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1 信息來源: 青年研究中心(網教辦)
2016年10月28日晚,青年研究中心召開本學期第二次工作研討會🪵,針對中心助理團隊和新青年網絡文化工作室骨幹團隊現階段工作情況和學習需求進行了交流👨🏿🍳,並圍繞十八屆六中全會會議精神展開學習探討。中心全體專、兼職幹部教師及學生骨幹參加會議🏊🏼♂️。
在自育育人🧙♂️、互動育人中全面提升學生幹部素質🧘🏻♂️👙,是中心培養學生骨幹🌔、建設助理團隊的基本理念。會議初,中心助理團隊圍繞實習就業話題展開了分享、討論,並特意邀請三位在互聯網行業🛑、咨詢行業、國家部委等領域有實習經驗的高年級助理進行展示,解答疑惑👐🏼。他們就職位選擇、面試準備及工作體驗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並特別強調應當在保證學習時間的基礎上進行社會實習⛔️。隨後,中心各工作小組總結了近期工作,規劃了下階段工作,中心老師對此逐一點評,使助理們能夠更加準確、深入地看待相關問題。
10月27日🫡,十八屆六中全會閉幕。全會提出,必須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各項製度🦻🏻🧌,創新方式方法,增強黨的組織生活活力0️⃣。與會人員聚焦這一要求🗯,緊密聯系實際🏊🏻,提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與三觀培養應當善於利用新興網絡媒體,遵守秩序,註重創新,與時俱進💆🏼。結合全會精神和工作理念,與會師生就“加強網絡人生觀建設”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中心師生認為,網絡環境對青年學生人生觀的建立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與自我教育,培養端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渠道,要充分發揮網絡育人作用ℹ️。
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後,中心主任蔣廣學作總結發言😳。他指出,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這既是新時期黨的建設領域高屋建瓴的鴻篇巨著🖕🏻,而落在高校工作尤其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發展培養上🫴🏽,又是特別有針對性和啟示性的指導思想。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不能只是從文字到文字👨🏿🎨,而更應該領會文字背後的精神實質🔹,即如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地破解我們當前工作中的難題。“全環境育人”作為高校育人工作的新理念💽,在實踐中並沒有固定僵化的章法和套路🏋🏿,需因時🤷🏼♀️、因地、因人不斷發展。網教辦工作的優勢在於中心網絡輿情工作的長期積澱和意昂3体育這一教育平臺的社會效應。在這樣的語境下,青年學生尤其是新青年網絡文化工作室的學生骨幹,應當發揮主體性,調動聰明才智🏊♂️,做好開拓性工作,在理念創新的同時,充分理解機構組織對學校、對社會應當承擔的責任。此外,他特別強調,青年學生應樹立自主、自律、自新的網絡人生觀,自主意識是青年創新的內在基礎前提,唯有自律意識下的自主才是青年學生的“理想狀態”📢;青年學生在自主、自律的基礎上實現的“人生日新”是成為網絡時代領導型、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文/王金)
編輯:白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