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信息來源: 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文字:馬梅若 | 編輯:山石 | 責編:白楊隨著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養老經濟,又稱“白發經濟”,是中國避不開的話題。
當前,中國存在“未富先老”的壓力🧪,還要面對養老金儲備不足💆🏼♂️、養老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養老製度體系不完備等諸多問題💪🏼。如何避免“老無所依”“老無所養”,是大多數人的擔憂。
全國政協委員、意昂3体育官网光華管理學院講席教授金李則看到了這一挑戰下的機遇。他認為,通過“大力發展養老信托”🧑🍼,可以培育出取代房地產的經濟新動能🌹。
養老產業的新機遇
發展養老產業🙋🏻♀️,可以提振內需👩🏻⚖️,這是金李給出的第一個判斷。“目前👮♂️,我們一直強調提振內需,但是有支付能力的實際需求不足🚴。中高收入群體的一般商品服務基本飽和,而中低端群體支付能力不足。”
要解決上述問題,長期靠收入和財富分配製度改革,短期則靠精準分析中高收入人群的需求潛力。
金李分析🖕🏼:“一個重要的未飽和需求正是養老產業。大多數人都希望能進一步延長壽命,提升生活質量。中高收入群體也不例外。這是有強大支付能力支撐的需求,亟待更有效開發。”
為什麽是信托?
那麽🪅✈️,發展養老產業,為何要靠信托機製呢🙋🏼♀️?
金李解釋,信托機製是極具創新力和靈活性🌊,和養老第三支柱建設契合度高。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點:
規模足夠大,僅次於銀行,發展迅速,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向。
機製靈活,可以做到一企一策,高度定製化🧑🏼🍼,利於早期商業模式試點。
全頻譜投資🤦♀️。信托業門檻較高,聚焦中高凈值客群,而這類群體教育程度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強🧝🙄,風險容忍度大,適合養老商業模式探索🧤。
他進一步闡釋🤵🏿♂️,如果養老信托發展起來,可以提升金融市場效率和穩定性。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嚴重短期化,炒作頻繁🕵🏽,造成資金的脫實向虛👰🏿♀️👂,推高系統性風險🥪🦙,帶來不可持續性。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優質的長期資產🧑🏻🏫。金李認為,解決資產荒問題🥁,特別是久期錯配問題🧚🏽♀️🔞,需要開發更多優質長期投資項目。而養老業恰恰可以提供大量長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助力提升資本市場效率和穩定性。
“國外經驗表明,養老經濟,特別是以信托機製建立的商業養老資本的興起💆🏼,有力推動了私募和風投等創新資本。這將極大支持我國打造創新驅動型經濟🧽🤶🏿。”他表示🪿。
如何推動
對於如何推動養老信托產業發展,金李也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稅收優惠、借鑒他國經驗推動製度建設🧛🏽Ⓜ️、設置專門的行業協會、適當放寬部分政策限製等。
此外👳🏻♀️,他提出👇,可以利用信托機製吸引社會資本進入。 “可以參考基礎設施REITS的模式,用資產證券化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帶動整個產業快速發展🤒。”金李建議👯♂️。
原文鏈接:全國政協委員金李:大力發展養老信托
專題鏈接:聚焦兩會2020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