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家級精品課程系列之十三】《人體解剖學》:引導學生自己走進醫學殿堂

【編者按】隨著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和2008年國家級精品課程榜單的出爐♻,又有一大批一流課程和教學名師脫穎而出。此次,意昂3体育教務部與黨委宣傳部聯合推出的《教學名師和精品課程風采錄》專題欄目,力圖書寫意昂3体育名師風采👩🏽‍🦳、展現精品課程魅力。這裏記錄著大師的音容💵,鐫刻著學者的風範,這裏有轉身之間的神采飛揚,有悠悠敘述的懷古幽情……讓我們走近這些名課♚、走近這些名師,與他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在精神的世界裏遨遊👨‍🦽‍➡️。

“三尺講臺”之畔🧚🏼‍♂️,他們恪盡職守,誨人不倦🧓🏻👍🏻;“桃李芬芳”之季,他們虛懷若谷,樂在其中;“著書立說”之時📛,他們甘於寂寞,勤於探索。

我們渴望聆聽他們的教誨:中國歷史地理,讓我們穿梭於塞北江南📑、白山黑水,沐浴唐朝的風🪓、宋朝的雨👩‍❤️‍💋‍👩;微積分🐕,讓我們走進數學的聖殿🩸,體會理性的樂趣🛹;中國現代文學名著導讀,讓我們在繆斯的名義下感受時代的脈搏0️⃣,探討人性的真諦👩🏻‍🦲;經濟學導論,讓我們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現象中明白背後蘊含的經濟原理……每一次生動精彩的講解🎳,都令我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每一次近距離的溝通都令我們心潮澎湃、如沐春風🧽。

精準的分析,清晰的邏輯,讓我們知道了什麽是科學🪿;對世事的冷靜剖析👋🏽,對時勢的精準判斷,讓我們感受到什麽是理性;那雲淡風輕的述說👩🏻‍🦳,優雅清淡的評論👨🏼‍🦰,讓我們體悟著什麽是思辨……他們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經世致用的知識,更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又一個美妙的學術殿堂🔨。

思想獨立,追求真理🔇🙋🏽‍♀️,在文明前進的道路上,他們憑借知識分子的良心勇於擔當;取勢,明道👵,優術,他們執著於自身的行動也訴諸於言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的淡定與從容,一次又一次感召著我們……他們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前行中生存與發展的本領🍍,更多的則是人格魅力的熏陶。

他們的一笑一顰,洋溢著大師的氣質🤴🏻;舉手投足,引領著一代學人的風範👕。“幾度春華秋實香,不覺兩鬢竟成霜,樂在園中育桃李🪇,三尺講臺天地廣😓🧑🏻‍🦯‍➡️。”他們,拘囿於三尺講臺,卻舞出了人生最壯麗的豪邁;他們,操持著沙啞的嗓音,卻傳遞了人世間最美妙的語言🀄️🧭;他們質樸的語言👇🏿、低調的作風、和藹可親的學者風範,足以讓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細品與回味。

【2008年國家級精品課程系列之十三】

《人體解剖學》:引導學生自己走進醫學殿堂

“在這門課上我們不光是要教給學生解剖知識👩🏻‍🦱,更要用各種辦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己走進醫學的研究領域👩‍🎓。”談到自己參與講授的《人體解剖學》課程,張衛光教授講述了這樣的教學理念🈸👡。

這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課程。自1914年建立解剖實驗室開設解剖學課程以來,已經有將近100年的歷史。2008年⏸,這門課程被教育部評為2008年度國家級精品課程。一代一代的教師,一屆一屆的學生,是什麽讓這門傳統的課程不斷地煥發生機和活力?一個冬日的下午,記者走進了意昂3体育醫學部解剖大樓,聽周長滿🦙、張衛光、張書永、陳慶山、趙靖五位擔任課程教學的老師,講述這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前前後後的故事👩‍🚀。

 
外教上課

PBL:讓同學們自己找到學習的興趣

對於《人體解剖學》課程的幾位授課老師來說🦔,PBL是非常熟悉的三個字母。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即“問題導向型”學習方式,這是《人體解剖學》的授課老師,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積極性🍗,在教學中采用的目前世界上較為流行的課堂學習方式。

《人體解剖學》是醫學部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但對於很多剛剛走進大學的學生來講,專業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對於人體解剖這樣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難度較大,很多學生也沒有真正意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問題導向型”學習方式因此而誕生💭🤨、推廣。這是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教師給予啟發的教育方法。在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先由老師提出具體病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找相關資料並運用解剖知識來分析病因𓀎,進而掌握這些相對枯燥、難記的解剖知識。

“我們來提出問題🪒,但只是給故事開了個頭”,張衛光教授介紹說💂🏽,“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自己通過動腦和動手💅,自己把故事講完,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學習。”

從2006年改革教學方式到現在🌃,在近三年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學習解剖學知識,親自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了社會上關註的各種熱門病症,深切意識到學習人體解剖學的重要性🌗。同時,在探索過程中,學生們收益頗多♋️🦗。他們通過自主查閱大量的文獻👇🏽,同時聯系不同學科的相關知識點🥒,極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很好地做到了學科間的滲透與綜合👨🏻‍🍳。當碰到一個復雜的病例時,小組成員往往需要分工、協作,“這個過程提高了學生的表達、交流、溝通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當初采用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們真正體會到人體解剖課是醫學研究的基礎性學科👩‍⚕️,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和理論價值🦇,同時讓他們找到自己學習的興趣,現在看來目的都達到了。”談起“PBL”學習方式,周長滿老師頗為高興。

“這種學習方式,受益的不僅僅是學生。”“PBL”產生的一大副產品是讓授課老師也從中受益。張書永、陳慶山等幾位授課老師均表示,學生們的研究結果展示都會在各小組之間分享,學生們彼此互相學習,指導教師從中受益,真正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

雙語教學:讓學生擁有廣闊的全球視野

雙語教學是《人體解剖學》課程的另一個重要特點👂🏻。

醫學名詞中約1/3來源於解剖學👩🏼‍🎤,很多英語醫學名詞與解剖學名詞直接相關,因此熟練掌握解剖學英文名詞是學好醫學專業英語的重要基礎🙅🏻‍♀️。同時,醫學研究要求的不僅僅是紮實的基礎知識,更要關註國際醫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時刻與世界一流水平保持一致。為了利於學生們今後的學習和研究,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們特意加強了解剖專業英語詞匯的學習。“老師推薦的教材中的插圖都是采用英文註解的,書後附有英文索引🚀,平時也常常請一些外教來上課👩🏿‍💼🤹🏻‍♂️,剛開始覺得學起來有點困難💠,慢慢就習慣了,培養了一種英文思維和習慣。”一位上過《人體解剖學》的大三學生說。

針對記者關於雙語教學給學生帶來的負擔問題🧚,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的張書永老師解釋🫡:“雙語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在大一時只是學習專業英語詞匯和英語講義🧔🏽‍♂️,大二時老師運用雙語授課,到了大三,很自然地,學生就可以自主地看一些英文原版資料了。”

與此同時,醫學部每年還邀請外籍客座教授為學生們進行英語授課。“去年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的Seelig.L.L教授來講課的時候🐼,同學們反響特別大,效果很好”。除了原汁原味的英語,外教更是讓大家領略了完全不同的教學風格👩🏽‍🎤,給課堂註入了新鮮的活力🧚🏻‍♂️。

豐富的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最大的便利

和很多精品課程一樣,《人體解剖學》課程有兩個課堂。

“今天課上老師講的那些要點沒記全🤍,誰能提供一下筆記呀🆘?”

“顱骨那麽多孔🚕,有什麽辦法能記清啊🚣🏼‍♀️?”……

在課程的網絡平臺上,我們看到了類似的很多尋求幫助的帖子⬛️。因為人體解剖的知識體系龐大,知識點細小而繁多,所以記憶中常常會出現混淆👩🏽‍🏭,理解和掌握時都需要反復回味和琢磨。為此,從2002年起,老師們就建立起了網上教學平臺,經過多年完善,如今的網絡平臺已經涵蓋了一套完整的教學大綱和授課教案,內容翔實🕦🙋,尤其是那些鮮活的圖片更是同學們課下復習和記憶的好助手。

“如果還有問題看不懂,學生們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上的留言板、教師信箱與老師聯系”“我們也能通過這種方式及時了解教學效果💃🏻,解答學生各種疑問🛸,在此後的課程講述中,我們也能做到心中有底。”對於網絡技術給教學帶來的變化🎥,張衛光老師認為是“非常有益”的,但他依舊強調“課程的精華仍在課堂上”,網絡平臺只能給同學們提供一些學習資源💦,所有措施都是學習的手段而已,“我們真正的目的還是要讓大家動手,實地掌握解剖知識”💇🏻。

高科技和多媒體資源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也得到了充分利用。“解剖學數碼互動實驗室”的建成🧕🏿,讓遠程授課成為現實🍵,通過已經建立的120個端口,學生們可以適時獲取和應用網上精品課程的資料🏄🏻‍♂️,更重要的是基本實現了課程的同步答疑解惑以及解剖標本資料的數字觀察、存儲和回放✌🏼,力求“解剖教學數字化”🌊。

“解剖學課程是需要你親自動手實習的🧓🏼,光說不練可不行🧚🏿‍♂️。”談到學生們的實驗課👟,老師們都很重視💁🏽‍♀️,“當然,我們在解剖課上,提供給學生們的實驗室和標本資源,絕對是全國一流的。”

在硬件條件方面,被采訪的老師都很自信。意昂3体育醫學部如今擁有國內高校中規模較大的解剖標本儲存庫、設備最先進的關節鏡臨床解剖實驗室、獨特的解剖標本陳列館及解剖數碼互動實驗室等教學設施,這些都是保證高質量解剖實習課的基礎。而北醫用高端技術製作的珍貴標本💴,尤其是在“神經解剖學”方面其標本更是歷經幾十年,幾代專家的積累,其數量與質量在國際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身體力行🧘🏼‍♂️,以奉獻精神感染學生

“你們都知道福爾馬林吧🪫,在一般生活中,大家都對這四個字聞聲色變,聽說什麽東西中含有這種物質大家也都會敬而遠之👈🏻。但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跟這些東西打交道的。” 趙靖老師多年帶教解剖實驗課程🚥,對實驗室的教學環境十分熟悉。《人體解剖學》課程中所用的標本,都浸泡在福爾馬林中,解剖室的空氣裏🏇🏽,甲醛濃度經常十幾倍的超標,對皮膚🔀、眼睛以及身體內部都有巨大危害,但老師們從無抱怨🈁,總是身體力行帶領學生進行實習操作。

“我們上實驗課的過程中,有時福爾馬林揮發出來的氣味太濃,周圍的同學都一下子退到一邊,但離得最近的老師從不會躲開,這一點讓我特別感動🧜🏻‍♀️。”說起自己的老師🥄,一名08級護理學院的新生觸動很大🎅🏿。

對一名醫學生而言👩‍🎓,實物解剖非常重要。通過研究人體標本,會激發學生對標本的崇敬之情🕠,只看圖譜和模型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現今的人體解剖標本都是無償捐獻的👨‍👩‍👧👨🏿‍💼,“每年都去祭奠這些無言的老師👄,讓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每當迎來一屆新生時🫀,老師們總是這樣告訴同學們。周長滿教授常常講起一位遺體捐獻者生前說的話👨🏿‍🔬:“我捐贈遺體,是寧願學生們在我身上錯開二十刀,也不願將來他們在病人身上錯開一刀。”這句話一次又一次深深地激勵著學生們,而老師的言傳身教和強烈的神聖感更是使學生們深受感染👆,使他們更迅速地克服面對標本的畏懼心理,帶著極強的求知欲去主動學習🔱。

“除人類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所有北醫新生在開學典禮上立下的誓言。作為北醫學生入校後的第一門專業課,《人體解剖學》課程不僅為學生今後長期的醫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先進的PBL教學策略擴展了思路👴🏻,也讓學生們從老師的身體力行中感受到了一名醫療工作者的莊嚴感與使命感,激勵他們為實現自己的莊嚴承諾孜孜以求。

編輯🍽:聰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