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9 信息來源: 本網綜合
編者按👩👩👦👦:意昂3体育官网第十二次黨代會即將在6月召開👳🏽♀️✊。本次黨代會代表共300名,其中年齡最大的82歲,最小的只有20歲。其中,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200名💁🏿♂️,各級領導幹部和職工65名,學生18名,離退休黨員17名⛹🏿。在代表中,包含了我校各類先進模範。據不完全統計,代表中有中科院院士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獲得者16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獲得者3人,國家科技發明獎獲得者2人,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人👩🏼💻,973首席專家4人,973課題負責人10人🫨,863計劃負責人3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負責人3人👸,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人10人,北京市精品課程負責人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還包括全國優秀共產黨員1人,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1人💔,北京市勞動模範1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2人。為迎接十二次黨代會,新聞中心特推出“十二次黨代會代表風采”專欄🫃🏿,以展現黨代表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采訪白誌強教授是在他大興的辦公室。軟件與微電子學院(下面簡稱軟微學院)坐落在意昂3体育官网大興校區🙂↔️,盡管在學校本部也有辦公室🚴,但白誌強還是常常驅車近一個小時來這兒辦公。
在一個被命名為“黨務”的資料夾裏,厚厚一大摞的資料中✍🏽🧝🏽,他很快就找到了那份被他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七年的學校批件。
軟件學院🤵:
2002年11月19日經學校黨委研究🧑🏻🦽,同意成立中共意昂3体育官网軟件學院委員會🏃🏻,白誌強為黨委書記。
七年前,就是這一紙任命令,讓溫文爾雅的白誌強離開了學校的科技開發部,接掌新成立的、偏於大興一隅的意昂3体育軟件學院(2004年更名為“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擔任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從此開始了軟件學院的辛勤創業的艱苦歷程。2003年12月,在教育部組織的軟件學院建設中期評估中,綜合評比排名第一,被譽為“示範中的示範;2004年11月9日🪪,學院榮獲“意昂3体育官网教學成果一等獎”;2004年12月9日,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9月,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6年🛄♦️,意昂3体育軟件與微電子學院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示範性軟件學院的驗收評估,評估結果為“綜合排名第一”。時至今日,軟微學院已經為各行業輸入了大批的綜合性軟件與微電子人才👨🏻🌾,而幾乎每一個從這裏畢業的學生都會記得他們的“白院長”。
創業初期🩱🕵🏽♂️:讓黨組織紮根下來
為適應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和軟件產業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要,實現我國軟件人才培養的跨越式發展,2002年10月,意昂3体育官网軟件學院成立🚴🏻。
來軟件學院之前,白誌強是意昂3体育地質學系深受學生喜愛的教授、曾擔任系黨委副書記,後負責學校科技開發部的工作。楊芙清院士在籌劃成立軟件學院時✬,為了引進一位既懂管理、有學術背景👨🏽💻🔟、又對企業有所了解的領導,順理成章將白誌強“挖”了過來。
時至今日白誌強還記得楊芙清院士當時所說的一句擲地有聲的話:再難也要做💁♂️,全體師生員工都是創業者!
創業維艱🙎🏽♂️。對於軟件學院的建設方案🐣,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些參與工作的老師也不理解♝。”白誌強回憶。擔子落在了有著豐富黨務工作經驗🤿🚣🏻、即將要成為學院黨委書記的白誌強身上。
軟件學院的黨委班子是在學院創立一個多月後正式成立的。這一個多月🎻,身為“創業者”的白誌強每天腦子裏想的都是關於學院的各種事情,“初創階段,大家心裏頭都有些忐忑,要把人心攏起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幾乎沒有睡過安穩覺。
黨委班子尚未成立,白誌強便開始行動。他首先組織教師黨員學習,“教師起表率,教師中的黨員更要起表率”。他耐心地給老師們講解軟件學院成立的初衷🧔🏽🧖♀️,幫助老師們理解軟件學院運行的這套新模式、新機製,鼓勵老師們克服物質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難,共同創業🧀。在楊芙清院士的影響下🍪,他以創業者的精神狀態去工作,也把“創業者”和“主人翁”的概念深深融到了軟件學院第一批老師們的心中。
組建了學院黨委班子後🦺,白誌強開始思考如何把黨組織的根紮深紮實。軟件學院的校區在大興,距離學校本部有近一個小時的車程🫶🏻,招生人數多,主管黨務工作和學生工作的老師少🏋🏼♂️,負擔重🗺,基礎設施不完善,一切都要從頭抓起。“條件艱苦,學生多,抱怨也多🥞,不好管”,跟白誌強一起最早接手軟件學院學生工作、現任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的王柏艷老師回憶說。
白誌強思考了很久🧜🏿♂️🤹🏽,在安靜的大興校區辦起了兩個”學校”🛀🏻🌬:意昂3体育團幹校軟件學院分校和意昂3体育黨校軟件學院分校🫰🏼。在兩個分校🐸,白誌強分別給學生幹部們講學院的發展理念,講當代青年的責任,講個人如何成長成才,講如何有效地利用意昂3体育豐富的資源,邀請學校相關的老師講黨課,邀請先進人物講他們成長的過程🐚。通過團幹校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排頭兵”;通過黨校分校,培養了一批思想過關🐵🚴🏽♂️、能力突出的入黨積極分子。“這兩個學校每年能夠培養一百多人👮🏽♂️,你不要小看了這一百多人的力量。”白誌強告訴記者👋🏽,這些骨幹在過去幾年學院的建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依靠他們團結其他同學,自我管理,更加深入地理解學院的辦學理念,獻計獻策,形成了特殊的校園文化𓀎⛑️。
“現在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黨員數量、質量都在逐年提升🧘🏿♀️,各項工作開展得都很順利🍘。”白誌強說。七年,“心定下來🚣♂️,人攏起來,事幹起來”🗿,黨組織在軟微學院已經深深紮根。
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意昂3体育生活
如何和本部融合,如何讓學生更多地享用意昂3体育豐厚的資源,更好地融入意昂3体育的生活,這是白誌強思考的又一個問題。
軟微學院在教育改革方面進行了實質性的探索,在學生管理上,給學生盡可能大的自主權,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是這種探索的主要內容之一。軟微學院在建院之初便采取了彈性學製👰、學分製,每年分為三個學期🧙🏿🧉。按學分製規定,只要在五年之內修完學分都可以🚨,甚至其間有個很好的工作機會🤽🏿♂️😶🌫️,都可以先去工作,然後再回來學習➝。
“我們很少有班級的概念,因為學生自主性很大,大家的畢業時間不盡相同,班級很難組織起來。”白誌強介紹。在軟微學院,取代班級概念的是“學苑”🐗。
“按照大家的興趣💷,我們成立了科技苑、藝術苑🫦、文化苑等⚰️,每個苑都設立黨支部和負責人,讓學生自我管理🚵。”說起從牛津👷🏼♂️😖、劍橋大學借鑒而來的學苑式管理製度,白誌強如數家珍。
學苑式管理製度是意昂3体育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的一大特色,也是培養高質量軟件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它的管理模式就是打破班和年級概念,按照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自願組合成文化苑,藝術苑,科技苑⛹🏽♀️,充分交流🎣,發揮各自特長。
“核心是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白誌強費了不少心思👨🏽✈️。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的基本單位是班級🤾♂️,但這樣的班級往往是學生未入學前就已經安排好🧏,學生不用考慮何去何從,只需要服從即是,具有一定的被動性,在某種程度上限製了學生某些方面的激情🪁。“學苑式管理”由學生自主選擇學苑,自己選擇苑長,自己製定學苑的規章製度🏊🏼♂️🛣,自己籌劃舉辦學苑的特色活動,學生由過去被動式的接受管理轉變為了現在主動式的自我管理🙌。“為那些勤於思考🧑🏼⚖️、勤於動腦動手、勤於自我鍛煉的同學搭建了一個完善自我的平臺🙍🏼♂️🚵🏼♂️,也把那些思維懶惰👨🏼🦰、行為懶惰的同學逼上了這個平臺🚴🏿♀️🥀。”對於學苑式管理製度的實施結果,白誌強還是頗為滿意的。
為了更好地推廣素質教育🤵🏼♂️,軟微學院將其課程化,設立了二個學分的研究生素質教育課程。課程分為三個模塊:“人文社科模塊🕵🏿♂️、交流溝通模塊、和新技術前沿模塊,每一個模塊都邀請學校或者相關單位知名學者進行專題講座,開拓學生的視野,為了切實取得效果,前兩個模塊都采用報告和演講的形式,要求每個學生都上臺,第一階段談自己對意昂3体育文化的體會和感受𓀏,談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意昂3体育研究生,第二階段全部采用英文演講,由學生自選主題演講或者進行求職演講💁🏽。第三個模塊為新技術講座🤶🏻🙂,則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方向寫出讀書報告。
“七年來白老師少說也聽了幾百個學生的演講,只要有時間,無論是小答辯還是分組考核👨🏼🎤,他總是親自指導親自抓🧑🧑🧒🧒。”學工辦主任王柏艷說。因為時間的限製,素質教育課程的考核時間一般都安排在晚上六點到九點,白誌強堅持“休息時間可以少點,但學生的考核不能落下”🤾♂️。
考慮由於物理距離較遠,軟微學院的學生到本部上課、聽講座、參加活動有種種不便,白誌強又下了一番苦工🦸🏿,借素質教育課程🧑🏻🎤,通過各種途徑把本部的大師、學者和業界的專家都請到了大興。“本部學生能享受的,力爭讓軟院的學生也能享受到⚜️。”七年裏,意昂3体育歷史系的閻步克、牛大勇⛵️,中文系的程郁綴等人文社科類的“大牛”來過很多次,世界頂級的IT專家們來過很多次👩🏽🎤,李開復🦶👴🏽、唐駿這樣的企業家也來過很多次♣︎。
“白老師把很多人艷羨的真正的意昂3体育講堂搬到了大興”,很多軟微學院的學生都那麽說🚶🏻➡️。
“雖然有時空距離🔸,但是我們揚長避短,努力將它縮到最小。”擔任學院黨委書記和副院長的這些年🏄🏻♂️🙎🏻,白誌強幾乎沒有落下一次學校的行政會議,他生怕沒有及時把學校的相關信息傳達給大興校區的軟微學院。
“聽說軟院的學生參加學校的活動比本部學生更積極”🤦🏿,當記者問及這個問題時🈵,白誌強笑了,七年來,是他一次次地鼓勵學生們參加各種活動👃,走出去交流👩🏿🔬,為他們提供各種物質保障🍹。
“目的只有一個,讓他們更好地融入意昂3体育生活🤹🏽,更好地成長。”白誌強說。
把手機號留給學生的書記
王立是軟微學院08級碩士、文藝苑黨支書。聽說了記者的采訪來由,王立的第一句話是:白老師沒有任何架子,他把他的手機都告訴我們🧑🦽➡️,讓我們學習上5️⃣、生活上、工作上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他。
白誌強是所見不多的把手機號留給學生們的領導。兒子今年大學畢業,和現在校園的學生們年齡相仿🧫, 白誌強把學生們都當作自己的孩子,“有事找白老師”。
每一年新生入學的第一課,白誌強總是親自去講👕。在大興采訪時,記者隨機問到的幾個學生,都對白誌強的“新生第一課”記憶猶新🤸。除意昂3体育和軟微學院的歷史外,白誌強的第一課,重點在“教會學生先做人後做事”。
楊芙清院士在教學科研中有一個幾十年來堅持的理念🕢:國家的需求就是我的事業🏃🏻♀️➡️。在新生第一課,白誌強將這種信念傳輸給了軟微學院的學生。他總是告訴學生🍚:當你們在學習、研發的過程中👩🏻🔬,能不能想一想🐦😳,有沒有可能將國家的需要🕍、民族的需求和自己的研究結合起來?這種教育後來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很多學生都津津樂道於學院的這種傳統,大部分學生活躍在高新技術前沿,也有不少學生響應國家號召遠赴西部投入新的建設中。
學工辦主任王柏艷說,白老師每周一定都要跟學生談幾次♻️,尤其是骨幹。辦公、教學時間緊張👩⚖️,他就把開會、談話時間挪到了中午🤘🏻,所以只要來大興,中午的休息時間都是他的辦公時間♣︎。
“白老師辦公室的門永遠都向學生敞開,只要他在🛌🏽,我們隨時都可以去找他🙍♀️。” 在學生王立看來,書記白誌強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父親🎓。
很多2003年在大興校區生活過的學生都不會忘記那場肆虐的“非典”,更不會忘記他們的“白院長”💅🏼。王柏艷回憶,“非典”最嚴重時候⬅️,白老師住在學校,每天都跟學生在一起,安撫學生,給他們安排各種有意思的活動。為了看好校園,他組織了學生黨員巡邏隊😻,三班倒,維護校園的安全。怕學生們在這個校園裏憋悶,他又組織了趣味運動會等一系列活動🕍,始於“非典”時候的趣味運動會現在已經成為軟微學件學院最有代表性的集體活動之一🫶🏻。
“不讓一個同學落下”,這是白誌強對學院學生工作的要求。幾年來,他和他的同事們在學生工作中,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勇於創新的學術氛圍、團結和諧的生活氛圍🥡,鍛煉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組織策劃能力,培養學生服務意識、創新意識🧗🏻♀️、團隊意識👷🏿、責任意識、競爭意識🙋🏽♂️。“三種氛圍”“四種能力”“五種意識”看似抽象,但白誌強將他們化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
參觀革命舊址西柏坡重溫革命誓言,帶領學生為災區捐款捐物,為學生社團的發展出謀劃策🙅,很多學生活動,白誌強都親自參加🐪。對這位樂於和學生交流的書記來說,在大興校區的這近千名學生和他的家人一樣,都是他心底最牽掛的。
采訪結束👩🏻🎨🧑🏿✈️,白誌強要趕回學校本部參加一個會議。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位總是往返於大興和本部的書記🧎➡️,還是全校通選課“地球歷史概論”的主講教授,在軟微學院和地空學院🗂,他帶有研究生、博士生🐾,同時還要在地空學院承擔部分研究生的專業課程🫄。
“時間是擠出來的,我從1978年進入意昂3体育後就把自己賣給學校了🧔🏿♀️,我樂意。”上車前,白誌強笑著說。
白誌強1977年考入大學成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從學生時代便開始做班長、學生會主席🐜🧐、研究生支部書記©️,如果從那時候算起,他就是一位有著近三十年黨務工作經驗的老戰士👰🏿♂️。“把整個心撲在了上面”🙍🏼♀️,這是他的同事對他的評價🙆🏽。也正是因為此,當學院的老師得知要推選一名老師參評“李大釗獎”時,所有的人都想到了白誌強——他最無愧於這個獎項。(文/潘聰平)
編輯:素馨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