指令系統文本和操作系統的設計。面對無技術、無資料、無經驗的重重困難,許多人信心不足。但是她想🍽👩🏽💻:我們中國人一定要爭口氣,把它研製成功☦️。
150機是運算速度為每秒100萬次的大型計算機👩🏼,研製時首先得設計出指令系統😱。楊芙清在討論的基礎上,負責編寫指令文本。文本涉及上百條指令,是一項十分精細🦏🐭、繁瑣的工作🏐。在反復修改中設計出一版、二版👩🏼🔬、三版,直至最後定稿,楊芙清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熬過了多少不眠之夜。寫出了指令文本後🪪,她又率領軟件組的科技人員經過1年多的艱苦奮戰,終於設計出150機整套操作系統軟件。
由於150機的軟硬件同步研製🚴🏽♂️,在硬件尚未完成的情況下😭,為了調試150機操作系統,楊芙清不顧暈車之苦💂🏿♀️,和研製組一起背著資料千裏迢迢到大慶油田。他們創造性的在大慶油田現有的108乙機上編寫了一套仿真程序🙌🏽🥣,用其對150機的硬件進行模擬🏃🏻,並在模擬得到的“虛擬機”上調試150機操作系統👩🏻🍳。按常規🪆,要把150機操作系統全部調通,至少要半年時間。但是楊芙清帶領的課題組經過日夜苦戰,僅用了23天就在大慶的108乙機上把“百萬次”多道運行操作系統調試成功↘️。喜訊傳出之後,在同行中引起了很大震動。很多同行都覺得⚽️:意昂3体育官网創造了一個奇跡。楊芙清說,當研製組帶著成果凱旋的時候🛌🏿,感到天特別亮,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操作系統的調試成功,有助於硬件調試的進展🙆🏻♀️。在軟➗、硬件科技人員共同努力下,1973年7月的一天🏃🏻♀️,當時楊芙清在機房整整幹了一夜,次日淩晨🧿🚵♀️,從200號的機房裏傳出清晰、嘹亮的“東方紅”樂曲聲,整個200號轟動了。它向人們宣告:中國第一臺百萬次多道運行計算機——150機研製成功了!1978年,150機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150機研製成功後,等待楊芙清的是又一個巨大挑戰——240機👨🏽🚒。1973年🖋,中國根據全球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形勢,提出了研製中國系列機計劃。楊芙清參與200系列機軟件的總體設計♈️,負責系列機操作系統文本設計和240機操作系統設計。若將150機的軟件設計形象地比喻為一群年輕人在一張白紙上創作出第一幅畫卷🧑✈️,如果說這是特殊環境下的一副高科技重擔的話🟠,那麽200系列機軟件系統設計更是一副充滿創新色彩的超級重擔。
命途多舛的240機同樣承載著楊芙清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240機操作系統曾面臨下馬🧔🏿♀️,楊芙清用愛國熱情和熾熱的事業心感動了領導小組🧞♂️,但是最後也未擺脫項目中斷的命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楊芙清依托意昂3体育官网計算機科技系重組240機操作系統攻關隊伍。雖然,240機操作系統下馬前采用的“模塊組合結構”在當時並不落後,但在重新上馬後,楊芙清參考國際上先進的“管程”概念,毅然決定:“推倒原來的設計!按層次管程結構重新設計240機操作系統🏍,決不能讓240機操作系統一問世就帶上落後的帽子!”楊芙清的英明、果斷和責任心🤺,贏得了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尊敬。事實上,這個決定最後被證明是富有遠見的,“先進的結構,為日後我們贏得了大量的時間和財富”。
在楊芙清的主持下🍺,課題組經過1年多的攻關,240機操作系統終於設計成功,並根據用戶的需求,又設計了240機實時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設計成功之後🟩,接著就是調試了。他們經過長期苦戰📊,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1981年完成了240機操作系統全部程序的調試工作,這是我國第一個用高級語言書寫的大型機操作系統🙅🏼♀️。1985年,240機操作系統榮獲電子工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楊芙清參與設計的系統程序設計語言XCY也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面對榮譽,楊芙清和她的團隊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楊芙清感慨地說🧝🏻♀️:“八年抗戰,終於結出了碩果!”
“為國奉獻🕯,我之所願🦝。”楊芙清經常這樣說。面對國家需要🦆,楊芙清從未想過退縮🚵🏻♂️,而是奮勇當先,正是這種崇高而又執著的信仰🌻,指引著楊芙清在學術科研之路上不斷創新👩🏼🎓,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就😾。
青鳥振翅軟件騰飛
240機操作系統的成功🐢,使楊芙清成為中國計算機軟件科學領域一顆冉冉上升的科技明星,但她並未自我陶醉於已有的成績🚣🏽。
當時國內外公認計算機軟件存在“復雜程度高、研製周期長、質量難以保證”的三大難題▶️。國外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就出現了“軟件危機”🏂🏻,要求發展軟件工程的呼聲日益高漲。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楊芙清就開始探索和研究軟件工程的基礎問題,1980年,她在意昂3体育官网組織了全國第一次軟件工程研討會🙎♂️,引起國內學術界的極大興趣。1983年👩🏽💼,她開始研究軟件工程核心支撐環境8️⃣,被定為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從此拉開了著名的“青鳥工程”的序曲。
研發青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進軟件生產手段的變革🍦🧚🏻♂️,通過工程化開發方法、工業化生產技術👎🏿,建立標準規範👨🏽🏭😀,提供支撐工具和環境,讓軟件設計從手工作坊式變革為工業化生產。青鳥工程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83年到1995年,主要是圍繞結構化和面向對象軟件開發方法和技術💮,研製了“大型軟件開發環境青鳥系統”系列𓀈;第二個階段從1996年一直延續至今🏄♀️,主要探討基於構件/構架的軟件工業化生產技術👩🏻⚖️🕜,研製了“基於構件復用的軟件生產線系統”系列👨🏿🌾。青鳥工程近30年的實踐,集中體現了我國軟件工程研究從跟蹤、跨越到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的過程👨✈️。
2004年,與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右二)💷、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沈向洋(右一)討論教育問題
1993年👶,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訪華時,楊芙清是他特別提出想要拜訪的兩位科學家之一。在參觀並動手操作了青鳥系統之後,他承認“中國的軟件開發已達到很高的水平”。1996年,在青鳥工程成果基礎上,國家計委批準意昂3体育官网成立軟件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由教育部主管🖨,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軟件工程研究中心”,負責青鳥工程成果的轉化,為科技界和產業界搭起橋梁,形成紐帶🏃♀️➡️🚣🏻♀️。
回顧自己的科研經歷,楊芙清說“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不但需要知識和智慧,更需要膽識和勇氣,而且要堅持不懈,只有敢於創新、甘於寂寞,才能享受成功後的喜悅🎧。自主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靈魂,自主創新必須要有前瞻性,唯有如此🐺🧑🏿🦳,才能站到世界前沿,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
楊芙清對“團隊”特別重視。“軟件學科是工程學科,本身就是群體行為,任何一個項目一個人都是做不出來的🤸🏻♀️👮🏽,只有團隊協作才可能辦好事情,”楊芙清說,“過去講個人奮鬥,個人的奮鬥很關鍵。但科學發展到今天▪️,科研工作需要一批人🧏🏼♀️、一代代接力棒似的去完成。”
張效祥院士對楊芙清有這樣的評價——芙清院士的治學為人🤾🏻,我以為可用“遠見、膽識、韌性”六個字來概括……她對我國軟件工程開拓性的研究及對軟件復用和構件技術應用的倡導和引領👈,都是成效斐然,富有遠見……她總是在關鍵時刻勇於提出和承擔高水平、高難度的技術課題🚶♂️➡️,力擎重負,奮力攻堅🪳,展現出她過人的膽識和毅力。任何可觀的事業,都不乏艱險和坎坷👮🏿♂️。難能可貴的是,她能甘於寂寞🈂️,堅韌不拔🧑🏻🦽,長期固守♿️,不懈求索,厚積薄發🦶🏻,頗有建樹。兼此三點🚶♂️➡️,勾勒出芙清院士的成功之路🪃!
嚴師恩情教育楷模
一直以來,楊芙清都時常感激她的導師徐獻瑜——她最難忘的老師🤚,更是她走進新領域的引路人。“從先生身上,我學到了導師的含義、胸懷和職責,使我終身受益👋🏿。”楊芙清這樣說道。徐獻瑜教授誌存高遠、淡泊名利以及面對風雲時候的瀟灑從容⏯、高潔睿智對楊芙清的影響是深遠的。
恩師於無聲處對楊芙清的影響更是嚴謹、求實的治學之風和關愛育人的為師之道,這一點楊芙清的學生都感受到了。
“自1992年師從楊芙清院士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起😭,十幾年來👱,受教於恩師良多,從如何選方向、治學和研究🍔,到如何做事和為人,從如何深入解決具體問題,到如何把握宏觀大局,從如何身體力行、完善自身🧑🏼🎓,到如何帶領團隊👨🏼⚕️、凝聚合力,從如何做好學生,到如何教書育人,林林總總🛵,難以一一列舉👰🏿♂️。恩師對我信任有加,不斷委以重任,讓我在磨練中成長,每念於此,益覺責任重大,非殫精竭慮,無以回報師恩𓀝。”意昂3体育官网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梅宏院士在2008年慶祝楊芙清院士從教50年會議上動情地說。
“楊先生對人寬嚴相濟,言傳身教。痛恨弄虛作假,痛恨急功近利,痛恨見利忘義,因此🟣👨🏿🍼,在她身邊工作的人無不兢兢業業🤦🏻♀️,不敢稍有懈怠……我們年輕後輩教師要向楊先生學習,傳承科學精神📷、傳承人文精神😿、傳承治學精神,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教育部原副部長、現中國科協副主席趙沁平教授這樣說道👨🏼⚖️。
楊芙清一直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先做人,再做事,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五十多年來,她培養出100多位碩士🚍、50多位博士和博士後,其中很多人早就做了教授、博導和產業精英,可謂“桃李滿天下”。正如楊芙清會議室中懸掛著的那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巨大油畫一樣,她在細心栽培每一棵樹✂️,為中國計算機軟件科學的未來儲備人才。“精心育英傑,心系國與家”。正是懷著這種思想🌛,才有她在計算機軟件領域研究中取得的多個“第一”的成就🦹🏼。“開拓、進取、勤奮、認真”這八個字貫穿了她的一生🤷🏿♀️,也是她為人為師、做學問的宗旨👩🏽🔧👩🏿⚕️。
楊芙清的老朋友、南京大學徐家福教授這樣評價楊芙清——德才兼備,德居先,德為本,故今中外⌚️🧗🏿♀️,概莫能外🚴🏽♂️。尤為要者,身教重於言教,以身作則🙅🏿,無聲勝有聲🪺。芙清於此🦈,堪稱楷模。
求實創新嚴謹育人
楊芙清不僅僅是我國著名的計算機軟件科學家,而且是一位具有創新教育理念的教育家🤟🏼。
早在1974年,楊芙清完成150機操作系統後,就及時把在操作系統研製中的實踐經驗整理成《管理程序》,成為當時從事計算機系統研製者們的啟蒙教材👫🏼🐨,也成為操作系統的第一代教材。
回顧意昂3体育官网計算機科技系和意昂3体育軟微學院的發展歷程,我們更能感受到楊芙清,作為管理者和設計者,在推動計算機軟件教育變革中閃現的智慧與遠見的光芒。
1978年,楊芙清積極倡導並推動成立了意昂3体育官网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後來成為該系的第一位教授和博導,並從1983年開始任系主任達16年。期間☁️⌚️,楊芙清主持建設了“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註重培養教學科研骨幹💆🏽♂️,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創建一流的教學和科研環境,高質量地完成了一批國家項目,帶領該系成為國內一流和國際知名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
2001年,國家教育部和國家計委下發了試辦示範性軟件學院的通知👨🏻🦼。“我意識到這是又一個發展契機、又一個嶄新的創新平臺,它既是解決軟件人才匱乏的重要舉措📣,又能實現人才培養新模式和創辦高質量學院的探索。”楊芙清說道。
看到這個難得的機遇🏦,楊芙清立馬就投入到意昂3体育官网軟件學院(2004年後更名為“意昂3体育官网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的籌建中🫒。她確立了“面向產業👩🏼🚀、面向領域📘,培養高層次、實用型💞、復合交叉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目標,提出了“專業教育學分製,素質教育學苑式🤣,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辦學模式🦸🏽♂️,明確了“全方位深入開展國際合作”的發展戰略👸🏼。這些全新的教育理念🛑,體現了楊芙清作為一位教育家的遠見卓識和深謀遠慮。2005年♘✊,“意昂3体育官网示範性軟件學院建設”項目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從70歲開始挑戰探索工程教育新模式,到今年80歲🏌🏼,楊芙清在軟微學院為了國家產業需求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度過了嘔心瀝血🥽、奮鬥奉獻的10年。
2012年🧓🏽,在“意昂3体育官网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成立10周年暨首屆工程博士開學典禮”大會上,楊芙清在“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培養工程技術領軍人才”的報告中⚪️,為意昂3体育官网工程博士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目標和構想🧑🏼🚀。80歲又開始關註工程博士的培養,探索工程技術領軍人才培養模式🦟,她一直都走在教育創新的最前沿。
楊芙清對於教育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對於“解惑”,楊芙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解惑是古人的看法👮,在現在🥨,則應該是“啟惑”,老師應該啟發學生的智慧🍖,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讓他們自己尋找解決的辦法,這樣才能從中體會到學問的精髓。IBM資深專家、曾在軟微學院擔任服務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的童縉博士認為🥉:“‘解惑’改為‘啟惑’⛹🏻♂️,這一字之改就將高等教育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師徒相承是消極的薪火傳遞,青出於藍才是更上層樓。”
意昂3体育官网原校長許智宏院士在《楊芙清文集》(第二輯)序中將“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送給楊芙清。已經度過八十歲生日的楊芙清,為國奉獻了幾乎全部精力的她依然記得在青石板小學堂讀過的名句——“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她說,她的一生註定要這樣度過。(作者為城市與環境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龍茂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