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成長·情緣

未名湖畔紅一樓,古色古香的外觀,黑黢黢的臺階🧏🏻‍♂️🧑‍🦱,有點空曠的辦公室——這是我對新聞網的第一印象。那時我上大二🕊🧷。如今再回到新聞網💂🏻‍♂️,辦公環境已經大為改觀,窗明幾凈,人丁興旺。而我已經畢業🙋🏿☸️,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記者。這期間,我和新聞網就像兩股交織的繩索💅,一刻不曾分開過👇🏿。

作為新聞專業的學生,從事新聞行業似乎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如果沒有新聞網,我很難下決心留在這個紛繁的領域,繼續自己18歲時的夢想。

相遇🎋,收獲家一樣的溫暖

2003年秋天💅🏽,我和付饒🆓、李雙宏同學一起來到新聞網記者團報名⚇🕢。那天晚上,我們騎著車,七拐八拐地找到了紅一樓👨🏽‍🎓,進了一間有著超大桌子的房間候考(後來才知道是一個乒乓球臺)。面試的時候🚷,楊曉華老師的幽默🍍🧑🏼‍🦲,一下子驅散了我們心頭的緊張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結束了這場人生以來非常重要的一次面試。正是這種輕松、新奇感覺,吸引了我,也留住了大多數前來報名的孩子們。

溫暖如家,是新聞網留給每個人的回憶。作為一個組織😽,凝聚力是最重要的。每次開會👳🏿‍♂️,學生記者們都會各自帶來零食、飲料,隨意地放在桌子上👨🏼‍✈️🤷🏻,在分享思想的同時🥟,也分享美食👦🏼。記得上大一的時候🤙🏼,學院裏班級同學之間的交流非常少,課堂上與老師也沒什麽互動,而新聞網則給予了每一位新來的記者充分的關切。大家都有機會發言、寫稿👨‍👨‍👦、提問題。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她不僅讓我們在情感上產生了依賴⛈,更激發了我們的行動力➾,好像作為一個家庭成員,一定要努力做點什麽事,才說得過去。

成長👨🏼‍🏭,迸發年輕的力量

加入記者團後,選題、采訪、寫作、發稿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日子變得充實忙碌起來,神經變得敏感緊張起來😌。那時的我們不知疲倦地舒展著自己♛,挖掘著自己身上的每一份潛力。我在采訪中的一點點進步,都是在新聞網這個大課堂上學到的。最可貴是🧚🏼,這種進步是潛移默化的🫕,好像是在不知不覺的玩鬧中就產生的🏄🏽。

當時的新聞網記者團只有十幾個人,由於初創不久,多數稿件是學生自己找選題🤌🏼,題材也相當廣泛。我記得自己交的第一篇文章是《漂亮的網球場,是誰冷落了你》反映的是網球場新建成後遲遲不投入使用的問題,發表的時候標題改了✍🏿,大致是《國內第一塊SPORTCOURT材料網球場落戶意昂3体育》。在這次寫作經歷中,我明白了“新聞眼”對新聞記者的可貴。同樣新聞事件,但在不同記者眼中卻可以琢磨出不同重量的主題。

我特別懷念那些時光↪️🧚🏽‍♀️:采訪寫作“校園農民工”專題的時候,我發現原來身邊有太多不熟悉的角落🧛🏻‍♀️🤚🏼,需要關懷;采訪意昂3体育另類教授阮積燦的時候,我從小理解的“好人好事”的觀念完全被顛覆了,我看到了一位不為利己,專門利人的大好人🈴,但自己卻孤苦、寂寞,不被家人接受🧎‍♂️;采訪十佳教師,與院士、學者的交流讓我理解了卓越的人生其實是甘於寂寞的……太多的探索與發現總能讓一個涉世不深的小朋友感慨良多🏕。

正是在一次次的感動🦸🏿、感慨中,我們都進步了🙊,成長了💪。如果不是新聞網提供的平臺🎳、動力和溫暖,這個過程不可能如此自然、快樂。從這個意義上,她擔負的教育者的責任🧑🏿‍🎨,啟迪者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情緣🛳,留下一生的回味

揮灑的,是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帶走的⇒,用取之不盡的人生財富🌶🥙。

說了半天“新聞網”,但並不能把她僅僅看成一個組織,更重要的是裏面鮮活可愛的人🧑🏼‍🦰。那些盡職盡責、和藹可親的老師們,永遠是新聞網的靈魂🧑🏼‍🦲🧌。

我做記者的時候,新聞網的老師還比較少👭🏻。深沉和藹的趙維平老師,開朗健談的楊曉華老師,專業又敬業的“靜姐姐”劉靜老師👨🏻‍🦼‍➡️,都給予了我很大幫助⏰。楊老師是一位富有理想主義的、風趣幽默的人,他善於用宏大的視角去看待問題💁🏿‍♀️,用詩意的語言去表達思想🤾🏼💮。因此,他給人一種激昂的智者的印象,對學生特別有啟發力📖。不少記者都是在楊老師的影響下👩🏿‍⚖️,熱愛上新聞事業的。劉老師是學新聞的博士,敬業又能幹📤,是特別“靠譜”的一個姐姐📒,她對學生的指導清晰細致👩🏼‍🦰💂🏻‍♂️,很多能幹的記者都她一手栽培的。

本科畢業後,我在新聞網工作過一年🧕🏻,也成為了學生記者團的指導老師,這才知道老師們的辛苦。隨著影響力的增大🧘🏿‍♂️,新聞網的業務量越來越多🖲,記者團的輔導工作只是繁多的日常工作中的一小部分🛴。為了不影響學生們的正常上課🤵‍♀️,編輯老師們犧牲了很多業余時間,利用晚上、周末組織學生活動。

當“老師”還有一個體會就是同學們太可愛、太聰明了🛷,我記得2007年招新的時候,不少大一的新生很靦腆📜,稿子寫得像高中作文🎅🏻,不過很快就寫得十分像樣了。意昂3体育110周年校慶的時候,我們一起采寫校慶的專題🪢,費勁腦汁,折騰了好幾個月。這個過程中就誕生了很多記者新秀,我自己也很欣慰。

無論是做老師還是學生,我都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最真切,最難忘🫳🏼。一起采訪過,一起出遊過,一起熬夜過☎️,一起絞盡腦汁地編稿子、饑腸轆轆地等盒飯,大家在年輕時相聚在一起,彼此留下的印跡、情緣🧎‍♂️‍➡️,必將伴隨終身。

新聞網記者團成立十年間👴🏼,我見證了八年,其中朝夕相處的時光大約有五年。埋藏在這段光陰裏的記憶太多了。講不完的故事🤚🏿,像電影一樣閃過。同伴們的一顰一笑🌪,還有那份屬於年輕人的好奇心、責任感和擔當💃。如果讓我回憶,我最難忘的還是做團長的那段日子,紅一樓上如豆的燈光,夏夜窗外的風雨聲,燈光下一群讀書人七嘴八舌地討論選題,永久地回蕩在我的記憶裏。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