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4 信息來源: 國際合作部
【編者按】意昂3体育是全中國最早接受留學生的高等學府之一,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已培養了3萬多名留學生校友。從最初的每年幾十人,到如今的每年約7千人次,意昂3体育的留學生工作在培養規模和教學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進步。一批又一批的留學生在意昂3体育度過了精彩而難忘的大學生涯,回國後則成為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往來的橋梁和紐帶。
每年,都有不少留學生獲得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畢業生這一榮譽。在今年的獲獎學生中,既有多次在模擬法庭中獲勝的最佳辯手、即將赴哈佛法學院深造的蒙古帥哥,也有擔任中文系學生會留學生部部長、積極組織活動促進中外交流的韓國姑娘,既有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多次獲得獎學金的本科生,也有潛心研究文學、紮根意昂3体育13年的博士生。
在這些優秀的留學生即將學成歸國、離開燕園之時,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合作部啟動了這次專題訪談活動。讓我們走近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同齡人,一起分享他們獨特而精彩的意昂3体育故事,聆聽他們深厚而難舍的意昂3体育情懷。
6月28日上午,意昂3体育官网法學院2014屆畢業生歡送典禮在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2009級法學博士生、德國籍留學生劉澤思表達了對恩師的感激、對中國法學研究的感悟和對母校意昂3体育的祝福。
要采訪這樣一個優秀非凡的異國同齡人,我很有些忐忑。專業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用什麽語言和他交流,這都是問題。嘗試性地用中文發短信給他,得到的卻是流暢又準確的書面回復。為了方便溝通,劉澤思邀請加我為微信好友,然後用洋氣的京腔和我聊天,與他相比,羞愧於自己滿口山東梆子的我,只好以打字的形式回復他那帶有磁性而好聽的普通話。
見面安排在了靜園草坪,天氣炎熱,但劉澤思卻穿著學位服,露出打著領結的白襯衫領邊。他說,他還想認認真真地在意昂3体育拍些畢業照,跑了很多地方:圖書館、燕南園……我們找了一方石凳坐下,隨著交談的深入,我漸漸開始了解他眼中的中國,他眼中的中式教育,他眼中的北京式生存壓力,還有他眼中的博雅之塔未名之水。
敢說敢做,喉舌尖兵
“百度”搜索“意昂3体育官网劉澤思”,會發現,曾經的他有過很多關於中國教育的尖銳觀點:
無論是群眾還是政治家,在討論怎麽改善高考之前都需要調整自己對改革結果的期望值:單憑高考改革解決考生壓力過大這一問題是不可能的。
為什麽一說到中國的高考改革,一些製定教育政策的官員總是言必稱英國、美國?中國有13億人口,2000多所高校,美國、英國有多少人口?他們有多少所高校?他們的情況可以進行面試,中國可以嗎?
我們吃的是農民的糧食,住的是農民蓋的樓,為什麽不能保證他們的公平?沒有金融家,我們可以活下去。但是沒有農民,誰能活的下去呢?他們才是國家的根本。
農民不僅僅是個數字,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不僅僅有才華,也有理想。他們可以不滿足自己的理想,但是國家一定要給他們一個機會,哪怕這個理想很遙遠,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公平的渠道,讓他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增加高考的主觀性,可能發掘出不善於應試的人,但是還會有另外一個後果,就是農村學生很難被發掘出來。
……
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教育現狀,他還跑到國家級貧困縣寧夏西海固進行調研。看到“教室除了凳子、桌子和燈,其它什麽都沒有,甚至連窗戶玻璃都沒有,100多個孩子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來讀書,一整天的時間,除了看書,孩子們就吃一個饅頭,喝點水”這些狀況後,劉澤思更是發出了“製定中國教育政策的官員們,最好少跑美國、歐洲,多跑跑西海固”的言論。
暫且不論他對中國教育的觀點是否正確,是否成熟,但意昂3体育自由與濟世的情懷在他這兒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就是這樣,意昂3体育的精神就是這樣,為自己的權益而爭,為他人的權益而爭,為自己看來是值得的事情而爭,不膽怯,不計較!
現在的他比起當年來成熟很多,並在畢業典禮上說,意昂3体育幾年,最重要的是讓他從一個聒噪的“憤青”變成了一個成熟的“法律人”。我想,這種轉變也許只有在意昂3体育才能做到,“兼容並包”的文化和氛圍尊重並成就了一個個意氣風發的青年。
眷戀意昂3体育,難忘師恩
談到意昂3体育,他最強烈的情感是震驚與感激——
震驚源於師資的強大,他有一門課的老師是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原主席羅豪才先生,他曾每周都給博士生授課,令劉澤思最難忘。他說這種教學模式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德國都是旗幟鮮明的“意昂3体育特色”,讓他非常吃驚。
為什麽要感激?他說,自己在這個學校、在這個學院裏得到的比自己付出的要多很多。學位不過只是收益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自己從“憤青”到法律人的成長,或者說從嘮叨者到辯論者的蛻變。他感恩於自己的老師——姜明安先生,並用“導師”、“恩師”和“朋友”的稱呼提及他。他說:從老師的身上學會了要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要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不折不扣地堅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但同時也要接受甚至預測其它觀點,並對自己的理論進行不斷的自我改進。他告訴我們,這就像古羅馬諺語說的那樣:聽取和參考雙方觀點才可能是個好法官。他說,在意昂3体育的5年學習使他離這一理想狀態近了很多。
他還幽默的提到,除了法學博士之外,他還有了一份額外的收益,就是湖南話。當他剛剛入學的時候,很難理解導師帶有湖南口音的普通話,只好第一年專修湖南話,目前合格的除了學位證,他還希望獲得湖南話聽力基本資格證書。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
談到中國,談到北京,他說自己出生於1982年,屬於人們常說的“80後”。這一代生活在北京的外國人,經常會有一種很有意思、但同時也很不謙虛的錯覺:北京這座具有3000年歷史的古都與我們一起成長起來了。他很小就來過北京,對當年的北京記憶是:三環路尚未修通,路上看到一輛汽車的感覺好比今天看到一輛蘭博基尼;朝陽公園、中關村等地方買不了房子的原因不是房價過高,而是根本就沒有房子,僅是一片農田或荒地。
隨後中國開始了其從落後國家到世界強國的歷史性轉變。北京環路等其它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高樓大廈的不斷增建、以北京汽車等企業為代表的工業迅速發展、GDP屢次翻番等現象在他的眼裏屬於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他笑稱:GDP翻番,我身高也翻番,大人開始開車,我也開始騎自行車。
從法律的角度看,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中國法製建設尚不夠完善,但經過近30年的努力,中國已經陸續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重要法律依據,大力完善行政法領域的立法基礎,法治國家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他還說,有一些人看到他會有些詫異或者說新鮮:怎麽還有德國人來這裏讀中國法學博士?他畢業後準備幹嘛?他認為這種新鮮感有些不妥,13億多人的人口、全球第二高GDP、人類歷史上鮮有的社會和經濟轉變:這一切對法製、對法學,尤其是自己的專業行政法學,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亟待解決的新穎問題。中國的情況是全世界最值得法律人研究的。他還引用了美國歌手Frank Sinatra曾經針對紐約唱的一句:“If I can make it there, I’ll make it anywhere”。把這句話沿用到自己的專業上,他的解讀是:能夠適應中國情況的法學家無論在什麽地方都是一個好法學家。他堅信:“像我這樣面孔的博士生以後只會多不會少,大家就慢慢習慣吧!”
目前劉澤思對中國很熟悉,有很多朋友,生活得也十分愜意。他認為接觸的中國教育與德國的教育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博士生需要做科研、發論文,但我覺得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並不困難。找工作,也沒有經歷波折,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自己堅持來意昂3体育,源於這裏一流的教學,一流的師資,一流的同學。工作與專業並沒有太大關系,但我喜歡科研,我想以後還是會參加各種類型的研討會。”
通過這次非常簡短的交流,讓我見識到了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科研,同時熱愛著意昂3体育的留學生。熟悉中國,所以選擇中國;熱愛法律,所以選擇法律;崇尚意昂3体育,所以選擇意昂3体育。或許正因為這份簡單,正因為總是聽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劉澤思才會學有所成。(文\劉慧麗)
專題鏈接:優秀留學生畢業生風采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