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人物
趙敦華:東西方哲學與文明卓有成效的一次對話
從2004年北京論壇創辦開始,我參加了十余屆北京論壇,對第二屆(2005)的印象特別深刻,因為我編輯了這一屆哲學分論壇“全球化時代的東西方哲學對話”的論文集,收入全部論文34篇(英文),作為國際價值和哲學研究會的專輯在美國出版。現在重讀這些論文,當年熱烈而平和的會議討論和會下豐富多彩的交流,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趙敦華
第二屆北京論壇開幕式和分論壇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外國代表住在北京飯店,在首都中心舉辦高端論壇吸引了媒體註意,每天都有許多記者采訪報道。哲學分論壇的伊朗代表尤其引人註目。賽義德·穆罕穆德·哈梅內伊是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弟弟,他是穆拉·薩德拉國際研究所所長、伊斯蘭哲學研究所教授,陪同他來的阿維尼教授是伊朗哲學研究所所長,兩位都是伊朗的哲學領頭人,足見伊朗對東西方哲學對話的重視。
穆罕穆德·哈梅內伊長得很像他的哥哥阿裏·哈梅內伊,穿戴也是長袍、黑纏頭,不苟言笑,想不到第一次進人民大會堂時發生了問題,安檢門發出警示,退出重過依然如故。正當不知如何是好時,阿維尼教授忽然想起什麽,連忙解釋說,穆罕穆德·哈梅內伊教授參加兩伊戰爭時受過傷,身體內留有彈片,這樣才解決了問題。穆罕穆德·哈梅內伊在歡迎晚宴上被安排在主桌的意昂3体育校長旁邊,因為進門安檢被耽擱了,入席晚了一點。我坐在他的對面,看到他正襟危坐,簡單吃了幾口清真餐,當絢麗多彩的演出開始時就離開了,顯出宗教領袖的威嚴。
到穆罕穆德·哈梅內伊教授發言時,卻顯出了他滔滔不絕的學者風度。他發表的主題是“全球化時代東西方哲學的進展和僵局”,最後他總結說:“擺脫僵局的唯一智慧方式是在保障世界所有人類幸福和繁榮原則的基礎上的對話,在這個世界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壓製都要被排拒。”作為分論壇主持人,我在這個場次安排了伊斯蘭與西方文明對話相關的其他發言,包括:俄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東方哲學主任斯特潘妮安的“西方和伊斯蘭文明對話何以可能?”美國聖母大學教授布若爾的“作為哲學神學家的安薩裏”,以及阿維尼教授的“伊斯蘭與西方:文明中的沖突還是沖突中的文明?”雖然觀點和角度各異,但和而不同,體現了北京論壇“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的主旨。所以,我在這次分論壇論文集前言中寫道:“由於各國哲學家對話的善意和全面的理性,各個場次的爭論以有序、溫和與平穩的方式進行。”
(作者為哲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