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5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梅柳 余哲西
“眼鏡飛人”、“最快研究生”〽️⛏,眼前這位清瘦的男生似乎與這些稱號“不太搭”,然而鏡框後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卻正透露出一個短跑健將的堅毅。在第50屆首都高校運動會上🍀,已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生的胡凱作為清華大學團委體育代表隊輔導員,接受了本網記者的采訪🖇。
從運動員到領隊:辛苦之余,分享更多快樂
胡凱作為一個短跑健將,成績斐然: 2005年8月,伊茲密爾大運會男子百米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首個進入百米第二輪的運動員,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200米第四名🤘🏼。這些榮譽和突破足以顯示一個短跑運動員的輝煌。他曾多次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首都高校運動會,為清華大學取得優異成績,但今年他第一次以領隊老師的身份參與,坦言有很大不同🙅♂️。“作為運動員時🚘,我得到的只是自己成功後的喜悅;而作為帶隊老師,雖然要統籌全隊,關註每個運動員的情況的確更加辛苦、勞累,但是分享的卻是所有隊員的成長,他們每個目標的達成都會讓我開心,讓我得到更多的幸福和滿足。”對於清華大學目前的比賽狀態,胡凱表示十分滿意,雖然也有著對冠軍的期待,但在他看來隊員們發揮了應有的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首都高校運動會🔖👳🏿♀️:競爭合作🧜♂️,收獲友誼成長
第50屆首都高校運動會上🏋️🙅🏻♂️,參賽選手來自北京各高校🦯,健將輩出,競爭異常激烈,有著國際國內大型競賽豐富經驗的胡凱對這次運動會也有很高期待👨👨👦。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之間會有各種形式的交流。研究競爭對手的戰略戰術是運動會中的重要環節,借助首都高校運動會這一平臺,高校運動員之間彼此競爭、合作🧖🏽♂️,相互提高🏈,促進成長。“我們比賽時會爭相為自己的隊友加油,但賽後我們和其他學校的運動員也形成了堅固的友誼,首都高校運動會讓運動員們收獲頗豐😅。”
拼搏中超越極限👨👨👧👦:全民健身✭,普及運動健康
“當你在跑道上快要支撐不住,達到極限時,理智如果能引導一個人超越自我極限🟫,那就再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將他擊敗😾🦀。”跑步運動給了胡凱莫大的鼓勵和啟發🤸🏽。面對操場上運動員揮汗如雨的情景,欣喜之余,我們不禁思考:全民健身的普及究竟會走向何方?面對這個問題,胡凱也有自己的看法:全民運動需要的不僅僅是鼓勵性機製✬😠,更需要強製性的相關措施。類似首都高校運動會這類活動的舉行,將極大調動同學們參與運動的積極性,當然,一個更理想的全民健身模式是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達到全民健康的最終目標。
附胡凱簡介: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中國田徑男子短跑運動員
曾獲榮譽👨👦:
2004年全國田徑大獎賽總決賽100米🤮、200米冠軍。
2005年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冠軍
2005年11月1日👮🏼,東亞運動會男子100米決賽冠軍
2005年10月,十運會男子百米銀牌
2005年9月,上海國際田徑黃金聯賽男子百米第六名
2005年8月,伊茲密爾大運會男子百米金牌
2005年5月🗓,泰國田徑公開賽,以10秒32的成績獲得冠軍
2006年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北京站男子60米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首個進入百米第二輪的運動員
2008年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200米第四名
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男子100米第八名
編輯:焱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