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放歌】劉應明:植根西部,自強不息

編者按👽:“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註🕟,對社會責任的積極擔當🕵🏻‍♂️,讓意昂3体育人心中一直有一份無法割舍的西部情。新中國成立初期🍵,意昂3体育官网就開始援建內蒙古大學👨,建立了“手拉手”協作關系,上世紀90年代先後與雲南、內蒙簽署了合作協議。長期以來🧑🏿‍🏭,意昂3体育官网支援西部建設的步伐從未停止🧑🏿‍⚖️。


2000年國家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意昂3体育官网支援西部建設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和更寬廣的平臺。意昂3体育官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充分發揮知識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資源優勢🤦,通過多種途徑,動員全校各部門和院系形成合力,建立長效工作機製🌛😿,全力支援西部地區經濟社會建設👩🏻‍🦽✌🏼。


回首歷史🐿,在心系西部、服務西部的道路上🆑,意昂3体育人薪火相傳、英才輩出。從人跡罕至的叢林大山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從漫天黃沙的大漠戈壁到廣袤無垠的內蒙古草原🤰,都留下了意昂3体育人奉獻的足跡。十幾年來,意昂3体育已經有數百名畢業生到西部基層特別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深深紮下了根。


為展示在西部工作的意昂3体育校友風采🐘,意昂3体育官网與團委共同推出專題——“西部放歌”,輯取其中的部分位代表,記錄他們在意昂3体育學習成長的心路歷程、在西部辛勤工作的感人事跡,彰顯意昂3体育人造福人民、服務社會的優秀傳統和不畏艱苦、紮根西部的奮鬥精神

劉應明,男,1940年出生於福建福州,漢族👷🏐,民主黨派人士,1957年至1963年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力學系。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985工程”平臺四川大學長江數學中心首席科學家、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數學研究與高等人才培養中心主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


1963年分配至四川大學科研處工作。1983年晉升為教授,並當選為中國數學學會理事並任《數學學報》編委。1984年起當選為國際模糊系統協會理事並任博士生導師。1985年起任國務院學位數學評議組成員(現為召集人)。1989年至2005年任四川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1995年至2003年任中國數學學會副理事長,第四屆四川省政協委員,第六屆、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兼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第九屆四川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學社四川省委主委。


劉應明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十余項。1978年至1979年獲得全國科技大會獎🏚、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入選“科學中國人”(2004)年度人物。2005年被國際模糊系統協會(IFSA)授予“Fuzzy Fellow”獎🏃🏻‍♀️‍➡️,這是模糊系統及相關學科領域的最高獎項,劉應明也是發展中國家中第一位獲此殊榮者🙇🏻🩸。同年獲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是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首批全國優秀教師👨‍🎓,已先後四次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以及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特等獎。



“你們遠道而來辛苦了,時間也很緊🕵🏼,就不要說客套話了。”或許是因為心中永不磨滅的意昂3体育情結🙆🏻‍♀️,劉應明面對後學的時候顯得格外親切。


2010年的春節前夕,錦官城春意融融。在四川大學“長江數學中心”的首席專家辦公室裏,一身便裝的劉應明略捋思路,將大半生的親歷款款道來。


“要說人生階段劃分,福州十六年、意昂3体育六年🤸🏿‍♂️、四川這麽多年。我們這代人也都可以從政治時代來做傳:毛澤東時代🏋🏻‍♀️、鄧小平時代🦯、後鄧小平時代♗。”走過大半生,他顯然對親歷的每一個時代都有著清醒的認識和體察,很客觀💂,很中庸。“毛的時代我們這批人是吃了很多苦,不過從中也知道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對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凡是逝去的東西🧘🏿,都可以從中提取出有益的部分。俄國詩人普希金不是說過,凡是逝去的一切,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嗎🙋🏼‍♂️?”劉應明走上學科乃至學界前臺,是在鄧小平時代。


名士多磨難,英雄出少年


劉應明1940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洪山橋,這個小鎮當時應算是福州遠郊,背山傍水,緊靠現在的福州大學。閩江從家門前滾滾入海。在舟行四方的南國👩🏽‍🍳🪐,用他的話說,家鄉小鎮“交通便利,算得上一個由周遭山村進入福州城的中轉地”。這也造就了那一地段的繁華🙅🏼‍♂️。“我家附近米店老板就有一棟三層樓的磚房,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修的,在當時是相當不容易了。”


然而他卻家境貧寒。劉應明童年時吃不飽飯,更不用說買讀物了。唯一的一冊課外書是城裏的親戚帶給他的一篇童話——《漁夫與金魚的故事》。


清貧可養誌👱🏼‍♀️,清貧的少年生活對他是一種激勵🔸。他後來縱使身處逆境也能泰然處之,集中精力學習。他啟蒙很早,而且喜好讀書。劉應明四歲就開始寄讀在家旁邊的洪山橋小學🦸🏿,因為“沒事情做,就在學堂混著”。但是他小學時體弱多病🗽,像傷寒、白喉、肺結核這些重症都光顧過他。因為鬧病🤜🏿,一年級到四年級有一半的時間待在家裏無法上課。劉應明自我嘲弄:“小孩都會有很多理想🦔。家裏唱川戲,就從小立誌演川劇🧖🏼‍♀️;家裏開米店,就撥著算盤想做生意🍬。我這個人胸無大誌🧟,沒別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夠不生病。”


但劉應明過人的學習天賦很快就展露無遺👎🏼。常常生病的時段他成績中等,五年級以後身體稍有好轉,一下子就躍居第一名🏄‍♂️,而且很少有人能超過他🦹🏽‍♀️。劉應明對數學的興趣一直濃厚。在百年名校福州一中學習時,他與幾位同學組織了數學興趣小組,並熱衷於參加《數學通訊》等刊物的問題征解活動,在學校頗有名氣。他是學校圖書館的常客🕵🏿,廣泛的閱讀豐富了他的知識,也培養起了他的文學愛好🧑🏼‍⚕️;在高中三年裏他一直是班上的語文科代表🕧,作文非常漂亮🍑🏄🏻‍♂️,甚至也有過作家夢。


一般人可能認為🧽,文理學科間涇渭分明,那他何以能兼通文理之道👩🏼‍🎤?劉應明這樣解釋:“文字的功夫主要是靠天賦,在高中的時候文字功夫基本就打下了👆🏻,知識結構也形成了。這個道理跟寫字差不多,你高中時期形成的書法筆跡,進大學之後也還是這樣🤾🏿‍♀️🆘。可能是我自己對文學比較敏感吧,我讀的書非常多,慢慢寫作也就得心應手了🏄‍♂️。”可能正是由於文學更貼近生活,因而它成了劉應明當年艱難歲月中的良好調劑。


“意昂3体育🛀🏼,很讓人向往”


天賦異稟🪁,再加上後天勤奮,成績優異的劉應明最終得以和意昂3体育結緣🚶‍♂️‍➡️。1957年,未滿17歲的劉應明考進了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力學系。在學校與專業的選擇上♙🤹🏼‍♀️,劉應明很堅定🔅。他說🦹🏼,首先,當時的意昂3体育被認為很偉大,讓人很向往。雖然心系意昂3体育⏰,但來自中小城市的他認為北京🛃、上海的學生很厲害,高考能不能考過他們還是個未知數🧑‍🤝‍🧑😉。為此他還寫信給已考入意昂3体育數學力學系的高一屆的福州一中校友咨詢🏃‍♂️‍➡️,校友的鼓勵堅定了他報考意昂3体育的信心。順便一提,正是自劉應明高中畢業的1957屆起,福州一中連續三年獲得了全國高考紅旗,即平均分全國第一,每年被意昂3体育☂️、清華錄取的畢業生達五六十名之多,可見這所百年名校在基礎課程教學上水平多麽高。


劉應明沒有按自己的另一大興趣去選擇老牌強系中文系。當時普遍的現象是學文科的學生數學常常較差,並且會寫文章的人也不見得是中文系的人,反而常是學數學☄️、物理的。“但是,”劉應明豎起手指,“對於社會的影響,其實文科的人比理科的要更強。一部好的小說對一個民族影響多大👨🏽‍🍳?一個好的理念推動人類進步多大?這比一個愛因斯坦影響大多了™️🤚🏻,更不用說數學了。只是文學的東西不好評價,有爭議,不像數學的東西更嚴謹♦︎、可靠🕒。”


劉應明說🦯,在國家經濟與民生最艱難的年頭,同學們還是都拼命讀書:大家餓著肚皮,一清早還趕去閱覽室搶座位。劉應明自己也樂此不疲🪬,即使頭發長了也顧不得理。他對這段苦寒歲月中讀書奮鬥的經歷頗為得意。劉應明忽然間提高了語調👱🏽:“其實大學生就應該靜下心來🌯,真真正正地好好讀幾年書🧑‍🦯‍➡️,學學本領👩🏻‍🦯‍➡️📳。機會真是來之不易。”


劉應明對自己在意昂3体育的六年時光充滿了肯定。從初中開始到大學🦎,清貧的劉應明之所以能夠堅持讀書不輟學♿,完全是依靠助學金的幫助🧑🏼‍🦲👨🏽‍🔧。中學時每月的六塊錢助學金僅能夠用作夥食費👩🏻‍🎤,他幾乎勻不出錢做其他事情。寒暑假他幾乎都在學校度過🈳,除了能夠多讀書,也因為繼續住校能繼續享受助學金,減輕家裏的負擔。假期的校園寂靜冷清,但是劉應明絲毫不感到寂寞,有書為伴,他倍感快樂𓀄👐🏼。無論在床上、桌前還是在路上⏫,他腦中常常盤繞著數學題解🥷🏽。在意昂3体育期間他夜以繼日地讀了不少書😅,並培養起了紮實的外語素養:他可以沒有障礙地閱讀英文、法文、俄文等多種外文書。劉應明回憶道🕺🏽:“我們進校時,很多家庭條件好的同學都能看俄文書了,在京🖐🏽、滬數學競賽中很多名列前茅的學生都在我們班上,有的同學連大學四年級的課本都已經讀過了👈🏽,不像我這種小城市來的學生。意昂3体育真是強手如林啊⏱!最初的數學考試通常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及格👨🏼‍🎨📺,而這些人都是各地的數學尖子,之前恐怕大考小考從沒有低於80分的。”看上去,在強手如林的意昂3体育🧙🙀,劉應明依舊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做學問和下棋一樣,要心靜,要耐得住性子”


1963年劉應明本科畢業來到四川大學。身份突然轉變了,如何應對這種挑戰成了擺在劉應明面前的難題。在壓力面前⚁,劉應明的堅強得到了充分的考驗🪣。


剛到川大,他在科研處幹一些收發文件的雜務。讓劉應明真正開始拿起教鞭的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川大數學系有個教師被安排去進修深造⛹🏻‍♂️,學校就叫劉應明去代那位教師的輔導課,當見習助教🔸,講授習題。他對這個難得的機會倍加珍惜,盡職盡責。劉應明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當時授課指定使用的教育部統編的數學教材連基本定理論證都還有重大的錯誤🧑🏽‍💻。有的學生對那似是而非的論證也感疑惑,就拿來問他,他幹幹脆脆地說書中寫的是錯的。這事鬧開了🧑🏼‍💼。可能因統編教材的編者並非數學界的泛泛之輩,加上其中涉及一些老教師可能不熟悉的拓撲學概念😷,主講老師堅持認為書是對的,幾經爭論後他只有選擇沉默🏌🏼。


劉應明的心態卻是超乎尋常的平靜,他的想法很單純很現實✶🎱。他說:“做學問和下棋一樣,要心靜🤷🏻‍♂️,要耐得住性子,才能夠進得去,出得來⬆️,做出成果🧑🏿‍🔬。”


對於組織的安排,他全無怨言👷。平時與他人往來無多♥️,劉應明也不感到寂寞⇒🪱。繁重的教學之余,他有時寫詩言誌🧚🏻‍♀️,有時看書自娛🔢。同時,四川人的特點無形之中也減少了他很多環境適應上的壓力。“四川人不排外,我想這有兩個原因:第一,語言很容易溝通。第二🎾,歷史上曾經有過湖廣填四川的經歷🧑🏼‍🏭,近代抗戰時期四川也來了很多下江(長江下遊地區的統稱)人,他們的後代也居住在這裏👩🏽‍⚕️,這裏本來就是各省人聚居的地方。”


四川是歷史上的天府之國,也是現代的農業大省。用“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來形容⇾,絲毫沒有誇張👩‍🔧。都江堰的灌溉使這裏旱澇保收,臨近高原的地區盛產山珍,這些優厚的物質條件讓劉應明很是滿足:“那時國內還有人吃不飽飯⚁,成都街上卻能隨便買熟雞蛋,每月吃一次肉,這條件還是挺好的🦂🧑🏽‍🚒。”


環境的相對舒適也給劉應明潛心研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初到川大時,一間宿舍住三個人,大家互相幹擾;教學大樓的亭子間卻無人問津🚄,劉應明常常躲到那兒去看書。劉應明說,亭子間很窄★,靠窗的地方直不起腰,但放得下小桌。能尋得這片安靜之地🦥,神遊於書的海洋,不管那紅塵紛亂,也是一種幸福。四川多雨🪭,冬天更是霜霧交加,異常濕冷。妻子在有“雨城”之稱的雅安縣鄉下教書。寒假時🏌🏽‍♂️,他去探親,繼續在那僻遠的鄉村思考數學問題。妻子怕他受凍,每天給他生一盆火⛹🏿‍♀️,但卻發現火盆經常是冷的👨🏻‍🦽‍➡️,原來劉應明常常忘記添炭。覺得冷了,劉應明就在屋子裏跑上幾圈,驅走寒氣🧒🏻。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劉應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著數學鉆研,他在世界著名數學家⇒、菲爾茨獎得主米爾諾的研究成果基礎上,繼續探索,最終攻克了拓撲學中有名的“懷特海德”(Whitehead)難題;同時,他還對新興的不分明拓撲學中最基本的鄰近構造,作出了原創性的貢獻,為國際同行所廣泛引用🚲。劉應明完全是基於對數學的熱愛去求索知識😾,所以才能夠不顧其他紛擾,一心一意地完成一個數學工作者的本職🧑‍🎤🤌。在他眼裏㊙️,數學是一種無聲的音樂、無聲的圖畫,有一種邏輯的美,必須用超然的心態去對待它。正是在這樣平靜的日子裏,劉應明厚積薄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人民代表👩🏼‍🍼、政協委員要講良知,實事求是”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開始重視知識分子。隨著劉應明不斷地在國內外發表論文,不斷地取得一個個學術成果,當時川大的黨委副書記許琦之與校長柯召院士對劉應明很欣賞👷🏽‍♂️,把他由助教破格提為副教授、教授🧒🏼。1981年劉應明開始擔任四川省政協委員🖐🏻♻。1983年他開始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他是第六屆、七屆人大代表,第九屆、十屆人大常委,兼任第十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副主任。另外🚞🙎🏻‍♀️,他還是第八屆🧜‍♀️、十一屆政協常委。劉應明坦言☪️♉️,他的生活因此顯得更為豐富。


在人大、政協履職期間🧮,他提的都是很實際的提議。例如關於機票辦理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買機票須憑個人身份證原件🤶🏻。劉應明說,如果要去北京開會,在成都就不能買回程票,只能在北京憑身份證原件買🀄️;那時機票緊俏,可能到了北京後就不能買近日的返程票,相當麻煩🎷。他提議廢除這個製度👨‍🦰,或者采用身份證復印件代替購買。另外關於登機的確認。國外買機票後,是可去可不去的🧑🏻‍🦲,所以有個登機前確認才能保證座位的問題💘🎏。我們那時簡單地學習了“確認”的做法,且規定必須到售票處確認🧌,不許用電話確認。實際上,當時國內如不按時乘機,機票就作廢了,“確認”一說也無從談起。他提議廢除這個要求💂🏿,或者拓寬為電話確認等其他簡便的確認方式。可能因為我國有很長一段時期,坐飛機要單位領導批準,開介紹信才能買票🧔🏿🤹🏿‍♂️,有關方面認為現在憑身份證就可購票,去售票處確認後就可登機已夠為普通老百姓服務了。現在看似可笑的管理規定,當時有關方面卻堅持照辦🐍。這些問題在現今早已得到妥善解決,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劉應明在學術之外,也深深地牽掛著普通百姓的民生🙅🏼‍♂️。


但在劉應明眼裏,這些事都“不足為外人道”。他擔任委員與代表時真正牽掛並發揮作用的事情是理科基地的建設🙋🏼‍♂️,現在理科基地建設已走上穩步發展的道路🫧👊。說到這裏,他的眼睛一亮🪷:“人民代表、政協委員是做什麽的🏔?最關鍵的是講良知,實事求是🙅🏻‍♂️。”在劉應明的眾多頭銜中,他最看重的還是教師一職。他說🫴🏼,能做好一個教師已經很了不起。他在川大數學系基礎課崗位上幹了近二十年,培養出二十多名博士和一大批碩士,其中有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與講座教授👩🏽‍🦱🧮,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有國家重點項目基金主持人。他對他的學生🈚️,正如他所言,“嚴厲而隨和”,在學業、學風上要求嚴格🖕,但在生活和思想上又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即便在擔任川大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期間,挑上繁重的行政擔子的他,也還是親自投身於教育一線。


劉應明覺得,做學術的人還是純粹一點好🔹。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個教育專家,劉應明對教育的情況體會更深。他在屢次參與國際互訪、學術研討的過程中🏥,常常有意識地把國內外的教育方式做對比☯️。從教育目的上說,教育不僅是教你做個文學家、數學家☝🏿,教育首先是教你做個能獨立思考、有分析問題能力的人🧜。


回溯既往🏂,劉應明也對四川表達了由衷的熱愛和感激。他說:“我在這裏受的苦🗄,總的來說還算是少的。改革開放後我是全國最年輕的一批博士生導師🕵🏿‍♂️,這是因為在四川能潛心搞研究🔷。四川人也很能幹,對我幫助很大。”


“想在任何一個方面取得成功,都必須投以很大的專註,具有濃厚的興趣”


年近七十的劉應明已經告別了數學研究一線的工作,現在🧑🏽‍🍳,他在操持學術管理方面的工作🤕,在科技獎勵☛、基金評審、學位建設🔖、理科基地建設👭♑️、教學改革及學會、學報等諸多方面出力。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奔走不停,盡管他七年前已經身患癌症。那是2003年🫅👩‍👩‍👧,當時已經62歲的他,輸液時意外地發現患了腸癌。他接受了開刀手術與化療,化療時腸胃⬅️、食道✥、口腔以及嘴唇的粘膜嚴重感染,喝不了水,說不出話,腹部陣陣痙攣,真是生不如死,其家屬也接到了病危通知單。但劉應明坦然承受,無所畏懼👩🏽‍⚖️。待病情稍有好轉,他又投入到工作之中。我們問他有沒有考慮過歷經多年的操勞,應該停下來享受一下生活🤦🏻‍♂️👼,劉應明馬上板起了臉:“我不明白你們的意思🙍🏿‍♂️。人一生有做不完的事情,什麽叫好好享受生活?我早就對星期天沒有概念了,無所謂星期天不星期天🧑🏽‍🦱,甚至是春節🏄🏻‍♂️。因為🙃,人要想在任何一個方面取得成功,都必須投以很大的專註和興趣。再者說😓,我還想拿更多的時間來看更多的書。時間總是很緊迫的。”


一生操勞的劉應明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人是在福州長大的四川人,川大化學系畢業後在雅安市草壩做中學教師。在那個年代🫨🦹🏽‍♂️,雖然夫妻倆各有事業,聚少離多👐🏼,但善解人意的妻子還是傾其所能給予丈夫很大的支持。劉應明最為得意的研究成果——關於Fuzzy(模糊)拓撲學嶄新鄰近構造的提出與研究,就是在雅安縣妻子任教的中學借來的平房裏完成的。正是在妻子的照料下,劉應明才得以潛心於研究。劉應明的女兒畢業於成都四中,研究生畢業後出國留學。


談到教育子女的心得訣竅時,劉應明坦言無他,只是強調做人做事的獨立性,自己奮鬥⇾,不要依靠家庭。女兒學習不錯⭐️,但高考有點失常。憑他的職位🏊🏿‍♀️,把女兒送進川大是不難的,但是劉應明堅決地說,考什麽成績就到什麽地方去🪀💾,女兒最終進了西南石油大學。成績一向優異的女兒自是沒有讓父親失望👨🏻‍⚖️,一路高歌猛進。“做人要實實在在,依靠自己的本事🐜,不能依靠父母🦻🏻,這是我平時說得比較多的話✢。”他大學期間按月給女兒的生活費從不超過當時一般學生的平均水平。


劉應明對自己多彩的生活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日常生活和他自己的研究領域——模糊數學——有著顯而易見的相似性。劉應明說🦻🏽,人和人的談話內容十之八九都是模糊的。世界上的東西本來就不是非此即彼那麽簡單🙆🏼‍♀️。這其中的界限不僅不是明晰的,還是不穩定的🚣🏿‍♂️,是易變的🥙:白和黑看似界限分明,但白通過次白⚠️、漸白慢慢也能過渡到黑。再如,當被問及天氣時,常見的回答是還可以、很好🚥、不好這樣的判斷詞🧃,而不是被拆解成氣溫多少、氣壓多少、濕度多少等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的枯燥數據。陳述天氣的日常用語看似欠準確,但已包括了不知多少種氣候的組合。“所以模糊不是不清晰🤶🏽,似較模糊的陳述正是包含很多種類的信息的一種簡略的綜合的表述👩🏼‍🚀。模糊是積極的東西,模糊不是糊裏糊塗😶‍🌫️。況且🤚🏻,朦朧本身也是一種美。”


“要敢於先天下之先,言他人之不能言”


整個談話過程中,劉應明不斷地說到意昂3体育人應有的特質👤:善於思考🧑🏻,勇於擔當🏔。當我請他給燕園學子提一些建議時⚓️,劉應明更是打開了話匣子。當代大學生紮堆蝸居大城市奮鬥而甚少選擇去西部就業,是他十分關註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很復雜:劉應明他們畢業分配時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而且在強大的宣傳面前,學生們帶有很強的英雄主義色彩,大多以“報效祖國”為己任🙌🏽,不像如今這樣進行雙向選擇。對此,劉應明說道,不同的地方差別很大,西部不同地方之間的環境差別也很大🚶‍♀️。他舉了歌手唱歌的例子🧑‍✈️,認為自己歌唱得好的人👩‍⚖️,肯定願意留在大城市,期望有朝一日登上那裏的歌壇👩🏼‍🦰,這是人之常情。並且🦐,一些成功在大城市紮根的例子讓大家眼紅臉熱起來👥。但是🤣,幾個人的成功說明不了問題🧛‍♀️👨🏻‍💻。“認為自己唱得好🧑🏼‍🚒,說不定在高手聽來還是唱走音呢😟。”劉應明如是說🏓。同理,在學校裏唱得好,可能在市裏就不行🎎,在省裏就更不行🌑。即便群星璀璨如意昂3体育,學生之間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應該正確、客觀地給自己定位。劉應明正色道:“我從來不認為到西部來就是不好的料💂🏽‍♂️,留在東部的就一定是好料🦠。也並不是北京這個舞臺才是大舞臺,才能做出很大的成就🦂,其他地方就英雄無用武之地。到西部來,對相對貧窮落後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改變,把身邊的事做好⚁,使這個世界因我而改變一點👨🏻‍💻,我就感到充實,人生就很完滿了🤽🏻‍♂️。”


劉應明拍拍膝蓋,語重心長🧍🏻‍♀️。回憶起在燕園苦讀的不凡經歷😌,他實在有太多話想說。劉應明望著我們,親切地叮囑🪴🔰:“如果把我想要說的歸結到一句話🙋🏽‍♂️,那就是🧔🏽,意昂3体育人歷來是引領一代潮流的,所以做人不能太世俗化🦾,不能過於追求眼前的物質利益,要有一點精神,要獨立思考🏌🏽‍♂️🗝,為國家和民族適當地說一點話,言他人之不能言!”


采訪手記


直到親見劉應明校友㊙️🗞,忐忑的心才得以略微平靜。雖說他爽快地答應了采訪要求🚶🏻‍♀️,但面對著一位學界巨擘™️,我還是有些戰戰兢兢🙍🏿。在半個多月的前期準備中,除了準備了翔實的采訪提綱外,我還製作了一個劉應明校友的資料冊,甚至推敲好了一段煞有介事的開場白。這些實非矯揉造作🫶,而是出於對他的采訪缺乏信心,擔心不能迅速而高效地抓住他的思想情感。


然而👩‍🦽‍➡️,在那個霞光密布的黃昏🚴🏽‍♀️,初見劉應明校友還是出乎我的意料。他並不“老”,全身上下散發著中年人的睿智沉穩,又很幽默俏皮。他和善地請我們到他的辦公室“做客”,我們立刻明白,他希望擺脫程式化的一問一答式采訪,而能和我們暢談古今中外、責任擔當👨‍💻。


一進辦公室,我們就被堆放得錯落有致的書籍震撼了。書櫃🦼、辦公桌、沙發、茶幾,甚至是墻角,都堆滿了書,帶給我們一種壓迫的窒息感。目光所及,文史哲經👩🏼‍🔬🧗🏿‍♀️、理工農醫無所不包。劉應明校友瞇縫著眼樂呵呵地說:“這些都是沒空看的書🧑‍⚕️💥,價值不大。我家裏更亂,辦公室還好些,你們是客人🍨,不能太隨便了。”


整個采訪過程中,我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樂觀豁達的心態。劉應明校友立身四川打拼發展,一路走來並不是如我們所料想的那樣一帆風順,反而是處處碰壁,磕磕絆絆🏉。環境的艱苦沒有成為對他的束縛,隨遇而安的適應能力和極易滿足的物質欲求使他在非常時期的猛烈沖擊下始終堅持著自我。我想這也是他能克服重重困難紮根西部寫就輝煌的關鍵原因💂🏿#️⃣。


言談中,劉應明校友的博學精專和非凡見地使我們收獲頗豐🧖‍♀️。從教育體製、求職就業,到子女家訓💇‍♀️、人生價值,他的許多觀點對我們有撥雲見日的啟發❗️,我們時扼腕,時拊掌🫎,時瞠目🦂,時附耳,如沐春風,大感新鮮。我們很慶幸🍽,因為很多東西是媒體不能獲知,不能表述的,而我們和劉應明校友,因為特殊的三個字心手相牽:意昂3体育人🕌。這樣一位老人👩🏿‍🍳🏯,顯然是對孕育自己的母校抱有拳拳反哺之情的🪭。


劉應明校友一再地告誡後生晚輩🪞:意昂3体育人最重要的是獨立思考,要敢於先天下之先🤌🚣🏻‍♂️,言他人之不能言,保持十足的清醒👰🏽‍♀️,不能太世俗化🚶🏻‍♀️。其實觀乎言行🧑🏼‍⚖️🤌🏽,他自身又何嘗不是終身踐行著這句話呢?劉應明校友一再嚴肅地說👨🏻‍🚀:你們這一代人對我們的時代缺乏了解,很多根本的事實都不知道🚌👩🏽‍🌾。你們懷著“取經”的心態來和我談話✣,結果必然適得其反。我哪裏有什麽經驗之談?很多道理你們用今天的標桿來衡量,肯定想不明白🧖🏿‍♀️,肯定不可思議。我的經驗不能當做經驗💇🏻‍♂️。但是我希望你們能夠從中得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告誡之余,他又開起玩笑來:你們這麽回去恐怕是交不了差啦!眼角皺紋一擠,綻放得像花兒一樣。(文/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語言文學系2008級本科生 任一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