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9 信息來源: 國際關系學院
2017年5月12日下午,國際關系學院黨委與生命科學學院黨委聯合舉辦關於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和中央31號文件精神的專題學習會。會議特邀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黃宗良作主旨報告。黃宗良教授是研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世界社會主義、蘇東問題、中國社會主義問題的資深專家,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學習會上講解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國際關系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師黨員和學生支部書記,意昂3体育官网學習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專題研修班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共百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國際關系學院黨委書記李寒梅主持。
學習會現場
首先,黃宗良教授強調了理解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和中央31號文件精神的重要性。現在是我國距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近的時刻。我國經歷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發展階段,如今正在“強起來”。但教育方面目前還存在許多問題,“教育不強”是不行的。目前全國高校的在校生和畢業生在中國社會人口中占據很大比例,搞好高等教育十分必要,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更是在學校工作中具有統帥地位。
黃宗良教授指出,中央31號文件提出教育要開創新局面,要讓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的全過程,是一份承前啟後的綱領性文件,對中國教育來說具有階段性的意義。文件強調了堅持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道路,辦好自己的社會主義特色高校。文件同時指出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要與國家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總的來說,中央31號文件明確了高校的性質、發展道路、方針和方向,高等教育為誰培養人和培養什麽人,體現了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新的教育目標,是對此前教育方針的繼承和發展。
接下來,黃宗良教授揭示了如今高等教育的兩個突出問題。一是教育發展的脫節問題。高等教育與黨的發展目標的銜接不夠緊密,政治、法律等相關專業的部分學生對國家大政方針的了解不夠深入,對黨的理論和實踐的認識不夠全面。二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問題。教師不僅應具備較強的解惑能力,同時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製度和文化充滿自信。
最後,黃宗良教授從中國發展的歷史事實、中國道路在世界上的歷史地位、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性、依法治國的發展、問題導向和憂患意識的工作方法等角度闡述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信心來源。同時黃宗良教授提出,如今的教育發展要避免自負自封、夜郎自大,要通過與國際比較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全面認識當代中國,正確看待外部世界。我國應在提升科技水平、國防力量、民眾素質、執政能力等方面繼續努力。
黃宗良教授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教育理念和主張,有利於廣大黨員教師理解中央31號文件、理解總書記講話,開拓思路、啟迪思想,對師生黨員今後的學習與工作大有裨益。
專題鏈接:學習高校思政會和中央31號文件精神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