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1 信息來源: 新聞中心
12月30日下午,由意昂3体育平台主辦的名師大講堂在二教109教室舉辦第十二講。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於鴻君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二個關鍵詞之敬業。黨委宣傳部部長蔣朗朗主持講座。
於鴻君首先以“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和意昂3体育官网教師孟二冬為例,提出敬業的價值觀體現在對工作的全身心投入,這份精神的力量源於對職業的崇敬與熱愛。他還借“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等俗語,闡釋了敬業的現實表現。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教授在每天參加各類學術活動的同時,早晨堅持寫作,晚上堅持讀書,數十年如一日,積累了豐富的學識與著作。於鴻君說,厲以寧教授的這種堅持以及堅持背後所體現出的精神,正是敬業精神的一種表現。
敬業首先要有對所從事職業的正確認知。於鴻君分析了政治家與政客、企業家與商人、教師與教書匠這三組概念,認為對於政治家、企業家、教師這三種角色將國家價值、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統一到職業中,三種價值在勞動中得到統一,是對職業的正確認知。反觀政客、商人和教書匠,這三種角色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從事政治、商業和教學活動,撇開了社會價值與國家價值,導致了腐敗、造假等不良現象。於鴻君勉勵在座的師生,要深刻地認識、體會所從事的職業,在工作中實現三種價值的統一。
接著,於鴻君闡述了職業化的社會與社會的職業化。當每個人都能踐行敬業的價值觀時,職業化就成了社會的一股潮流。何為職業化?於鴻君結合自己在教學和研究中的案例,用精益求精四個字來解釋職業化。勞動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鉆研,工作質量不斷提高,這就意味著他對所從事的職業有了正確的認識,並為之付出了勞動與智慧。當敬業從個人的價值觀成為社會的一種氛圍時,這種精神就會驅動社會上的每一個勞動者養成敬業的習慣,各司其職,精益求精,在本職工作中實現個人價值,國家和社會也因職業化而受益。
最後,於鴻君分析了敬業精神的三重社會意義。首先,敬業是個人立業之本。敬業是一種精神狀態,在這種精神狀態的激勵下,個人會自覺地產生對職業的崇敬與熱愛,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精益求精地完成工作。與此同時,個人因其敬業精神而得到社會的尊重,成為有力量的個人,有發展前途的個人。於鴻君與現場聽眾討論了敬業與擔當大任的關系。他說,敬業的人不一定都有機會擔當大任,但每一個擔當大任的人一定具有敬業精神。其次,敬業是社會繁榮有序之源。人人敬業的氛圍為社會帶來好的風氣。敬業將認真負責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態度、踏實肯幹的行動統一在一起,形成良好的職業氛圍,每個人的行為在敬業精神的統領下得以規範。最後,敬業是國家強盛之基。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政治、經濟、技術、教育等各個方面的進步,每一個領域的進步又依賴於勞動者的工作狀態。對工作全身心投入,認真負責、精益求精、踏實肯幹,這是敬業精神的要求,也是對個人、社會乃至國家有益的工作狀態。
從10月10日厲以寧教授以“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為主題作的名師大講堂首場報告,到12月30日於鴻君教授在第十二講闡釋“敬業”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二個關鍵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經過厲以寧、錢乘旦、李伯謙、樓宇烈、孫熙國、韓毓海、潘維、朱蘇力、梁柱、於鴻君、袁明、程郁綴十二位名師的精彩闡釋,在校內外引起了廣泛反響與關註。每一次名師大講堂的現場都坐滿了前來聽講的好學青年。每一位老師也都認真備課,細致解讀,贏得了師生們的熱烈掌聲。(文/靳戈)
專題鏈接:名師大講堂
攝影:趙慧
編輯:未天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