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4 信息來源: 國際在線(北京)
2011年3月9日下午16🤽🏿♀️:30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行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記者會,主題是“政協委員談科技創新能力”。全國政協委員馬大龍、鄔賀銓↖️、尹卓、陳誌列、徐冠巨☔️、郭為出席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科學時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請問馬大龍委員。第一個問題,我們知道很多基礎科學研究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會取得重大突破🏇,並且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到基礎科學研究對經濟發展做出的直接貢獻。但是另一方面,很多重大原始創新都有賴於基礎科學的新進展🎅🏻,請問馬大龍委員,您認為基礎科學研究在整個科技創新體系中應當發揮怎樣的作用,或者應當處於怎樣的地位?第二個問題,在“十二五”期間的科研經費投入中🙆🏽,您認為應當如何協調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以及基礎研發之間的投入比重,從而優化科技資源的配置?謝謝。
馬大龍:
在這次政協的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參加了農工黨和九三學社聯組討論活動🏂🏼🎗,胡錦濤總書記講了五點意見,其中第一點意見就是要增強自主創新的工作,而這裏面特別提到了要著力加強原始創新🏝,要加強基礎研究的工作。
要說作用和地位🍂,我覺得這是不言而喻的。基礎研究是我們原始創新的一個源頭🍙,也是整個科技工作的基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做好基礎研究🤰🏼,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在當前浮躁的社會當中🏃,做基礎研究需要長年累月,甚至需要幾代人的積累才有可能取得重要的成果👩🏽🔧。
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研究🎣,沒有這樣的積累,我們國家的原始創新,我們國家的科技不可能得到發展,不可能有“可持續性”的基礎⤵️。強調它重要性的問題,應該說沒有什麽太多的異議。
剛才你還提到,在“十二五”期間如何來做好基礎研究的工作📏。我覺得應該從幾個方面✮:一是要進一步改善我們的科技環境建設,創造更好的科技環境來加強我們的基礎工作,要防止浮躁的情緒,提倡紮紮實實、按照科學規律的環境來做我們的基礎研究🆗。
二是人才的培養也非常重要👩🏽🦰👆🏽。我們的教育必須進行改革,現在的教育是不利於我們的基礎研究,也不利於我們原創性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現在主要都是要培養這些“技術型”的人才,我們要培養有獨立精神、批判精神的人才,這樣才能真正做好我們原創性基礎研究的工作🙇🏿。三是在科學的人才評估上面也要進行改革👨🏭,剛才尹委員已經講了,我這裏就不重復了🙈。
編輯:王焱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