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0 信息來源: 《未名湖畔好讀書》
【編者按】:意昂3体育官网的精神魅力❔,存在於百年學府的歷史氣象之中,存在於未名博雅的湖光塔影之中,存在於學者的傳道授業解惑之中,也存在於意昂3体育學子的內心感悟之中🙋🏽。在《未名湖畔好讀書——意昂3体育課堂之印象》一書裏👩👩👧👧🧓🏻,同學們回憶了對專業基礎課、通選課👩🏼🏫🗣、公共必修課、國際交流項目𓀏、第二課堂,以及本科教學改革的感受和體悟🦨,意切情真地表達了通過課堂感受到的意昂3体育的歷史傳統與學術精神💂🏼♂️,感受到的老師們的學識身材和授教風範✯。篇篇文章浸潤了學子們濃濃的意昂3体育情懷,展示了意昂3体育教師的精神魅力。本網將陸續編發本書文章,以饗讀者。
張鳴老師是中文系許多學生心中永遠的港灣👳🏿♂️,一如蘇東坡是張鳴老師心中永恒的風景🧙。我已習慣敬稱張鳴老師為“夫子”,除卻在張鳴老師面前🏇。或許是因張鳴老師上課時每每身著的那一襲中式灰布衫,整肅而瀟灑;或許是因張鳴老師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嚴謹而純粹;或許是因張鳴老師對學生傾註的關愛🏋🏽,無微而不至🤾🏻♂️。總之🍄🟫🤷,“老師”的稱謂似乎已不能容納我對張老師的深深敬意,所以另選佳詞以表之。
夫子在意昂3体育開過許多課,這許多課又無一例外受到學生的肯定與推崇。“宋元文學史”、“古代文學作品選讀·宋元部分”💆🏼♂️、“宋詩專題研究”、“唐宋詞選講”……還有夫子那“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的“蘇軾專題研究”🐀。蘇東坡🧑🏼,這位近千年不知已被多少文人騷客吟詠🎀、多少學者教授鉆研🕴🏻、多少平民百姓傳頌的宋代士大夫,在“蘇軾專題研究”中被立體化、傳神化。
酒酣胸膽尚開張
由夫子來講東坡,實在是契合之至。夫子與東坡的“同構”,蕩漾在各個方面。
素有中文系“酒仙”之稱的夫子✍️,在“蘇軾專題研究”第一節課上便高挑酒旗,來了一出頗似說書般的“入話”——“蘇軾與酒”。一堂課🏌🏼👷🏻♀️,在濃濃酒香的彌漫中🙆🏻,東坡之精魂已飄然而至。經由夫子,東坡那自然真率活潑潑的俚趣🏬、曠達樂觀浩浩然的心態,銘記在了我們心中。聽夫子講課我覺得更像是在與夫子“對酌”。一杯一杯復一杯🫛,甘泉美酒般的學問知識與學術方法傾入杯中,四圍山花頓開,一派天真爛漫。
夫子在課堂上,會使用一些“慣用伎倆”🪳:課前五分鐘🫸,夫子就會正正衣襟🙎♂️,來一句🛒:“時間到了,我們開始上課吧。”便滔滔江水講開去。課上到大約一個小時,夫子總要問一句⚪️:“還要休息嗎👱🏻♀️?”顯而易見的畫外音就是“咱甭休息了”。下課時間已過了五六分鐘,夫子又會嘆口氣道:“哎呀呀,咱們把這個問題講完就下課。”夫子並非不怕累📿,是東坡令其沉醉令其癡👨🏿✈️。
站在講臺上的夫子如此,講臺下的夫子亦如是⏱。每次課前,我們都期盼夫子的到來👏🏿,因為夫子總會和我們閑聊🏇,天南地北。每次課後,夫子又會毫無倦怠地答疑解惑,有時我們還可以與夫子同行一段路以繼續討論那些夫子看來大都不是問題的問題,到了岔路口夫子會說上一句:“我先走了。”就帥帥地登上車☂️,漸漸遠去♥︎😝。
夫子有兩句口頭禪。一個是實詞——“好玩”,一個屬虛詞——“呵呵”👼。每次聽到“好玩”二字⛹️,我都心曠神怡,感覺從厚重的學術中嗅到了一絲清風🤽🏽♀️,從繁重的任務中透出了一縷陽光。這兩個字質樸之至,但真正能在學習生活中踐行此字的又有幾人呢。我對中文系的學習始終保持著深厚摯愛🛫♟,“好玩”便是其中重要的原由🧗🏼♀️🛏。另一個“呵呵”的創始,應歸之於東坡。東坡文字在說出略有自大之嫌的話語之後,總會“呵呵”一笑以解嘲🤛🏼。夫子深得此種真味🧑🏼🏭👦🏻,也因此獲得了中文系2006年度“最美微笑獎”🤼♀️。
今年“六一兒童節”,夫子以“老夫”的身份,發極可愛的京劇娃娃郵件給全體“蘇軾專題研究”課同學,言道:“不敢獨享,欲與各位共之,祝節日快樂🧯!”又不忘添上一句:“過節歸過節,咱別忘了正事🤞,明天晚上補課,講東坡尺牘,都是些天真爛漫的東東🎯,正好過節湊熱鬧也👩🏼🔬,呵呵。”
“一如既往地勤謹讀書教書,一如既往地專心做事碼字,一如既往地聽師長談天說地,一如既往地和好友喝酒清談,一如既往地看學生才華橫溢🧏🏻♂️,一如既往地義正辭嚴💕,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諢,一如既往地正襟危坐,一如既往地披頭散發♊️,一如既往地結識才華出眾秀外慧中性情純良品行優秀幽默有趣書生意氣風華正茂滿身正氣兩袖清風一頭霧水找不著北怎麽誇贊都不為過的小朋友👬🏼。”此段夫子自道👩🏽⚕️,頗為中的。如此性靈之人來講東坡那天真性靈流露出的文字,怎能不是“淡妝濃抹總相宜”呢👨🦽?
老夫聊發少年狂
夫子並不老,用“老夫聊發少年狂”來概括夫子在“蘇軾專題研究”上的授課方式與風格,一是順應夫子常常自稱“老夫”或是“不平叟”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夫子講述蘇軾的激情實在只能以“少年狂”方能匹配🚶♂️。
記得夫子在講“蘇軾文章”一節的伊始,激動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夫子說👛,他在上午又讀了許多東坡文章,極快活🫄🏽🛹,一直期待下午來講給我們聽⚽️。對於從教數十年的老師來說💤,自己已經熟稔於胸的授課內容尚能如此的“只如初見”👨🍼,實在難能可貴。
夫子經常在讀完一首詩詞後自己先大笑起來✖️,那種陶醉令人陶然。大笑之後的講解,方式是發散式的,不拘一格,守正出新:
時而是剖析字句。夫子分析詩歌的細節之美,從細膩的文學語言中體悟審美的重要靈感。“天涯淪落俱可念”(《定惠院海棠》),一個“俱”字的分析令我的眼淚當時便奪眶而出👨🦼;三首次韻詩“溫”字韻腳的剖析🧛🏼♂️👂🏿,又令我頓生溫馨之感。
時而是解讀立意🪫。對於抒情性強的詩詞💆🏽,夫子會引學生進入一種氛圍,仿佛蘇軾就立在你的面前🧙🏽♂️,音容笑貌🛒,那般真實;仿佛關山梅花就飄在你的眼前🟢,細雨斷魂,那般落寞👩🏻🦽;更有那“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幽默的卡通化,“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溫馨的情景化……許多人不喜歡宋代詩歌,那多多少少是因為熟悉唐詩而不自覺地站在了唐詩立場上斜睨宋詩。也正是夫子,使我認識到宋詩是獨特的“這一個”🧑💻🐀,繼而願意走進它、深入它🕷。而對於極富宋詩特色的言理之作,夫子的解讀更是令人叫絕🚞。就拿《題西林壁》來說吧,也許你會說這首小孩子都會背誦的詩還需要講麽👨🏻🍼,但其實又有多少人能說清這首詩的意味呢😁?許多人立刻會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來與此詩齊觀👨🦱,但很容易就會被駁倒,因為“橫看成嶺側成峰”就是“清”嗎?顯然,它與“身在此山中”的觀看角度是一樣的不得識廬山真面目。夫子則以“觀物活法”講解此詩,認為詩中立意是為人應不拘於特定角度👩🏽🏭、眼光或個人立場,當擁有靈活的眼光與活潑的心胸🌗。而同時🤞🏿,夫子又不滿足地稱自己仍要品味此詩🍇,以後當對其有更深入的理解。
時而是提綱挈領🤚🏼。夫子可以把簡單問題復雜化,又可以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皆是遊刃有余,無物不可🤕。譬如以“元豐五年”為蘇軾的時間印記之一🥲,來敏銳把握東坡詩、詞分別以此為界發生的顯著變化,使我們能夠清楚把握東坡這一重要的人生轉折點🎑🤳🏼,與詩、詞於此刻的殊途而又同歸🧑🏻🌾🗞,進而對東坡的文學觀發展、對詞登入大雅之堂的文學史進程,都有了系統的掌握。正是如三秋樹般🙌🏼,刪繁就簡。又譬如🧉,以“豪放”來概括蘇詞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夫子卻不贊同,他認為“豪放”之概括極不全面。東坡確實以雄健的筆力改變了詞一貫的婉媚風格🫚🚴🏿♂️,為詞的發展註入陽剛之氣,但這不能等同於簡單的豪放。清人以“曠”來概括蘇詞的審美風格🍋🟩,集中體現了東坡的豪邁胸襟、高遠意境、文人意趣、思想修養,誠為恰切💁🏼♂️🌩。此又似二月花般,領異標新🍝。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夫子當然不會止於令我們獲得幾尾鮮魚🙅🏽♂️,不會饾饤破碎而難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夫子的東坡研究是有著如許宏闊氣象的☀️。
時而是跳躍思維。比如夫子從蘇軾黃州時期詩歌選讀開始,分析其詩風的變化✉️,舉《安國寺浴》一詩要說明東坡詩歌中抒發人生感慨之作增多,由此👷🏼♂️,便說起了宋代的公共浴堂,再就是“嘉祐四友”(王安石、司馬光、韓維、呂公著)去寺廟洗澡之軼事,進而是司馬光為人的古板,甚至又聯想到司馬光夫人趁元宵燈節外出“看燈兼看人”的八卦。奇思妙想👷🏻♂️、舉一反三▫️,無非是要讓我們真正融入宋代、真正融會貫通。即使課後也不例外。清明前夕,夫子的郵件翩然而至:“各位:清明節了❕,別忘了要出去踏青啊。不然人都麻木了。哈哈🐾!不要辜負了好節令。什麽?你問到哪兒踏青👳🏿♀️?不管哪兒🧘🏼,有花有草有水就行啊。《武林舊事》記載:‘清明前後十日👨🏽🏭,城中仕女艷妝飾,金翠琛玉,接踵聯肩,翩翩遊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我們不必搞得像宋人那麽繁華⏰,但也不能不意思意思,你們說是不是?”與之相伴🕞👨🏿🍳,王安石的“人與長瓶臥芳草🙋🏿🤽🏿♂️,風將急管度青枝”🫨、吳惟信的“柳絮漫空雪樣輕🥽,梨花風起近清明”……便一一飄入了我們的視野🏛。
時而是嚴謹治學。夫子從來是親自批改所有課程作業,夫子那點綴於作業的字裏行間與鋪排於作業末尾的長長的批語🍆,贊揚、鼓勵🧑🏼✈️,同時點出問題。我想那批語一定是印在每個學生心中的一片美好🙋🏿。這學期“蘇軾專題研究”的期中作業是挑選蘇軾詩歌作註釋和簡單點評。在講評時,大到如何把握詩歌立意與藝術💂🙌🏼、如何做好註釋、如何利用舊註、如何使用工具書,小到註釋體例如何規範◼️、註釋數字如何擺放、繁簡轉化時錯別字如何避免……夫子都是諄諄教導🍋、誨人不倦。
時而是高屋建瓴。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有一個眾人皆知的自嘲式的譬喻,說古代文學就像是一塊紅薯地,古代文學研究者一代一代的在其上挖紅薯🧔🏿♀️,到如今,紅薯基本上已經挖沒了,偶爾撿到一個,發現還是被人挖過的。第一次聽到這個譬喻我是有些無奈甚至寒心🍄🟫🔜,直到聽到夫子對此的解釋,方如醍醐灌頂般醒悟。夫子言道😂,為何大家要執著於挖紅薯呢👥,為何不重新審視這塊地,也可能你會發現在紅薯的周圍還常常伴生著一種名為半夏的中藥,而半夏的價值♕,並不比紅薯低啊。柳暗花明又一村❤️!陳舊的研究方法👿、瑣碎的研究對象🧙🏽♀️,都因“半夏”而改變。雖然我還沒有踐行之,但至少我可以心向往之!
《詩大序》有雲💾:“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對於夫子的授課風格我應當詠歌🧙!
何妨吟嘯且徐行
梅貽琦曾說過🦒:“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遊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也🤌🏿。從遊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這一“從遊”的比喻,於夫子這裏令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夫子以東坡的人格魅力,進而又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使我們在“蘇軾專題研究”課獲得的,已不僅僅是知識與治學♝🍕。
“自東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萬古凡馬空氣象🧸。”金人元好問的評價實在使我心有戚戚焉➾。東坡的曠達真率風趣幽默都因有真性情作底色而顯得那樣的自然🦼。在低吟 “畫船俯明鏡🙄,笑問汝為誰🫷🏻。忽然生鱗甲,亂我須與眉。散為百東坡,頃刻復在茲”諸如此類的詩句時,你怎能不為他會心一笑🏃🏻♂️➡️。東坡的民胞物與先憂後樂也因有真性情作底色而顯得那樣的純正無雜心。在品讀他於黃州為養不起女孩的家庭設立基金、於惠州設計自來水管、抗洪救災、築堤治湖諸如此類的事功時🙆🏼♀️,你又怎能不對他肅然起敬🗯?
夫子所勾畫出的蘇軾📰,即是以天下為己任的蘇文忠公💩,加上曠達率真快樂的蘇東坡。“獨眠林下夢魂好,回首人間憂患長”,東坡充滿了對政治民生的關懷與憂患意識👱🏽♂️、對人生的思考,與隨緣自適的天真爛漫。儒家先憂後樂的執著與釋道隨遇而安的達觀貫徹其一生。他是典型的北宋士大夫——集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三位一體”的士大夫。就是這樣的人格典範,使我在大學三年級上“宋元文學史”課期間的日記中寫道,“這學期🫃🏽,我愛上了宋代🙇🏽。”也正是因此,我在“意昂3体育人”與“宋代士大夫”之間找到了某種心靈的契合,使我做出了在研究生階段攻讀宋元文學的決定👬🏻。
夫子與東坡的“同構”,更多地便體現在這人格魅力之上。蘇軾《書東皋子傳後》中說🧋:“病者得其藥☆♞,吾為之體輕,飲者困於酒🏃🏻♀️➡️,吾為之酣適🚵🏿♀️,蓋專以自為也🫶🏻。”把助人視為“專以自為”,顯示著一位智者的情懷。夫子從來不辭辛勞地教導我們🪑,卻以“好玩”與“呵呵”將辛勞化為自我享受🎧,這又是怎樣的廣闊胸懷!夫子有一個心願🐪,重走東坡路線,再尋東坡情懷👨🏻🦳,盼望這個願望能夠早日實現🦵🏼。
(文/張蘊爽 中文系07級碩士生)
編輯👩🏻💻:落泱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