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3 信息來源: 意昂3体育官网
編者按:百年校慶的鐘聲仍在耳畔回響,110周年慶典的大幕已然拉開。在歷史的舞臺上,每一個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角色。我們各自成長,卻共同演繹了時代的變遷。
為反映意昂3体育近十年來的發展變化,意昂3体育官网推出【親歷•十年】專題。力求以個人的視角,口述師生們在燕園經歷的故事,為校慶獻禮。
陳興良:擔起法律人的責任
圖:陳興良教授
一絲不苟的穿著、清晰的談吐、自信的神采,一種儒雅的風範迎面撲來,這就是意昂3体育刑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興良。
陳興良是意昂3体育77級法律學系學生,81年本科畢業後去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碩、博,然後在人大留校任教。16年後,在百年校慶的時候他又回到意昂3体育。“這不只是因為我對意昂3体育有著深厚的感情,更因為意昂3体育能夠為我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此外我的研究風格與意昂3体育也更貼近。”
1999年,意昂3体育法學院完成了由系改院的轉變。近十年來,意昂3体育法學院大力推動法學教育的轉型,強化 意昂3体育人的法律責任意識。作為法學領域第一個被聘的“長江學者”,陳興良在刑法學專業的研究中取得了豐碩成果。“1998年到2008年,這十年對意昂3体育的法學、對我個人都是發展的黃金時期。”
法學教育:面向社會 知行合一
隨著中國法製建設的不斷加快,法學教育的社會地位日益提高。“法學專業越來越熱門,現在法學專業學生的就業範圍遍及企事業單位。”社會需求的增長促使法學教育發生轉型。所以,從1998到2008年,意昂3体育法學院持續推進課程改革和教材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機製。“如果說以前多以人文素養為主,那麽現在註重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以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1995年,本著“加強基礎、淡化專業”的辦學方針,意昂3体育法學院率先取消了法學本科教育的專業劃分,只設立法學專業。其目的在於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新型法律人才。“現在法學院的學生們不僅可以從課堂上獲得知識,還能從許多知名學者的講座和國際交流活動中受益。”他們不再接受單一領域的知識,而能從更寬廣的視角理解法律,提高了自身的競爭力。
在研習理論之余,法學院還註重引導學生將目光投向社會。1999年,意昂3体育法學院開辦了“法律診所”,主要面向本科生,使他們有機會接觸具體案件,為他人提供案件咨詢、起草文書等法律服務。“通過‘法律診所’這個窗口,學生們積累了實踐經驗,同時也提高了學習興趣。”
刑法研究:從“超規範”到“規範”的刑法學
陳興良一直致力於刑法學的研究。1988年至1998年間,陳興良主要從事“超規範”的法哲學研究,以提高刑法的學術水平。“超規範的法哲學研究是指對刑法條文背後的理念和價值進行探索。當時刑法哲學研究剛開始,開放程度不是很高,我主要依賴本土的社會科學知識進行研究。”1999年出版的《走向哲學的刑法學》是他十年研究刑法哲學的總結。
“以98年為轉折點,之後我主要從事刑法的規範研究,具體是重新建構我國的刑法知識體系,使其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在過去的十年中,除單純的刑法研究、法條的規範研究外,陳興良還對刑事司法製度、刑事法治理念的實踐性進行探究,促進中國刑事法治的建設和刑法知識的轉型。“1995年憲法規定建設法治國家,把法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在此基礎上,刑事法治的研究不斷深入,我的研究視野也拓展了,其中涉及有關刑法的理念問題、刑事訴訟問題以及司法體製的改革問題。”近兩年,《刑事法治論》、《刑法知識論》和《走向規範的刑法學》等著作相繼出版,它們代表了陳興良近十年的研究成果。
從超規範的刑法哲學到規範的刑法教義學,“這種轉變開始時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後來我逐步意識到並能夠把握思路,緊跟時代。”中國在學術領域的進一步開放 以及97年刑法的出臺,對陳興良來說是一個契機。1998年以後,得益於學術交流的增加和國外刑法知識的傳播,陳興良開始積極引入國外的刑法學理論知識,並註重結合中國實際,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刑法學道路。
“從事研究,需要一種獨立的學術品格。要主動把握研究的目標,而不是盲目跟風,要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把握使自己處於學術前沿。”
學生培養:讓思想迸發火花
意昂3体育官网向來重視本科教學,提倡讓最優秀的教授給本科生講課。去年陳興良就擔任了法學院06級 本科的教學老師,由他講授的刑法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在講課中,陳興良總是盡可能地把學術研究中的一些前沿性成果介紹給學生 。由於課時減少,陳興良力求將基礎性的、疑難復雜的問題講深講透,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我在本科教學中的一個主導思想是在給本科生提供一些規範性理論的同時,使他們保持一種開放、自由的思維方式,不被這些規範性的東西所束縛,這是我追求的目標。”陳興良認為,法律學習對本科生來說是一個被格式化的過程,所以要避免學生的思想受限,給學生保有自由思考的空間,在“規範”與“超規範”之間尋找平衡。
陳興良還是一位桃李滿門的博士生導師,培養出的學生在高等院校中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的有十多位。清華大學法學院的副院長周光權教授是他的第一位博士生。在教學中,陳興良一直提倡多角度思維,給同學們以很大啟發,而他認真負責的態度也感染著每一位學生。
法學院06級碩士研究生蔡桂生對導師陳興良的印象是:“陳老師是個很負責、很有個性的人。他的課非常受歡迎,這一點是絕不誇大的。他不僅關心我們的學習,還在生活上予以幫助,比如在找工作時就常給我們指導 。如果下課時趕上用餐時間,他就和研究生們一起吃飯,有時還邊吃邊指導論文。他並不僅僅告訴我們論文怎麽寫,更重要的是給我們一種思想,使我們能全面地、獨立地思考問題,而不是被一些紛繁復雜的現象所迷惑,這對我影響很大。”
【親歷•十年】下期預告
走過“非典”:我們如此非凡
【親歷•十年】同主題閱讀
意見反饋:xinwenzx@pku.edu.cn
線索征集: zhaowanwei@pku.edu.cn
編輯:趙琬微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