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信息來源🦸: 經濟學院
編輯:淩薇 | 責編:山石被稱為“新冠元年”的2020年註定將作為一系列危機的承載者被載入人類史冊。從這一年的一月起,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相繼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暴發,並引爆了全球醫療衛生⛱、貿易金融🛐、地緣政治、意識形態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危機。在這場危機中🧑🏿🌾,中國政府及時采取強有力的防控和應對措施🏄🏽,使國內疫情的蔓延形勢快速進入穩定階段,同時保持與國際組織的合作🧑🏻🤝🧑🏻,對他國進行人才及物資的援助⬛️,並對惡意抹黑中國的言論措施進行回擊,體現了大國的擔當。目前,我國國內防控工作已從應急狀態轉為常態化,全社會正在有序組織復工復產復學,宏觀經濟出現了企穩向好的勢頭🕶。然而,大多數其他國家卻並沒有這麽幸運,由於在病毒傳播前期並未采取及時有力的防控措施,導致疫情蔓延未得到有效控製。截至2020年6月1日,全球累計報告確診病例已超過600萬例,累計死亡近37萬例。針對這一形勢👮🏻♂️,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號召各國團結合作戰勝疫情,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同時,國務院提出了目前國內常態化防控工作中“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策略。國際上,世界衛生組織在5月18日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上敦促各國高度重視COVID-19病毒的風險🧑🏻🦼,對其傳染性和毒性保持警惕🏯🤒;各國代表通過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決議🧑🏻:讓全世界團結起來共同抗擊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和世界許多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醫療資源擠兌情況,使各國的公共衛生體系承受了沉重的壓力🧑🏽🎨⌨️。然而🏌🏼♀️,在危機中比傳染病傳播更為迅速的是“信息病毒”,包括各種關於疫情的謠言、關於政府隔離政策的曲解和關於社會經濟影響的誤判。從本次全球性危機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隨著互聯網和自媒體的發展,謠言的傳播速度在加快,其對經濟和社會秩序的影響不容小覷。而普通民眾在獲取健康信息、及時做出判斷和調整自身行為等方面的能力還非常有限👽,各類機構在信息發布🧑🏻🚀、政策協調等工作中也暴露出種種漏洞,這些都為整體的防控局面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球新冠危機的蔓延和發展,也體現出提升全民健康素養(Health Literacy)的重要性。
從健康經濟學的理論來看,健康素養是一種需要長期積累的♣️、重要的人力資本💘,健康素養的提高不僅能夠顯著改善個人的健康狀況,並且也能使周圍人群和整個社會的健康效益得到提升🕶,具有正向的溢出效應🧆。從長期來看,健康素養是改善一國人口的健康行為🕺🏿、提升整體健康水平的重要決定因素。在我國👩🏻🦳,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負擔不斷加重;同時,隨著城鎮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口流動的加速,類似於本次新型病毒所導致的大面積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也不可忽視🕖。這兩方面的公共衛生風險都對我國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次疫情在全國和世界範圍的迅速蔓延,是對各地人群健康素養的一次考驗,從中反映出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集中爆發對未來我國在健康教育投資、健康信息發布和健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示我們以本次新冠危機為契機🦤,全力提高國民健康素養的必要性🧗🏼♂️。
第一,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使基層機構在平時發揮社區健康信息傳播者的作用,在疫情暴發時扮演好分級診療系統“守門人”的角色☝🏽。在疫情擴散過程中,由於自身對傳染性疾病的認識不足和加劇的恐慌情緒,有大量疑似和輕症患者紛紛湧向大型醫療機構(如三甲醫院),增加了原本已經不堪重負的大型醫院的防控負擔,也將自己暴露於高風險環境中,增加了自己及家人感染疾病的風險⤵️。這一現象再次暴露出我國醫療資源供給與需求的長期失衡問題🤽♀️,需要通過分級診療製度的進一步完善來解決🟣。在包括傳染性疾病在內的各類疾病的日常防控工作中,基層醫療機構也應當提升自己服務質量和水平,與大型公立醫院建立起優勢互補、協同合作的工作體系,及時做好預診、分診、轉診和相關疾病的宣傳工作,提高醫患之間的交流效率⌨️,提升病患的自我管理能力,避免大量的輕症病人盲目湧向大型醫院。可以看到👩🏿🍼💛,隨著本次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大🧛🏽👨🦽➡️,國家和各地衛健委也接連發布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自我診斷評估”和“居家隔離指南”🌝,以提高防控效率👯,這一舉措的有效實施除了對患者自身健康素養提出了要求,也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健康素養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加強公共衛生系統與政府其他部門的協調合作🏩,加強突發事件後的社會管理能力🍬,尤其是信息發布與政策協調方面的能力。在疫情爆發和迅速蔓延的過程中,普通民眾的恐慌情緒與日俱增,而恐慌也恰恰源於未知,民眾在全社會的恐慌情緒中失去了理智,這極大的增加了防控的難度🏒。由於大部分民眾對傳染病防治的規律不了解,尤其是對這類突發新型病毒,人們需要有一個逐步認識和完善應對的過程💲🙍🏿,完全在情理之中🚒。從這個角度看,正因新的病毒帶有復雜性和未知性,各級公共衛生系統(尤其是基礎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更應當加強與政府其他部門的協調合作,共同應對這一突發事件。一方面,傳染病防控是一項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工作🏋🏻♂️👐,需要大量具備醫學知識和公共衛生管理能力的人才,從流行病學的專業角度有效切斷傳染源、控製疫情擴散🥡🚨,並科學有效地應對和控製民眾在危機中的恐懼情緒;另一方面👬,傳染病防治也是一項涉及危機溝通🏑、輿情發布、衛生監督🧙🏼🏊♂️、資源調配等諸多工作的系統性工程♐️,公共衛生系統需要與政府各個部門加強合作和信息溝通🪘,全面統籌各類資源🤾🏿,確保危機中民眾的生活質量不受影響、醫務人員的服務質量不受影響,從根源上給予民眾信心,理性和有序地應對疫情的動態發展。
第三⛹️,加強對老年群體的關註和信息幹預。目前,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在未來的10年中,老齡人口所占比例將不斷提升,這對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和醫療資源的承載力提出巨大挑戰。在這次疫情中,老年群體是最主要的易感人群之一🏊♀️,在感染後也往往較容易發展為重症病例。相較而言,年輕群體由於自身健康狀況較好、獲取各類健康信息和健康知識的渠道更多,有著較高的健康素養,往往能夠對各類信息和防護方法迅速甄別🧙♀️🚶🏻♀️➡️、評估並加以學習,較好調整自己的防控意識並降低自己的患病風險。然而老年群體的認知能力和健康水平相對較低⚆,往往無法及時獲取最新的防護方法和信息資源。因此對於這類人群,家人💝、社區和基層醫療機構應當給予更多幹預🎋🎅🏿,在平時加大對他們的健康知識宣傳力度,開展不同形式的、易於接受的科學普及教育,提高他們的健康素養水平和應對風險能力。當大規模傳染病疫情發生時⌛️,也需要社區機構第一時間與他們保持聯系,為他們提供相應的防護用具(口罩、消毒用品等),降低這類人群的感染風險。
作者簡介💂🏻♀️:
秦雪征
秦雪征©️🩵,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方經濟學專業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市場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衛生健康經濟學、人力資本經濟學、應用計量經濟學💌。近年來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Health Economics🕠、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China Economic Review🩰、《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管理世界》等國內外著名學術雜誌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經濟學原理》《應用計量經濟學🏺:EViews與SAS實例》《新型醫療保障體系中的農民工參保效果研究》等多部教材和著作,並先後主持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資助的多項科研課題🪷。當選中國勞動經濟學者論壇主席😝,擔任國際學術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Inquiry🏄🏿♀️、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客座主編及多個學術雜誌的編委,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北京黨外高級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等社會職務👨👨👧👧🤹🏻♂️。目前在意昂3体育官网講授計量經濟學、衛生經濟學、中國經濟轉型等課程🥳,教學成果曾在全國多媒體課程比賽中獲獎。
專題鏈接:聚焦兩會2020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