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7 信息來源: 人民政協網
“現在孩子壓力太大了,上課之外還穿梭於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而家長恨不得孩子剛上一個培訓班馬上就有一個明顯的效果。”浸泡在中國古典文學氣韻裏的全國政協委員、意昂3体育中文系教授葛曉音談起這個令大多數家長都很焦慮的話題時,語氣舉止依然很淡然優雅。
身為中文系教授,而她在孩子的學習上卻是順其自然,放養式教育。“我的孩子上小學時,社會上已經開始流行讓孩子報各種培訓班了。我因為工作忙,家裏也沒有老人幫忙照顧,所以幾乎沒有精力再去給孩子報課外班。”葛曉音委員說,讓孩子跟著孩子的興趣走,他若喜歡就自己會要求學。“我兒子的一位同學小提琴拉到九級了,兒子特別羨慕。有一天就主動學小提琴。就這樣,在兒子的要求下,也讓他學了小提琴。”讓葛曉音委員沒有想到的是,老師還很喜歡他,到大班的時候,還讓他去老師家裏上小班學。
“我兒子學小提琴完全就是出於喜歡,我沒有讓他考任何級。看到他享受在音樂裏那種很舒緩放松的表情,我覺得這種業余愛好讓他給自己找一個舒緩放松的機會。並且他對小提琴的喜愛還不知不覺中影響了他的審美觀,他喜歡看一些前沿性的書,追求大視野,喜歡西方古典音樂……”
葛曉音委員介紹,孩子的成績雖然不拔尖,一直“中不溜兒”的水平,但他沒那麽大壓力,生活得很快樂,高考發揮得還不錯。她認為,寬松的教育環境,能讓孩子的能力得到真正的發展。
“現有的精英教育理念,鼓勵孩子們去做金字塔的塔尖。從家長到學校都在拼命地向孩子灌輸書本知識,卻偏偏忽視了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在這種急功近利中道德教育‘真空’就悄然出現。”葛曉音委員雖然在學習上不給孩子施加壓力,操心很少,但是她特別註重孩子道德品行方面的修養,要求孩子從小就養成誠實、善良、有責任心的品行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基礎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所以,最基礎的教育就是要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文明人。”葛曉音委員認為,現在的一些學生不是輸在學術能力上,而是輸在人文素養上。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社會公德,擁有健全的身心,掌握生活的能力,是我們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
編輯:素馨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