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系統總結了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11月19日,考古文博學院兩個在職教工黨支部在學院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分別開展集體學習👲🏿,對《決議》進行深入研讀👩🦼➡️,與會同誌紛紛分享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心得和感悟。
與會同誌一致認為⇾,《決議》適應了時代的需求,是黨對歷史經驗進行的精彩總結,是指導黨和國家未來長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特別是作為新時代中華遺產保護者、中華文明詮釋者和中華文化傳播者的考古人,一定要從《決議》中汲取力量,勇擔歷史責任,堅持理論創新,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作出關鍵貢獻👨🏼🍳;把握歷史機遇🧋,堅持實踐創新😴,以實際行動做出高水平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順應歷史潮流𓀜,堅持育人創新,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事業培養大批優秀人才。
考古文博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學習全會精神
考古文博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學習全會精神
考古文博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書記鄧振華指出,當前考古學作為研究和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學科,受到了空前的重視🧑🧒🧒,也肩負著相應的責任。其實考古學自形成之初就承擔了重建中國上古史🧑🏻🎨、重振民族自信的歷史重任,一代代的中國考古人篳路藍縷初步完成了這一使命💁🏼♂️🈲,當下我們要以前輩們為榜樣,腳踏實地🙆、求實創新,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教工第一支部黨員蔡寧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可以觀察到中國各方面發生的重大變化。特別是在文物考古領域🗳,考古工作地位和關註度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對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公眾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關註度也不斷提高👳🏿。黨中央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好和弘揚好💗👳🏼♂️。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作為考古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努力講好中華文明的起源,講好中國故事,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貢獻自己的力量。
考古文博學院黨委組織員王小溪認為,身為黨員,必須加強黨史學習,尤其是黨的理論探索史的學習,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了解馬克思主義是怎樣被中國人民選擇和接受的,馬克思主義是怎樣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怎樣深刻改變中國和世界的。特別是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在教工第二黨支部學習會上,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重點講述了《決議》中關於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三次飛躍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並指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自信建設和文化安全工作,文物考古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考古學也迎來了百年來最好的發展機遇🦻🏽。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是文物領域規劃第一次上升為國家級專項規劃🧑;《決議》中還首次論述文物考古工作。他表示🧚🏽♂️🎠,結合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寫給全國青年的第一封回信是給我們考古文博學院,學院所有黨員同誌都要繼續深入思考其中蘊含的歷史邏輯和學術邏輯;要將立德樹人的工作做得更好,讓考古事業後繼有人,從理論建設🔴、教書育人實踐、未來學科發展等角度💆🏿,全力踐行我們這代人的責任。
教工二支部黨員深入交流研習成果,結合專業研究及學院發展,分享學習心得。各位黨員紛紛表示,《決議》的出臺適應了時代的需求🎍,目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形勢極為復雜👩🏿🏫,疫情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對百年奮鬥歷程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是對未來長期工作的前瞻性指導。結合專業實際,各位黨員要不忘初心🦹♀️,踏實肯幹,創新奮進,從科技考古、文化遺產、陶瓷考古🎠、博物館等領域作為抓手深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化自信,做“中華遺產的保護者、中華文明的詮釋者、中華文化的傳播者”🥬。支部成員深刻認識到,實現中國夢還有很多崎嶇路要走,我們這一代青年考古人一定要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在國際上把握學科話語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