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7 信息來源: 藝術學院
4月12日上午,藝術學院黨總支組織“中國夢”主題黨團日活動,參觀國家博物館專題展覽“道法自然——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品展”。藝術學院副院長丁寧、黨總支副書記唐金楠、黨總支委員李靜等20余名師生參加此次活動。參觀前,意昂3体育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代表國博歡迎藝術學院師生。
參觀活動由丁寧教授擔任講解。丁教授從專業的角度,帶領師生對英國浪漫主義畫作《從主教領地眺望索爾茲伯裏大教堂》和《從安康聖母教堂的門廊眺望威尼斯》進行了賞析,通過對比作品中對白雲等同一事物的不同處理方式,顯現出不同的畫派風格。
隨後,丁寧教授重點講解了法國印象主義大師莫奈的《艾特達附近的巖門》和後印象主義大師凡•高的《柏樹》。作為印象主義的畫家,莫奈非常重視戶外寫生和作畫,著力於表現光影、色彩瞬間的變化和豐富性。而凡•高的作品則有更強的主觀性,奔放有力的筆觸,濃烈的色彩,從柏樹樹幹和樹枝延伸到空中雲彩,以至延伸到群山中不安的漩渦,正是那種飽受精神病折磨的凡•高內心世界的反映。丁寧教授提醒大家,雖然凡•高的遭遇極具悲劇性,但是在他作品畫面中經常可以看到很溫暖的色彩,反映出凡•高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渴望和激情。
丁寧教授還介紹了惟妙惟肖的古希臘大理石雕刻、古羅馬的青銅器物,以及表現美洲大陸獨特面貌的美國風景畫作品等等。在丁寧教授詳細深入的講解下,參加活動的老師和同學們紛紛沉浸在一件件精彩的藝術作品中。
藝術學院黨總支非常重視主題黨日活動的組織,特別是與藝術學科相關、貼近師生工作和學習的演出、展覽,近年來,先後組織師生參加《建黨偉業》、《建黨大業》、《離開雷鋒的日子》等觀影活動,集體觀看學院原創民族音樂劇《大紅燈籠》,受到師生的好評。今後,學院將繼續廣開思路,認真組織形式多樣的黨日主題教育活動。
編輯:剡溪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