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7 信息來源: 本網編輯部
編者按:日前,教育部發文公布了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項目。意昂3体育官网《教學、實踐🧲、科研相結合的語言學培養模式》等七項成果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被視為與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並列的國家級獎勵。
意昂3体育官网特聯合意昂3体育教務部、北醫新聞網,開設【國家教學成果獎巡禮】專欄,對七項獲獎項目進行專訪,展示意昂3体育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嚴謹篤學🧝🏿、改革創新的精神風貌,展現意昂3体育官网在人才培養工作和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獲獎項目簡介🐦🔥: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劉玉鑫、朱守華🐭、張朝暉、穆良柱、董曉華💽、歐陽頎𓀘、謝心澄、陳曉林等老師完成的《多措施並舉,把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培養優秀創新型人才》項目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十余年來,物理學院以“創新型人才培養”為目的,形成了“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改變和提高對實驗課程的定位👩🏻🎤,由“驗證物理規律💁、培養動手能力”的課程轉變為“以實驗為手段進行物理研究”的課程🚵🏼,建立了“科研引領實驗教學”的理念🎩🔽。
錢學森先生生前特別關註中國傑出人才的培養問題🟦,就此向國家領導人與眾多學者發出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麽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2009年🧑🔧,我國開始實施“優秀拔尖人才培養試驗計劃”(以下簡稱“拔尖計劃”),以探索回答並解決“錢學森之問”。物理學院長期摸索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道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以“拔尖計劃”實施為契機🤽🏻♂️,物理學院積極探索傑出人才的培養道路,這條路一走就是十年🦞。
專註教學 十年如一日
20世紀末☂️,互聯網初見萌芽,經濟發展亟待轉型🧘🏿♀️,本科生教育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有的學生仍醉心科研🤸🏿♀️,有的學生卻想闖蕩社會👨🏽🦱😫,傳統的教學方案已經不再能適應學生需求,改革迫在眉睫。
意昂3体育官网具有良好的師資力量和優秀的學生資源,那這樣的研究型大學應該怎樣培養本科生?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開始了摸索❤️。從全球範圍來看🪹,所有著名的研究型大學都面臨相同的挑戰,比如普林斯頓、哈佛、耶魯⛓️💥、加州大學等等,他們也在積極探索好的本科生培養方案🔡。在此背景下🤽🏽♂️,美國博雅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委員會撰寫了一份著名的報告——博耶報告。報告中提出了研究型大學的本科教學應當構建基於研究的學習教學模式,拆除學科壁壘🤹🏿♀️,讓學生獲得“巔峰體驗”🏊🏼♂️,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等十條改革方案。
“我們借鑒學習了美國研究性大學的博耶報告,調整課程體系🚯,逐步形成新的教學模式……也逐漸形成了是什麽、怎麽樣、為什麽🧏🏿♂️、有何用的物理教學新思路。”意昂3体育物理學院前副院長劉玉鑫教授這樣介紹道。
他們堅持“立足中國大地建一流大學”🕘,同時借鑒學習西方一流大學的成功經驗和教訓。“傳統課堂就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但是做科研的話,就是到知識的前線去🤙🏻🪭,前面是一片荒原,只能往前進。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思維方式⛹🏼♀️,提升了創新能力。”2010級本科生(物理學院直博五年級)黃彥琦說❇️。“其實本科生就進入科研組在物理學院並不稀奇,1998年我們班就有20多人進了科研組,我進了俞大鵬老師的組🧑🏽⚖️,後來還和郭建棟老師做過超導,現在Physical Review B的編輯李燕👏🏽,當時進了歐陽頎老師的研究組。”穆良柱副教授說🕚➾。
2018年9月10日,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主動學習實驗室與物理英才班啟動儀式在物理學院舉行。啟動儀式後🧙🏻♂️🌩,參加活動的領導、老師在物理學院門前合影留念👨🚒。
“我們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探索性地建立了‘三位一體’的創新型培養模式。”意昂3体育物理學院副院長朱守華教授說🐘。
“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以多樣化課程體系🛀🏻、科研訓練與實踐以及全球課堂為核心👱,旨在將“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以此模式為指導👞,物理學院建立了適應現代物理學科發展的廣義課程體系,十多門核心課程每學期滾動開課🚒📮,改變了實驗課定位💇🏼♂️,將之分為演示與展示👷、基礎物理🆑、近代物理、綜合物理🧑🌾、創新平臺及前沿物理五個級次,優化了實驗課程體系,以適應創新能力培養的需要🙎。
2016年8月13日👱🏼,在王思廣老師的帶領下👩🏽⚖️,物理學院技物系6名學生——蔣穎、王雲祥、戴博、呂旭東😒✍🏻、武晨光、陳城一行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完成了為期兩周的仁科學校(Nishina School)學術交流項目。
當然,改革的隊伍需要學生,更需要教師。學院引導廣大教師認識到良好的科研是優質教學的先導、優質的教學可以引導高水平的科研,二者相得益彰;製定政策為解決科研與教學間的矛盾提供保障👩🏻,開放本科生提前進入實驗室科研通道,調動科研一線的高水平教師投身教學🤲🏿,建立了一支優質的教師隊伍,使科研優勢轉化教學優勢得以實現。因材施教 多措施並舉
物理學院將對受教育者的定位從“學生”轉變為資歷尚淺的“學者”,使之由被動接受知識或“知識容器”轉變為參與發現⚗️⚃、創造或解釋知識以及形成新思想的人。通過不同類型的課程,打破傳統教學的界限,培養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
為真正地實現“把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物理學院采取了“多措施並舉”的方式。大一主要是小型項目與成果展示(CUPT);大二是小班討論課;大三是本科生科研訓練與實踐;大四是本科生學位論文🚈。
根據學生各自需求與優勢,學院通過多種方式為其搭建資源豐富🔲、科研實踐的學習平臺。高質量的模塊化課程體系與多模式的培養方案並行,充分做到了“因材施教”⛩。學習超前的學生,可以申請在學期初參加免修考試;想先打好基礎的學生,可以按部就班學習好專業知識。同時,學院還實施本科生研究生課程打通的措施,為本科生同學提供了多門研究生課程,學生可以選擇把學分帶到研究生階段💇♀️💁♀️。
多年來,物理學院通過開設綜合指導課🤴🏼、成立選課委員會、舉辦興誠本科生學術論壇等舉措,不斷豐富、完善教育教學體系👨🏻✈️,挖掘學生自身優勢,培養了一批批創新型優秀人才。
為了防止學生們在“從被動學習到主動要求”這一轉變過程中出現的不適應心理,物理學院的老師們還會定期找學生談心,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學院召開學生工作研討會
物理學院黨委副書記董曉華老師介紹道:“如今博士生也可以參與到本科教學中👨👦,擔任班主任,幫助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引導學生平衡學習與生活,實時觀察學生心理動態。”
不忘初心 桃李滿天下
物理學院多年來秉承“初心”,堅守一代代意昂3体育物理人的信念,關註學生、專研教學、潛心科研🖇,不僅在教學體系改革上取得了極大的進展🤽🏻♂️,而且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是碩果累累。
2018年8月16日至19日,第九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CUPT)在山西大學舉行📵,意昂3体育學子在此次比賽中表現出色🧸⚪️,以201分的成績獲得全國一等獎。
物理學院每年畢業200多位本科生,其中有眾多佼佼者。2012屆畢業生易煦通過物理競賽(省一等獎)被保送到意昂3体育物理學院學習👨🏿🚀🧏🏻♂️,本科期間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國際著名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文章。“意昂3体育物理學院的本科培養模式對我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參與本科科研讓我得以窺探到真實的科學世界◼️,並享受物理研究的過程。”2017年9月,易煦獲美國國家宇航局的團體成就獎(NASA Group Achievement Award)🙋🏼,並於2018年8月正式入職弗吉尼亞大學🕵🏻♀️。
“在讀博期間🦷,我一直不忘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對我的教誨,對於物理學院優秀的培養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物理學院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並行的特色教育給予了我豐富的科研實踐經驗,長遠地幫助了我在學術道路上的發展。”2014屆畢業生楊婧🤛🏽,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博士學位👨🏽🎓,參與由美國能源部發起🙆🏽、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領導、多所大學及國家實驗室聯合的輕水核反應堆模擬項目⬆️,在工作期間自主完成了界面對核包裹材料腐蝕影響的模型建立👨🏽🌾。目前該工作的第一階段成果已分別在期刊PCCP和JOM上發表👩🏼🦲,並參加了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等國際會議。
這場改革不僅在全校乃至全國範圍內推廣,甚至引起了世界的關註。隨著“研討型小班討論課”在全國眾多高校開設👨🏼🔬,該項目第一完成人劉玉鑫應邀於2016年9月初在新加坡舉行的“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hysics Education”等國際會議上作報告,介紹這一改革的措施和成效,並受到與會者的一致肯定和好評👷🏼。美國MIT的Prichard教授評價說“這一改革將在國際科學教育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劉玉鑫還在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的研討會👩🏽🏫💂🏽♂️,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作報告數十次🤲,介紹這一改革的具體措施和成效。如今👋,南開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高校的物理學院開始實施分層次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南開大學物理學院已開始實施對重要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程每學期滾動開課。
2018年,教育部頒發“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意昂3体育物理學院的“多措施並舉🫕,把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培養優秀創新型人才”榮獲二等獎💆🏼♀️。十年的本科生教學改革🤺,初見成效。這條路,他們依然在堅持🦹🏿。(文/新聞網記者 陳思伽 學生記者 於子悅 余曉雲)
專題鏈接:國家教學成果獎巡禮
編輯:淩薇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