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6 信息來源: 中國網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意昂3体育官网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5日接受中國網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日本目前有勢力正在推動日本版的《與臺灣關系法》,企圖借臺灣牽製中國,中國方面需要警惕。
“日本國內現在有些勢力想打臺灣牌,比如日本外務副大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弟弟岸信夫目前在推動日本版的《與臺灣關系法》,對此我們需要堅決反對並阻止。日本希望借臺灣牽製、掣肘中國的崛起,並在處理中日關系中贏取籌碼。我們需要註意此苗頭。”李義虎說。
《與臺灣關系法》是1979年美國國會通過的一部國內法律,由於該法變相與臺灣保持軍事上的援助,並幹涉中國內政,自頒布後就遭到中國政府的堅決反對。
“對習馬會持開放態度”
在回答記者關於兩岸領導人間會晤、即“習馬會”在2014年有無實現可能問題時,李義虎說:“我對習馬會持開放態度,只要場合和議題合適。”
李義虎認為,在加強政治互信的前提下,兩岸關系會進一步發展,並且啟動政治對話。“去年在上海已經啟動了兩岸和平論壇,這是民間的政治對話,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態勢。而兩岸主管大陸事務和臺灣事務的負責人見面(即 張王會 ),采取了長桌對話的方式,並互稱了官銜,這些都是兩岸關系積極發展的表現。”李義虎說。
李義虎告訴記者,“習馬會”能否實現,取決於兩個因素,即場合和議題。“兩岸領導人的見面和會晤,不能借助國際場合,比如APEC,但可以是雙方認可的場合,比如大陸、金門或者港澳等;而議題只要是對推動兩岸和平有好處、對推動發展有好處的,兩岸領導人都可以見面。”
“今年(習馬會)時機和條件還未充分地營造出來,但時間也不會特別久遠。只要雙方有良性的互動,政治互信基礎又得到夯實鞏固,雙方又都有意願,尋找到了合適的場合,議題是對兩岸發展起積極作用的,這樣就可以有所期盼。”李義虎說。
李義虎表示,由於馬英九到2016年將屆滿,因此習馬會如果能達成,時間自然就落在了2014到2016年這個區間。
2014年兩岸關系趨勢
談到兩岸關系2014年的趨勢,李義虎認為兩岸仍會保持和平發展的態勢,經濟、文教等領域的合作會進一步推動。但同時,隨著經濟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兩岸關系現已進入“深水區”,剩下的政治領域的議題是需要破解的難題,需要兩岸通過對話來解決和推動。
至於如何推動兩岸政治對話,李義虎說民間層面的兩岸和平論壇今年可能會繼續舉辦,以推動兩岸進行政治對話的良好態勢。同時,國臺辦主任張誌軍今年四五月份會去臺灣訪問,也體現了良好的態勢,如果能實現回訪則會推動兩岸關系再進一步發展。
兩岸常態化溝通機製
今年2月“張王會”期間,國臺辦和臺灣陸委會宣布將建立常態化聯系溝通機製。李義虎認為這個機製與現存的海峽兩岸基金會和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簡稱海基會和海協會,常合稱“兩會”)並不矛盾,也不會取代後者的功能。“兩者各就其位,各司其職,且會互相補充、互相促進。”
李義虎向記者介紹,“兩會”的定位是處理兩岸事務性問題,即經濟、金融、社會事務等方面的合作和處理。而國臺辦和臺灣陸委會的常態化溝通機製則是更加促進兩岸公權的部門,在“九二共識”的框架下進行充分合作,處理“兩會”所無法完成的事項。他透露,目前國臺辦和臺灣陸委會局處級別,即實際工作部門的對應溝通機製已開始建立。
兩岸事務尚未被納入美國“戰略再平衡”
至於美國“戰略再平衡”是否會影響兩岸關系,李義虎認為目前就美國官方發布的政策和講話來看,兩岸事務還未被直接納入其“戰略再平衡”的布局。但同時,他也表示隨著亞太局勢的進一步發展,在某些節點上臺灣問題可能也會突顯出與再平衡戰略的關聯性,因此還需進一步觀察。
編輯:吳伯超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