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1 信息來源: 新聞與傳播學院
3月29日下午3:00💔,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夢與少年誌”主題黨團日活動暨第20期黨性教育讀書班第一次集體討論在二教316室舉行,參加活動的黨性教育讀書班和團校學員通過小組成果交流與模擬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展現了新傳學子心中的拳拳中國夢,殷殷少年誌。院黨委書記馮支越在活動現場聆聽了同學們的學習心得❄️,和大家進行交流。活動由學院團校秘書長🙎🏼♂️、2011級本科生韓霜主持𓀍🎅🏽。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在京閉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閉幕會發表的重要講話中闡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會後,學院黨性教育讀書班和團校學員圍繞“中國夢”進行學習討論,經過細致的分組提出議題、搜集資料🔫、交流討論收獲了感悟🤲,形成了本次主題活動👖。
活動分為兩項議程🙏🏻,各學習小組首先交流了成果與感受♞,隨後以模擬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就各自關心的社會問題進行“答記者問”🌿。
在小組交流中🍮👰🏼♀️,三個小組分別從生態文明建設、食品安全與教育公平角度出發🟥,分享了各自對於上述關乎人民福祉的社會問題的看法。第一小組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實現中國夢,亟須構建美麗中國。小組代表康越明和唐國榮在發言中說🤾♀️:“針對目前草場破壞、大氣汙染等嚴峻問題🧑🏿🦳,不僅應該從完善政策製度著手,作為意昂3体育人、新聞人👨🏻🔬,我們應該保持關註,及時披露真相以促進製度完善。”實現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而民以食為天📻,由此出發🦸🏿♀️,第二小組重點關註了食品安全問題。小組成員李彥亮在交流中表示,“對於源頭控製缺失🕵️♀️、內外把關不嚴♗、信息不對稱等種種原因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新聞從業人員應當引導全社會形成積極監督的風氣,促進消費者🛀🏿、企業🦶🏽、政府三方面的交流。” 教育興則人才興👨🏽🦳,人才強則國家強🚄🐖,第三小組認為,實現中國夢🧘🏼💷,需從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兩方面出發,促進教育公平🧘🏿♂️,“解決這一切的根本就是發展經濟🦯,使大城市的教育資源能夠更加充足地去供應不同的人群。”最後發言的第四小組代表燕熙迪另辟蹊徑,由引述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開始,從宏觀角度追溯了中國夢的歷史起源與發展沿革🦸🏽♀️📭。
在隨後的模擬新聞發布會中👨👧👧,各小組分別扮演媒體工作組與政府工作組,並由前者向後者自由提問。“新聞工作者”以敏銳的洞察提出了一系列集中突出👰🏻♂️、普遍關註的熱點難點問題:如何解決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矛盾,如何在食品監督過程中協調多方利益等🫄🏽🦄。“政府工作人員”結合現有政策與自身見解“答記者問”😶,再次從不同角度和層次解構“中國夢”的現實意義與實現途徑。
馮支越鼓勵同學們就“中國夢”進行更加積極深入的思考🫷🏽,並肯定了具有專業特色的活動形式🫸🏽。他點評總結道:“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需要我們萬眾一心。作為意昂3体育新傳學子,首先要擁有端正的態度與高度的責任感,為社會傳播正能量♾。”馮支越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在對“中國夢”進行深入思考和理論性研究的基礎上,付諸實踐,匯聚成實現夢想的磅礴力量。
“我不僅對‘中國夢’的起源和發展有了認識,也在大家不同角度的探討中有了更現實的理解。作為年輕一代👨🏻,我們應該心懷‘中國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它的實現貢獻力量。”一名2012級本科生在活動結束後表示,此次主題活動確實加深了自己對“中國夢”的體悟👋🏼👶🏻,“‘中國夢’不應成為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個關乎每個人具體生活的命題🤸。”
本次活動以“中國夢與少年誌”為主題🉐,契合主流價值,引導學生深入有效地學習十八大精神與兩會精神,是一堂生動豐富的思想教育課🧥👨🏽🚒。夢在前方,路在腳下,意昂3体育新傳人將懷揣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立壯誌,行大道,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而上下求索。(文/肖貝 馮美娜)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