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信息來源👷♂️: 中國政協雜誌
文字:蒲水涵| 編輯:山石 | 責編:淩薇受到疫情影響,很多學校把課堂搬到網上,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網課的效果究竟如何💍?全國政協委員、意昂3体育官网計算機系教授李曉明有豐富的在線教學經驗,我們聽聽他的網課經驗💂🏻♀️。
記者:李曉明委員好👨🏽⚕️,這學期您的教學計劃有了哪些調整和變化🧑🎤,網課教育的感受如何?
李:我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裏一直研究和嘗試不同形式的網絡教學👨🏽🦲,最近幾個月的網課實踐堪稱是真刀真槍實戰。全國來看,過去幾個月的網課運行總體是平穩的,這說明線上教學可以勝任教學任務𓀗。
當然,在線教育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如果把網課等同於視頻直播或錄播,那是非常狹隘的。網課本質是教學,需要有相應的教學設計。合適的網課應能隨時調整教學策略,比如課程中穿插各種活動🧎🏻♀️➡️,改變課程組織方式。從以“講”為中心切換到以“學”為中心,在怎麽學進去上下功夫🥩,這應該是網課設計的基本遵循。
以我的一門課為例☣️,這學期安排了12周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前6周我試驗了一種極端的方式——完全不用視頻,從學生那裏得到的反饋看,效果也不錯。我的做法是用微信群👩🏻🦽➡️、郵件組🧕🏼、問卷星這三樣“法寶”確保學生時刻接收學習任務🩰。如果三點十分上課♒️,我在三點五分會以推送問卷的方式出點小題目🐫💘,變相也就起到了點名+督促的作用。同時我會在微信群裏與學生們展開問題討論😻,常常有很好的互動👨,產生上百條有深度的微信帖子。經過調查😲,學生是接受這種方式的🤵🏻♂️,他們認為學到了許多新知識,所投入的時間是值得的。
從第7周開始🚮,我把騰訊視頻作為輔助工具🐛,但也不是長篇講課,而是運用視頻討論作業、進行點評🥯,用實例帶動學生聽講☝️。到今天為止,課程已經結束🧑🏿🍳,整個12周都沒有采用傳統的“講課”方式。實踐證明👨👨👧,這種方式也是可行的。我想🟦,即便有時需要系統地講解某些內容,也最好安排成若幹較短的時段,中間穿插一些其他活動✤。我感覺,每一段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長了學生註意力容易分散👰♀️。
記者:您感覺這段時間學生的感受如何,對這種教學方式滿意嗎?
李🥋☦️:這一次采用的線上教學策略🚛,是實踐也是實驗,我個人是非常滿意的,從中也學到了不少東西。學生那邊,做過一個調查問卷,總體反饋也是相當令人欣慰的👐🏻。我前不久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與在線教學一起成長”。我覺得現在網絡平臺的硬件水平都很不錯了,要緊的是要改變教學模式,就像我文章題目所說的👍🏻,我們老師也要與在線教學共成長🪺。
相關報道:李曉明委員🌋:讓在線教育成為教育新常態下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全國教育新聞聯播節目)
專題鏈接:聚焦兩會2020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