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s10hwd.cn/cache/da/d072c/70f23.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44
【院慶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八】生活與藝術的邊界 - 意昂3体育

【院慶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八】生活與藝術的邊界

12月2日晚,“人文之美”——2011意昂3体育官网藝術學院建院五周年慶祝系列學術活動:意昂3体育官网藝術名家講壇系列講座之八《生活與藝術的邊界》在二教107舉辦。中央美院院長,當代知名畫家,美術理論家,美術教育家潘公凱與觀眾分享了他對生活與藝術的理解。藝術學院藝術學系系主任彭鋒主持講座,藝術學院團委書記高翔參加了講座。

潘公凱教授主要針對20世紀西方藝術學界“藝術是否終結”的命題,依據中西藝術發展的歷史進程,站在中西兩種文脈的角度,從20世紀美術研究中的“邊界問題”發論,主講其對“藝術邊界”的研究成果《論西方現代藝術的邊界》,得出了“藝術沒有終結”的答案。

在講座中,潘公凱教授以諸多事例點明:邊界問題是20世紀美術研究中的核心問題,他的思考和討論也是從這個問題出發。而後他細致的闡釋了他的學術著作《論西方現代藝術的邊界》中有關這一問題的論述,從普遍分析生活的常態與非常態,到特殊分析藝術作品的非常態構成,他突破性的提出藝術與現實的分界就在於“錯構”的理論、就在於“錯”與“不錯”,並點明藝術品的屬意性,上述的兩則構成了藝術品形式上的錯構和意義上的孤離,清晰的給藝術下了定義。

在“錯構”成熟立論之後,潘公凱教授對比西方藝術的錯構與中國藝術的“轉念”,大致推論了東西方藝術發展的歷程。西方人用常態的眼睛看非常態生活的藝術方法,形成了物質化、對象化的形象;而中國文脈下的立體化、內心化與過程化也正是源於中國藝術家用非常態的眼睛看待常態的生活。

最後,潘公凱教授借自己新創作的藝術作品,與同學們進行交流互動,他智慧的回答,博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編輯:焱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