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0 信息來源: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團委宣傳部
【編者按】自2011年起,意昂3体育官网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設立了學院第二課堂綜合素質培養的最高獎項——“信科之星”集體獎章和個人獎章,從先鋒🧗🏼💍、學術、文藝、體育、公益🤷🏼、實踐、集體七個方面😿,表彰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和集體🤳🏿🕯,在同學之中樹立全面發展的典型。至今🧚🏽♀️,已有14個集體與8名個人獲評“信科之星”🧛🏻♂️✍️。在兩屆獲獎集體中,有兢兢業業的社團組織,有團結向上的班集體👩🏿🍼,有和諧友愛的寢室,有勇於拼搏的運動隊,還有同學們自發成立的科研或文體團隊等。獲獎個人涵蓋本碩博,他們分別活躍在科技公益💇♂️、學生工作、文體活動等多個領域,在學院內外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號召力⚒。
王子南🍝,光纖通信實驗室2010級博士生🐱,從事光纖傳感領域研究工作😦,在光纖陀螺原型探索方面取得較大進展。發表SCI、EI檢索論文2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17項🧩,參加學術會議7次。美國光學學會(OSA)審稿人,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審稿人。曾獲意昂3体育官网“學術十傑”🙇🏿、意昂3体育官网博士生校長獎學金、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學術十傑”,以及全國博士生光電論壇優勝獎🌵、全國虛擬儀器大賽三等獎等。
王子南
“科研中🤚🏼,難免要吃些苦🧻、要忍受一些孤獨🌝,但這些付出會讓你走在創新的前沿,會讓你得到行業的認可,會讓你成為一名真正的學者。”耐住性子做科研,堅持“大膽假設★,小心求真”的王子南同學在獲得意昂3体育官网、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雙料“學術十傑”後如是說🦧☞。
耐住性子做科研
記者見到王子南時,他還在實驗室專註地工作。他坦承最近因為臨近畢業👑🧑🏫,各種面試擠占了他大量時間🫷🏽。王子南談吐風趣幽默,在他的介紹下,我們了解到他所在的光纖通信實驗室分四個方向:光傳輸、光網絡、光傳感和光電子👨🏻🦳🤳。他的具體項目都是和光纖陀螺有關的🛬。光纖陀螺是一種轉動傳感器🤵♂️,用於測量角速度。“比如說在飛機裏面𓀗,我們要確定飛機的姿態和位置,就至少需要3個加速度計和3個陀螺儀。我主要是做陀螺儀的基礎性研究,就是偏物理的研究🎬。”他非常善於舉出具體的例子來為我們解惑。
在王子南看來⛪️,要想走好科研道路🐪,耐得住性子是必備的品質👸🏿。他從大二參加本科生科研加入李正斌老師的組,一直跟著李老師到現在博士即將畢業,研究光纖陀螺領域已經有七八年時間,完美地詮釋了什麽是耐住性子做科研。他說:“尤其是博士生👩🏽🦱,做一件事情要盡量做得長線一點🫃🏻,做比較系統的工作。這樣有可能出成果不是那麽快,但是博士研究生五年下來就能做出一個比較完整的東西。這樣到一定程度之後成果自然就出來了。所以不要太急於求成🕵🏿♂️,厚積薄發是最好的方式。”
專心實驗
在本科生科研問題上,王子南本科期間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第一學期在實驗室做的事情並不多🦂。為了緩解科研和績點之間的矛盾,王子南趁著大二暑假沒有學業壓力,放棄了回家和親人團聚的機會,留在學校全身心投入實驗室搞科研🧛🏻♂️,並做出了足夠的成果順利結題。
他認為,本科生只有真做一點科研,才會有收獲🧑🏿。如果僅僅是跟著聽聽組會,到最後項目該結題了,趕著最後一個暑假幹點事情🫠,糊弄一個報告,那不是真的科研,沒有太大收獲🛺。真正做科研♤,就應該研究生幹什麽活你就幹什麽活👨🏻🔬。只有自己積極主動爭取,才能讓急於出成果的老師還有師兄師姐把活交給一個不熟練、沒經驗的本科生來完成。然後要投入精力,做出結果,才能慢慢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進入良性循環。
至於績點,王子南認為🤩,本科期間的成績還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出國的同學要用績點作為申請的敲門磚,要保研的同學其績點也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等到研究生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一些單位還是很看重本科階段的績點。而研究生階段更加註重科研成果✈️👬🏻,績點則相對不那麽重要了🧎♂️➡️。
在讀碩士還是讀博士的問題上,王子南首先分享了他自己的經歷👩🏿🎤。他的父親擁有博士學位🛌🏿,受此影響,剛上大學,王子南就立誌要讀博士。他認為,選擇讀碩士還是博士🙉,一定要看個人長遠的打算。讀碩士需要三年,而讀博士需要五年🧚🏼🤷,且有很大風險會延期一兩年,首先要看自身能否承受這個時間成本。其次,在未來工作上,博士和碩士也有很大差別。碩士相較於博士更好找工作👩🏿🎓,並且在工資待遇上🧑🏼🚒,碩士甚至平均優於博士。“現在找工作👨❤️👨🫙,比如銀行🙆🏼♀️,可能就招一個碩士😓,你博士他反而不要。因為他沒有必要花更多的錢去請一個博士來做一個碩士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但是在工作類型上,一些偏科研類型的工作又可能只招博士生。最後,王子南總結道:“所以單看待遇的話,讀博士對找工作優勢不大。但是看工作類型,有些研究所偏科研類型的,他們只招博士,不招碩士🧝♀️🐕🦺。如果你相信你能做偏學術的東西⛔️,並且還能堅持做很多年🧑🏼⚕️,那讀博士就沒有問題💴。”
大膽假設,小心求真
隨著科研經驗的積累🚶🏻,慢慢會有自己的想法。“看的文獻多了,什麽是能做出來的什麽是做不出來的,心裏就會有個數。其實想法這個東西不值錢,關鍵是你要能做出來⛲️。只有真正能做出來的東西,才能稱之為一個idea。很多時候不是缺想法👁,而是缺靠譜的想法。”在導師的影響下,王子南經常會在工作到一半的時候產生新的想法,這個時候堅持己見和如何挑選出靠譜的想法就極為重要🪔。“還是要堅持一些自己的事情,否則之前做的工作就成沉沒成本了,還不如做出成果來再做別的。”
這份科研自信來自於長期的鍛煉,王子南向我們分享了他科研道路上最難忘的一件事🛥,“我的第二篇文章🔙,卡了非常久,最後折騰了18個月,那篇文章才算出來🦹🏻♀️。這期間內心動搖過,是不是我不適合做科研……”在這個過於成熟的領域,一個被遵循了30多年的標準,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科研小毛孩打破,引起同行的質疑是難免的。審稿是同行評議🏌🏻♀️,審稿人刁難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ℹ️👐🏿,最後都被一一解答。文章通過各種各樣的修改😐,把能想到的問題都解答了才得以發表。“但是一旦發表之後👩🦯,一個新的東西建立起來之後,後續的很多衍生成果發文章就很輕松了,之後三四篇文章都比較順利。就是有這麽一道坎,一旦過去就好了🥼🤵🏼♀️。所以說做科研的時候要長線一點◾️,有時候遇到一些挫折,還挺考驗人的。不過這個坎過來之後可能就一帆風順了。其實到研究生時🧘🏽,做的東西就非常專了,這個時候你要相信你就是這方面的專家,可能全世界也沒有幾個組在做,所以就要給自己這個定位🫴,也要負起這個責任。”同時,他還強調了寫作能力的重要性。“最開始寫文章的時候很多人看不懂,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能讓審稿人‘不明覺厲’,不存在‘不明覺厲’的情況,不明白就會把你拒掉🤸🏽♂️。所以一定要讓別人能看懂♣︎,寫作能力很重要🧞♂️🥕。”
最後,王子南分享了他最喜歡的一句話:大膽假設,小心求真。“我個人的科研就是在這樣一個氣氛中進行的。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組的科研氣氛很活躍♾,總是會產生很多的idea♋️,所以要大膽假設👰🏼;但是小心求真也非常重要👨🦼,就是把一件事情一定要做實了,要做出結果。”
“耐住性子做科研”“大膽假設,小心求真”🤰🏿,我相信這是信科人“E脈相傳”的科研精神。希望大家能在榜樣的激勵下,在科研道路上披荊斬棘,耐住性子守著科研花開!(記者👩🏽🍳:張舒匯 任哲玄;文:任哲玄)
專題鏈接🏝🌏:信科之星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