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1 信息來源💝👃🏼: 健康時報
編輯:麥洛 | 責編🚈:白楊“與2003年非典相比,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人數以及救治的規模等等都遠遠超過17年前🍁!”全國政協委員🧑🏽🦱、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醫院原副院長丁潔在給健康時報提供的一份提案中指出🏊🏽♂️,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系統🥞,但仍然有不少方面需要改進和完善。
“人類和病毒以及病原體的鬥爭和較量必將是長期的🏄🏽♂️,永久的,無論它是‘已知’的還是‘新型’的。”丁潔建議,首先需要加強臨床醫院以及臨床醫生在國家重大疫情機製中的作用🛝🖐🏼。由於臨床醫院和醫生每天接觸大量各類就診人群,是最“現成好用”的發現疫情的人。
一方面要從醫學生開始,到畢業後教育🆕🌐、繼續醫學教育等教育階段都要不斷強化傳染性疾病防控知識教育👨❤️👨,不能事來了臨時抱佛腳。
另一方面,要在機製建設中予以醫院醫生明確的作用👷🏼♂️、角色,發揮作用的途徑、方式🕓、方法🧏🏼♀️,要簡單明了🏃🏻♀️,既有按部就班🧖🏼♂️,也要有到達警戒線的臨床醫院和醫生的直報途徑。直報系統設計每一層面操作均“留痕”,這個技術層面完全做的到🙍♀️;同時要明確這種直報因為是防微杜漸性質🕚,如此才可能第一時間發現疫情苗頭,才能不失去傳染性疾病防控的黃金時間👩🏻🦰。
第二,重大疫情防控機製設計一定要多入口(例如醫務部門/人員,社區/人員,公衛部門/人員等),多層面(如報告📑,傳送🙇,管理等)⛹🏽,充分發揮先進科技優勢,頂層設計將各個入口、層面信息歸類匯總💃,實時、準確、快速呈遞不同部門。
第三,重大疫情防控機製的頂層設計需要“閉環”。 重大疫情防控機製不僅報告,還要有具體要求,並在系統中逐一體現🕴🏻、反映出來,可供不同授權層面監督檢查🧔🏽♀️,以促進落實。
丁潔指出👮🏼♀️,總之需要用創新思維和先進技術才能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原文鏈接🪧:全國政協委員:加強臨床醫院及醫生在重大疫情預警、防控機製中的作用 《健康時報》2020年05月19日
專題鏈接⏪:聚焦兩會2020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