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國家級教學名師風采錄之一】溫儒敏:溫厲為師 儒雅為學

【編者按】隨著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和2008年國家級精品課程榜單的出爐,又有一大批一流課程和教學名師脫穎而出。此次,意昂3体育教務部與黨委宣傳部聯合推出的《教學名師和精品課程風采錄》專題欄目,力圖書寫意昂3体育名師風采、展現精品課程魅力👳🏻‍♀️。這裏記錄著大師的音容🏋🏿‍♂️🚶🏻‍♀️‍➡️,鐫刻著學者的風範,這裏有轉身之間的神采飛揚,有悠悠敘述的懷古幽情……讓我們走近這些名課💢📗、走近這些名師🧑‍🏭,與他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在精神的世界裏遨遊。

“三尺講臺”之畔,他們恪盡職守🦶🏼,誨人不倦;“桃李芬芳”之季🤟🏿,他們虛懷若谷,樂在其中;“著書立說”之時,他們甘於寂寞,勤於探索。

我們渴望聆聽他們的教誨💲🪠:中國歷史地理🥊,讓我們穿梭於塞北江南𓀍、白山黑水,沐浴唐朝的風、宋朝的雨🥳;微積分,讓我們走進數學的聖殿☎️,體會理性的樂趣;中國現代文學名著導讀🥍,讓我們在繆斯的名義下感受時代的脈搏🧧,探討人性的真諦🧑🏼‍🦰;經濟學導論,讓我們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現象中明白背後蘊含的經濟原理……每一次生動精彩的講解,都令我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每一次近距離的溝通都令我們心潮澎湃、如沐春風。

精準的分析,清晰的邏輯,讓我們知道了什麽是科學;對世事的冷靜剖析,對時勢的精準判斷🤟,讓我們感受到什麽是理性♤;那雲淡風輕的述說🤷,優雅清淡的評論💁🏽‍♀️,讓我們體悟著什麽是思辨……他們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經世致用的知識,更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又一個美妙的學術殿堂🙆‍♂️。

思想獨立👥,追求真理🗽,在文明前進的道路上,他們憑借知識分子的良心勇於擔當;取勢👩🏿‍💻,明道,優術🚁,他們執著於自身的行動也訴諸於言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的淡定與從容💆🏿,一次又一次感召著我們……他們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前行中生存與發展的本領🙋🏿‍♂️,更多的則是人格魅力的熏陶。

他們的一笑一顰🤙🏻,洋溢著大師的氣質;舉手投足🐕,引領著一代學人的風範。“幾度春華秋實香🔼🧠,不覺兩鬢竟成霜,樂在園中育桃李,三尺講臺天地廣。”他們,拘囿於三尺講臺,卻舞出了人生最壯麗的豪邁;他們,操持著沙啞的嗓音🖐🏻,卻傳遞了人世間最美妙的語言;他們質樸的語言🩶、低調的作風、和藹可親的學者風範,足以讓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細品與回味。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名師風采錄之一

溫儒敏⛩:溫厲為師 儒雅為學

書房中堆滿了各種書刊,午後的陽光揮灑入簾,屋裏顯得駁雜而又那樣寧靜。溫儒敏教授說這是他的藏書室。我們說明采訪的意圖,溫教授便從他的教學體會談起,認真專註中又帶著智慧🧗🏼‍♂️;旋而💵,話題轉到了其他方面🐦,包括他的人生經歷🦢、求學的過程🏄🏿‍♀️🍎,以及對意昂3体育的感念等等🦸🏼‍♀️。

“別忘了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教學”

與溫儒敏教授的交談首先從他主講的《中國現代文學》開始。這門由意昂3体育中文系為大一本科生開設的基礎課,是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溫老師特別強調這門課獲獎不是他一人的功勞,從王瑤先生開始,幾代學者都投入了精力🧘🏼‍♂️,是“磨”出來的。現代文學教研室中青年學者實力很強,他們也都參與這門課的建設。在溫老師看來🥇↩️,現在學生知識結構以及社會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課時也減少了🏈,這門課迫切需要改革。同時,針對現在學生受應試教育約束,讀書比較少的情況,這門課非常也註意引導學生閱讀作品。

溫教授反復強調基礎課教學要註重“基礎”,改變中學生那種應對考試的學習習慣。溫教授把這門課的目標定在培養學生三個能力上,即觀察文學現象的能力、審美分析能力和評論寫作能力🤦⁉️。他說🥏:“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我們決定適當淡化‘史’的色彩,強調原典閱讀🚧,讓學生與重要文本進行少而精的近距離接觸🦹‍♂️👩🏽‍🏫,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與自主性。”因此🏩,引導閱讀🔱、強化寫作訓練🫴🏻,一直是溫教授多年來所堅持的🧑‍🦰。他做系主任時還主張全系所有基礎課都要註重引導讀原典和寫作訓練🎶💇。溫教授有一句名言:中文系不一定培養作家,但培養的起碼都應當是“寫家”,能寫一手好文章。

溫儒敏教授說⛹️🏃‍♂️,現在不少大學和院系都奔著“研究型方向”,老師整天忙於做項目🔴、申請課題🏙、完成指標,過的就是“項目化生活”🙅🏿,哪裏有什麽精力放在教學上💆🏽‍♂️?其實,大學的本義就是培養人才,本科教育最能體現一個大學的水平👩🏿‍🎓。“別忘了當老師主要職責就是教學”,溫儒敏教授認真地說道。

上過溫教授課的學生都對他嚴謹而開放的風格有深刻印象🤴🏻👩🏻‍⚕️。有的學生本科畢業了🧑🏿,還留著上一年級時溫教授給他們詳細批閱的學期作業😺。溫老師上課班上通常有100多學生,學生的每篇作業他都要親自閱審,並針對性地寫出評語。在中文系🧜🏼,學生都愛叫他“溫爺爺”🦪☝️,這稱呼中有對師者的敬畏,也有對老者的親近。

要有“非職業性”閱讀

溫儒敏教授一再談到人文學科人才培養要講熏陶、講積累🦠,而廣泛讀書非常重要。他對現在年輕人的閱讀狀況很擔憂。溫老師最近指導學生做的調查發現,目前中學生閱讀基本上是應試式💔,頂多還讀一些流行書刊,比如韓寒、郭敬明等的作品🪔,很單一🏮。溫老師認為,這類流行讀物的消費也不是壞事🤾🏿,但只是“冰淇淋”,總不能光吃這個👩🏻‍🏭,還得要有“主食”✊🏼,那就是各種人類文化經典👸。

溫教授受教育部聘請,擔任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召集人,這些年一直在參與基礎教育改革,也曾執行主編新課標“高中語文”😿🧏🏼‍♂️。他說,語文課改很重要一點就是強化閱讀能力👷,引發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口味和習慣。溫老師認為大學生的閱讀也要面寬一點,格調高一點,不能把所有閱讀都納入職業訓練,應當提倡有一些“非職業性”閱讀,把閱讀作為不斷吸取人類智慧的一種人生方式。

溫教授還談到他自己的閱讀體會。他說,“我大學入學的第四個學期,‘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當時很亂,但也不是沒有縫隙,現在回憶起來,那其實是我人生中少有的一段廣泛閱讀🧑‍🎄🧙🏻‍♀️、自由閱讀的大好時光,多數時間都在當‘逍遙派’🦻🏽,逍遙讀書。什麽二十四史、馬恩選集🌙、各種傳記野史↙️,都找來讀過👩🏼‍🏫。那時的閱讀是‘非職業性’的,似乎沒什麽目的👨‍💻,其實目的就是求知,恰好是閱讀的真義😢。”說起當年的讀書書目,溫教授面露興奮之情。“從政治經濟到文史哲,我是無所不讀的。文革也並非一些人想象的全面封閉🏅,當時通過所謂的‘同步翻譯’,一些比較有名的文學作品被介紹到中國🐞👷🏻,比如賽林格的《麥田裏的守望者》、阿克肖諾夫的《帶星星的火車票》💂🏼‍♀️、沙米亞金的《多雪的冬天》等等。應該說,那幾年的廣泛自由閱讀,對我日後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反觀現在的閱讀狀況,溫教授認為普遍有過分職業化🕵️、功利化傾向,這很難達到啟迪心智、超越自我的效果。溫老師主張人文學科的課程應當警惕這種不好的傾向,多引導學生自由閱讀,以及非職業性閱讀★。

三十年燕園情

溫儒敏教授從1978年到意昂3体育讀研究生🤷🏽、博士生,接著留校任教,30年過去了,他對意昂3体育有很深的感情。在他最近出版的《書香五院:意昂3体育中文系敘錄》(意昂3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一書中👷🏽‍♂️,他滿懷深情回憶了幾十年燕園問學之路🤦🏿‍♀️,為自己能在這個自由的學術園地中成長感到驕傲。

溫教授認為,社會對一個大學的評價💆‍♂️,主要還是看培養人才,這往往需要較長時間,不是一時一事可以判定的。他坦言🖇,大學一定不能浮躁,尤其“不能為改革而改革”。

“近日去臺灣幾所大學訪問,感觸頗多。坦白說💆🏽‍♂️🪵,我們現在的大學教育“商業味兒”太濃♟,我感覺,我們的招牌正在被不斷消費、消解®️。大學教育的根本價值在於傳承人類的精神遺產,在於發揚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是個性情中人0️⃣,年輕時崇尚自由。後來有了到基層工作的機會🙂‍↕️,知道實踐不是自己想的那麽簡單🧑‍🍳,那時真的體會到辦成一件事有多麽難。”提及青年時代的往事,他眼神中依稀可見當年燃燒的激情,“知識分子要對國情有清醒的認識,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憂慮應該是我們的本能”。誠然🤼‍♂️,師者溫儒敏🏌🏼,用《論語》中的一句描述再合適不過,“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一個小時悄然流逝🧑🏿‍⚖️。在采訪即將結束之際🧝🏿,溫儒敏教授親切地贈予記者他的自傳作品《書香五院》。“老師接待學生是天經地義的事,”溫教授和藹地說道👩🏻‍✈️🎁,“以後在學業上和生活上遇到什麽問題可以隨時來找我🦆。”平實的話語中蘊著對年輕人的殷殷關切🗝,溫文爾雅之風正如他的名字🏃🏻,也似午後暖陽般煦煦溫和。

 

編輯👨🏻‍🦽:文尚 聰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