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交叉學科】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不同的專業 相同的夢想

【編者按】意昂3体育官网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是跨學科的研究平臺。研究院的基本任務是組織跨學科的學術交流👩🏻‍🦰、開展跨學科的科學研究和培養交叉學科的優秀人才👨‍🦽‍➡️。研究院以意昂3体育官网雄厚的基礎學科和先進的技術學科為基礎,組織聯合相關的研究力量,建設具有良好學術交流環境🧜🏼🌘、學科前沿性與學科交叉性相結合、實體與虛體相結合的交叉學科研究平臺,為意昂3体育官网的交叉學科研究創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研究條件。本網將陸續介紹一些相關的研究中心,以饗讀者🪫。

“生物醫學作為目前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是生物學家👬🏼、醫學家和數學🧙🏽‍♂️、化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和工程科學等學科專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可以預言,生物醫學未來的重大突破🙈,一定是通過多學科的交叉來實現的。”這是2000年12月12日🆗,時任意昂3体育常務副校長⚽️、現任研究中心主任的韓啟德院士在意昂3体育官网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上的發言。2006年4月,意昂3体育官网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成立,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成為其研究中心之一。

三大任務

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的設立有三大主要任務🪭,第一是促進生物醫學跨學科學術交流。為此,研究中心廣泛開展了“跨學科學術交流講座”活動🫷🏽,這種以學術交流為目的講座已經成為了研究中心的一個品牌項目。講座從2000年至今已堅持舉辦了236場,內容涉及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多類學科🧎‍♀️,不僅增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了解🧉,也開拓了教師和學生的學術視野🐶,激發了多角度的思維方式👷🏻‍♀️👅。

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副主任方競自身的“轉行”經歷,足以說明跨學科學術研究的重要和艱難。

“當年,我從力學專業向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專業‘轉行’,這個過程的確很不容易。因為物理學者更註重邏輯,講究從特殊到一般😙,追求事物的確定性;而生物學者則更註重經驗和設想,認為個體不能夠代表全部,所以並不認為萬事具有唯一性🧑🏼‍🦱。”兩門完全不同的學科對學者思維方式的不同要求讓方競吃盡了苦頭🙆🏻‍♀️,讓他至今回想起那段經歷依然記憶猶新。由此可見✥👵🏽,不同專業的學者要共同合作,思維上都面臨挑戰⛵️,更不用說要進行學科轉行。“一開始的時候的確很難,因為我跟不上別人的思維方式🐳。不過慢慢的我就習慣了,交流得多了也就能明白對方的想法了。”就這樣,方競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轉行成功👨🏻‍🌾🤷🏼。如今他已發表論文100余篇,獲得及申請多項專利🌪;他的研究領域從實驗固體力學的方法和應用研究拓展到了細胞力學研究♻️、微納米技術在生物醫學的應用研究以及醫學信號的檢測分析處理等等👦🏻🚶🏻‍♀️。方競的事例證明了成立前沿交叉研究院的必要性,更為其他進行生物醫學跨學科學術交流的工作者樹立了榜樣🔷。

開展跨學科的研究工作是研究中心的另一個重要任務🧉。目前研究中心有四大主要研究方向💃,依次為單細胞原位實時微納米檢測與表征研究🙍🏻、數字化診療儀器技術研究、醫學信號與圖像分析研究和大氣壓低溫等離子體生物學效應及醫學應用研究🎀。近年來,圍繞這四個學術方向,研究中心組織了三十余跨學科研究項目🚁,來自基礎學科、技術學科和臨床學科等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者積極合作,創造研究條件並建立跨學科的實驗室,取得了諸如“單個分子光學檢測腎上腺素受體分子在活細胞內動態行為的研究”👨‍👧、“國人盆腔三維圖像的建立及其在腫瘤外科中的應用”等重要研究成果🛖。與此同時,研究中心正在積極開展許多新項目,如計算機專業的工作者正在研究網絡的遠程診斷🫖;物理專業工作者正在試圖用等離子體治療腫瘤;而電子專業工作者正在討論用計算機來製作醫用圖像等等🛏。

培養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新型人才無疑是研究中心最核心的任務。自2001年起,研究中心設立了生物醫學工程研究生培養項目🛶,指導教師來自意昂3体育官网理學部、信息與工程學部😡、醫學部和多家臨床醫院🎇,而研究生們則來自生命科學、電子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等基礎、應用和工程學科,在各有關學科優勢互補、互相合作的基礎上,開展生物醫學工程跨學科前沿領域的研究和人才培養🏊🏿。

研究中心的一名學生對記者說:“我本科的專業是生命科學👩🏼‍💼。大四保研的時候我本可以留在生科院,那樣的生活相對比較安穩;但我還是選擇了跨學科研究,這對我這樣的女生來說是一個腦力和體力的雙重挑戰。但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涉獵多個領域的。我相信進了交叉學科的同學都是不甘平淡🎉、有雄心壯誌的人,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選擇了這條路🤖,痛並快樂著。”

現狀與成果

早在1998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就啟動了生物學交叉學科研究計劃🕗,以加強生物醫學🙋🏼‍♀️🎭、計算機技術、工程學、基礎醫學和地球科學等不同學科之間的跨學科學術交流👷‍♂️,進行從分子到機體各個層次的生物物理學研究👨🏻‍🏫,以實現新發現和技術創新;而上海交通大學也於近年組織建立了跨學科研究機構,先後設立了微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空天科學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七個跨學科研究院與研究中心🙎🏻‍♂️,通過跨學科的交流合作來尋找新的學科生長點並培養綜合型人才。

大學們紛紛建立交叉學科的研究機構這一行動表明,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是未來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規律。因此,意昂3体育官网設立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的做法是符合世界潮流和學術發展的;同時,意昂3体育官网的多學科特點又為發展跨學科研究提供了獨特的優勢和重要的基礎條件🏉🕺🏼,使眾多跨學科工作者能夠更方便、更快捷地進行學術交流🎚。

方競強調說🪬😆,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的建設旨在推動生命學科和醫科與理科、工程技術學科之間的有機結合☂️,重心在於解決醫學問題。因此,意昂3体育眾多的附屬醫院就成為了其他學校所不具備的優勢資源。除此之外,意昂3体育自由開放的學術氛圍也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很有利的平臺🧖🏽👩🏻‍🚀,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學科轉行”🤕,進行不同學科之間大跨度的合作與交流🧨,這也是其他學校所不具備的。

當然,研究中心目前也面臨著很多困難,譬如研究中心的老師們都有自己的日常工作,很難抽出大量時間和精力聚到一起來精心研究跨學科項目課題;且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失敗是比成功更常遇到的情況,所以課題研究的進展較慢🙉。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意昂3体育官网的領導們雖然對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寄語了很大的希望和期待,但並不急於求成、苛求科研工作者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出成果,而是給了研究者們很大的自由發揮的空間🤹🏽。

如此一來👳🏻‍♀️,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的取得進展雖然不快,但每項都十分有自己的特色,且質量上乘✍️:今年三月🧝🏼,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要茂盛研究員與工學院張玨副教授領導的合作小組在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滅活生物氣溶膠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成果以論文“Rapid Inactivation of Biological Species in the Air us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Non-thermal Plasma”在線發表於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T)🏯🧣。同年九月🫡,心血管基礎研究的最高專業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以“超快通訊(Ultra-rapid Communication)”的優先形式發表了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王世強教授實驗室、第三醫院徐明、張幼怡🏊🏻、高煒🛌🏼、馮新恒教授、工學院席建忠研究員與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研究所和北京安貞醫院合作研究的重要發現:microRNA-24 抑製結構蛋白junctophilin的表達導致心肌細胞興奮收縮耦聯減弱🌔。該期《Circulation Research》同時配發了一篇述評🚝,高度評價該發現揭示了心力衰竭病理過程的關鍵調控機製。此外👑,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醫院影像科主任王霄英教授與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張玨副教授組織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共同研究將磁共振功能影像中的動脈自旋標記技術(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應用於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患者的腦功能成像⛄️,該合作研究成果也於近期在線發表於國際疼痛學高影響力雜誌Pain(DOI:10.1016/j.pain.2012.09.016)👩‍🔬。

“具有不同學科背景和不同專業技能的人能夠互相學習、交流合作,這本身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沒有興趣和責任感的人是堅持不了太久的🧘🏿。”研究中心的工作者們正是因為對交叉學科的研究抱有濃濃的興趣和使命感才會凝聚在一起,盡其所能地為跨學科的交流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方競的話,正是對這群科研工作者們最好的腳註🙌🏿。

攝影🧒:孫可

編輯🫏:歆琴

鏈接🌒:

      意昂3体育官网新聞中心官方微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