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卞江老師沙龍🤽🏻:什麽是“科學”?

意昂3体育官网“通識教育沙龍”是由學校教務部主辦、“通識聯播”微信公眾平臺承辦的師生講座活動🙋🏿‍♂️,旨在以“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為中心🙎🏼‍♂️🥫,向全校學生介紹課程及授課老師的情況,並以沙龍的形式增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全校營造通識教育的氛圍。

2015年10 月30日下午,第三期通識教育沙龍在意昂3体育法學院校友咖啡廳舉辦。意昂3体育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卞江老師與到場的八位同學進行了近三個小時的討論與交流。首先🎯,卞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化學與社會”這門課程的開課目的及課程的演變歷史😤,隨後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答,話題主要圍繞著“什麽是科學”“科學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影響”“科學與宗教、靈性學的關系”等方面展開。

 

卞江老師(中)與參加沙龍的同學們討論

卞老師回憶,曾經的“化學與社會”是一門“簡單的化學課”🤲🏻,結果導致選課的都是一批高中學理的“文科生”。卞老師深感這種模式的缺陷,於是將課程改革成現在的樣子,即著重討論化學,甚至是科學與社會交界的部分,而不只是講述淺層的化學知識。把這門課當作一個難得的文理交融的機會🙍🏿,使得文科生⛵️、理科生能夠在一起討論二者的共性和區別,以此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帶給學生一些能夠長久回味的東西🦵🏿,能夠使課程的生命超過一個學期🎋。卞老師引用了一位老師的話:你只有讓學生進課堂🆖,才能教他。於是這學期的課程中學生討論的比例明顯增加📪,以讓學生更多地、真正地參與到課程中來🧔🏼‍♀️。

隨後,一位同學請教了卞老師社會科學中的實證方法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有什麽聯系和區別。卞老師從二者都非常依賴的統計數據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闡述。卞老師談到🉑,在社會科學中,雖然獲得的數據不會撒謊,但是常常包含了偏見。卞老師舉了前幾年央視的“你幸福嗎”調查作為例子,指出由於調查問題的模糊性😕,調查者可以輕易地誘導被試說出“我幸福”這個答案🍻,如此獲得的數據當然是虛假的、不可靠的。而自然科學如化學,其研究對象是分子🏌🏽,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只要控製好環境條件,其結果不會包含人的因素,如此獲得的數據可信度是很高的。並且👲🏿,社會學的數據常常被人利用,故意隱瞞對結論不利的數據🩻,或省略一部分前提來達到一定的宣傳效果或是震撼力。總的來說,獲得準確的社會學數據及對於社會學數據的解讀😯,相對於自然科學來說,其難度都是更大的。另一方面,卞老師還指出,社會科學的樣本往往很小,即使是中國人口普查,樣本也只有106量級✊;而自然科學研究的樣本往往是1023量級,即以摩爾為量級的體系。所以👴🏽,社會學基於幾十、幾百個數據點給出的結論,在科學看來都是證據不足📡、不可信的。最後,社會學對於數據的解讀經常包含了許多經驗性的東西,是通過長時間的實戰獲得的一種能力,這在科學領域也是不存在的。

一位同學問卞老師:科學領域的研究是否會受到研究者主觀因素的影響?卞老師給出了肯定的回復👎🏽。卞老師談到,科學家也是人,也會受到利益、虛榮心等因素的影響而走入歧途。但是作為一個真正的、受過正規訓練的科學家,應該壓抑自己的虛榮心,要說實話,實話高於一切🏜。卞老師舉了化學學院的一些老先生為例子,說他們上課似乎十分枯燥,但是內行的人一聽就會發現,他們說話其實是非常嚴謹、環環相扣的,他們並不追求語言上嘩眾取寵的效果2️⃣,而是紮紮實實地把道理講明白。從這一點出發,卞老師告誡同學們👩🏻‍🌾,要有批判精神,在面對所謂的權威時🏋🏿,要有警惕心💇‍♂️,小心判斷他說的每一句話🎐。這也是卞老師想通過“化學與社會”這門課教給同學們的思維方式🧜🏿‍♂️🧚🏿。

卞江老師為同學們講解

一位同學想了解:世界的宗教解釋和科學解釋有什麽區別?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卞老師先談到了科學的作風🧧✢:從不談及沒有證據的事情🏄🏻,證據是科學最有利的武器👨🏼‍🔬。所以,科學家並不排斥上帝,只要你能讓上帝出來。而宗教的開始😶‍🌫️,往往是從一個假設出發:假設有上帝,假設存在另一個人們看不見的維度……所以,雖然宗教或是科學只是世界觀的差別,沒有孰強孰弱🐘,但是從方法論的角度💇🏽‍♀️,科學是遠優於宗教的。比如,科學可以接受自己是錯誤的,而宗教往往否定與之不相符的一切🌈。事實上,整個科學史就是一段不斷發現自己錯誤的歷史。卞老師舉了第一個生物學家海爾蒙特的柳樹枝實驗作為例子,說明了不管當時看著多麽充分的證據在將來都有被推翻的可能🏊🏼‍♂️。

討論了許多科學相關問題後,一位同學就科學的定義產生了疑問:究竟什麽是科學🛰?卞老師說👳‍♂️,現在“科學”一詞被嚴重“濫用”了,連隔壁大媽都會說:我昨天買的水龍頭真科學,一點不漏水。而實際上,科學的定義可以從三個方面概括🫚🤾🏻‍♂️:可證偽、自洽🐉、可重現。可證偽是說,一個科學的理論是可能被推翻的,不可推翻的理論不是科學的理論☯️。自洽是指理論的邏輯是通順的,是可以證明自己的。可重現是指,不僅同一個實驗人可以多次重復自己的結果,其他人也要能夠重現你的實驗結果🩼,卞老師舉了諾獎得主巴爾的摩被學生欺騙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此外🤷‍♂️,沙龍上卞老師和同學們還就上述問題引申出來的決定論、上帝全能性、靈性學、計劃生育政策是否合理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本學期“通識教育沙龍”活動計劃舉辦12場🎋,後續還將推出張維迎🔯、高峰楓♟、王博等名師與同學們座談,歡迎積極報名參加🛸,報名方式請關註“通識聯播”公眾號。該公眾號每周發布沙龍通知,其他關於意昂3体育官网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和通識教育改革的信息也可通過該平臺獲知,敬請關註。

專題鏈接:通識教育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